课堂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有效备课的价值追问
2018-03-23◎周彬
◎周 彬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江苏 南京 210023)
初中数学课堂的核心是学生能够掌握教师所教知识,面向全班授课,存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备课确定的教学目标对整个课堂具有指导作用,结合数学教学理论内涵,创造多种不同形式表征教学内容,预设出课堂的生成,积极鼓励学生交流,能够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充分的回应.追问备课的有效性,起点为思考教学目标的本质明确,课堂教学有效达成目标为终点,是初中数学教师坚持“为理解数学而教”的理念下进行备课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部分初中教师备课制定教学目标时,参考书店买的“教案设计”,或从网络下载教案,照搬“教案设计”上的内容,教学目标也不例外,认为:这是特级教师编写的教案,就是教学的依据.这样不经过深思熟虑,不做理解和变通,结果是教学目标并没有很好地指导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不准确
“教案设计”是一些大中城市的特级教师编写的,是结合大中城市的学生实际情况,与我们实际教学的初中生有很大差别;我们教师如果只是随便的拿来使用,简单加入自己的备课教案中,或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不细细研读教材,大致确定教学目标,致使教学目标不达标.
(三)教学目标不集中
课堂上教师觉得都是重点,这也不舍那也不弃,讲得很全面,学生被动地听讲,拎不出重点,教学目标分散,不集中.上完课后,教师没能按质按量完成目标,学生更难达到目标.
(四)教学目标不可测
教师的数学知识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的知识越具体,联系得越紧,融合得越密,他们会更倾向于富有生气地教学,以多种不同方式表征教学内容,有些教师则倾向于依赖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不强调师生互相交流的重要意义,把数学看成静态事实知识的集合,忽视学生是课堂中教学目标所应施教的主体.
二、教学目标有效确定的适当定位
(一)教学目标的引导地位
教师设计精确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引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标设计倡导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化”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演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教学目标的评价地位
教学目标可以评价教师的备课和学生达成效果,数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提前预设,因为,面对不同的学生授课,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几何直观想象能力在具体课堂中状态不一,设置教学目标应将学生可能的课堂生成加以考虑,它可作为评价备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教学目标的质量地位
有效的数学教学,体现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达成决定课堂的教学质量,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观察、操作、实践、参与课堂活动,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三、教学目标有效确定的操作要点
(一)以研读教材为切入,定位有效教学内容
教师备课时,不仅要钻研目前所用课时教材,还要对整册乃至其他版本教材研读,搞清楚这个内容的目标出处.研读教材,前后联系教材,将已经成形的教材重新编织出一张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网络.
(二)以学生主体为抓手,分析有效应对主体
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需要在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学生“怎样学”比教师“怎样教”更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忆和提取同化新知识的原认知结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结合教材的前后逻辑,摸清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已经训练和要求了哪些能力,让教学能够稳步向前.
(三)以整合教学资源为落脚,构架有效支撑系统
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需要相应的学习材料和教学资源的有效支撑,特别是学习圆、图形的旋转、轴对称图形等几何操作性课程.每当上公开课、评优课,教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生活中的素材,教学目标的确立考虑全面,目标的达成途径、实现方式、最终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做这种整理教学资源的教师就很少了,所以,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有意识地利用能够获取的教学资源.一方面,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地激活和调取身边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来确保目标的有效达成,保全教学目标确立的效度和信度.另一方面,必须根据可作支撑的教学资源的现实可能性来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
(四)以作业和练习为平台,提供有效达成保障
有效确立教学目标以及期待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练和亲身实践,必须重视作业的设计和学生操练的预设,进一步在备课时甚至有必要将教师的“教案”变换成为学生的“学案”.教学是教学生学,这既是教学目标,也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平台.所以,备课也要有机地结合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使得课堂内外能够相互联系.
四、教学目标有效确定的追问改进
(一)贴合学情,教学目标层次分明
可把较低层、基本层、较高层作为设计教学目标的等级划分,较低层针对的是学困生群体,基本层是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较高层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尖子生.例如,讲解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1)全班层:能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的坐标及象限的含义;(2)学困生层:根据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该点,会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3)学有余力层:能理解关于x轴、y轴、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意义,并会求出任一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二)把控难易,教学目标适度有则
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具有一定的探索学习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数学课堂上能否顺利推进教学目标,其难易的把控要有尺度,学生遇到难题会滞步不前,从心理学的激励机制上看,难度适中的题目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动手实验,使其产生有力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学习的长久性.编制教学目标应难度适中,即课堂容量适中,教师不仅要研究课标和教材,还要结合学生素质,实际条件.既要让学生掌握,又让学生有拓展提高.
(三)因材施教,教学目标可行操作
(四)以学定教,教学目标全面覆盖
课堂教学目标面向学生全覆盖,以学生的客观实际确定教学起点,从知识领域落实对于学生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问题的难度、解题的技巧,也要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考虑其情感体验,不同的课型中教学目标应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此外,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做到一般化和个别化相结合,因为,班级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能力气质和志趣倾向各不相同,需要确定符合各自特质的个别性目标.例如,讲解苏科版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判定”:(1)总结归纳、评价反馈学生对角平分线判定的理解;(2)纠正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中的认知误差,强化、提升学生对角平分线判定的认知与掌握.
[1]刘雪琼.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目标学习法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201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