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

2018-03-22曲亚文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管理意识网络信息化综合素质

曲亚文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自上个世纪互联网诞生以来便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更是应用到各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化这一技术应用到图书资料的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简化工作量并节省时间。本文分析了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基于信息化的背景,如何进行图书资料的管理。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管理意识;综合素质

一、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图书的使用和搜索更加方便快捷图书馆使用信息化管理后,图书资料也相应的进行了信息化的处理,这样就把纸质的图书转换成电子的形式,在搜索目录的过程中只要通过计算机进行搜索就能够找到相应的图书,无论是查询还是管理,效率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方便了读者的使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

信息化管理对图书资源的应用有了很大的改善。图书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部分。在图书馆的系统中,加入了信息化的管理,图书使用的共享性大大的提高了,同时图书资料的使用范围和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信息化的资源让人们能够更方便更清楚的看到图书资料的信息,读者只需要通过网络就能够更快的找到所需的信息,同时,浏览的速度也大大的加快,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通过计算机就能够找到所需的资料,使图书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都有所提高。信息化管理更好的提高了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往图书管理都是工作人员来进行书籍的管理,要通过很复杂的工作来进行书籍的整理、归类等。信息化管理使图书工作者能够从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的减少了因为以往的图书工作而带来的麻烦,在工作中,只需要通过计算机来对图书进行操作和管理即可,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人力资源,使图书馆的工作更加高效。

二、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措施

1.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

在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若想在图书的资料管理中切实有效的落实信息化的管理,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提高对信息化的重视。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才能使具体措施得到落实,否则制定出的措施只会成为摆设而不具有实际意义。并且不单单是管理部门的领导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其他员工也应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这样颁布的一系列信息化管理措施才会具有真实的约束力,才能更好的为图书资料的管理发挥效用。因此,相应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将将以往的管理模式逐渐向信息化管理的模式转变,并保留以往管理方式的有点和信息化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在利用自身的管理经验,从而使之发挥管理效用的最大化。并且要建立相配套的信息化管理的制度,使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能够有参考和依据,并对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避免出现失误和漏洞,进而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效用。

2.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应的管理人员是图书资料管理的实际操作人员,因此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会对管理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除了要加强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外,也应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则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而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则在管理中无法有效的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即使管理人员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若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则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相应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也同样不利于图书资料的管理 。因此,应聘请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人员担任图书资料管理人员。 对于已有的具有较好的责任感的管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培训,从而使其具有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建立健全标准化图书资料数据库。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若想实现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除了提高思想上的重视,和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建立較为完善的图书资料数据库。充分调用馆内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并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创建较为完善的数据库。对于数据库中的图书目录、图书索引和图书简介等要进行综合的整理和分类、归纳,从而使管理人员或用户利用该数据库进行搜索图书时,效率更快。对创建好的数据库还应进行实时的更新,确保数据库的完善,并做好图书资料的分类,从而更好的满足实际的需求。使数据库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的图书资料数据库,网络速度决定着该数据库的使用效果。因此图书馆方面应对自身的网络速度进行优化,确保数据库使用高效、快速、便捷,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的相继出现,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自身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我国图书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全民文化水平,促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因此,图书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首先应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其次是建立较为完善的图书资料数据库,建立配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使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得到约束并有依据和参考,最后应聘用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担任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或对已有的具有较强责任感的人员进行培养,使其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并提升图书资料的管理水平,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岱.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J].卷宗, 2016, 6(8).

[2]吴旭凤.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J].决策与信息, 2016(4):207-207.

[3]高文忠.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J].科技展望, 2016, 26(31).

[4]王立地.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J].数字化用户, 2017, 23(25).

猜你喜欢

管理意识网络信息化综合素质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探究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网络信息化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影响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言语识别在新交际模式下发展的思考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探析
班级管理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