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化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影响
2016-10-18程鸿博
程鸿博
【摘 要】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任何工作的良好开展都离不开这一大环境,因此,网络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辅导员如何紧跟形势根据互联网的特征趋利避害,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同时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传播反动思想,毒害大学生的成长,对于高校的管理和思政教育新的挑战和机遇随之而来,这对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更应该与时俱进,打破高校思政教育的瓶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特点,融汇贯通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扬长避短,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双刃剑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based Network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llege Tutors
CHENG Hong-bo
(Qiqihaer University, Qiqihaer Heilongjiang 161006,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information era,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any work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network has been the main groun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llege tutors should know how to keep up with the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the disadvantages, to take over main fronts of network position with advanced thoughts,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Meanwhile, we should prevent some people with ulterior motives to spread reactionary though by network, that maybe influence on students growing up and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lleges management faces the new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The new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higher schools requires a higher standard of teacher ranks structure and quality. College instructors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g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Web inform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ouble-edged sword
网络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般融入到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的传播,微博、微信等一系列新媒体的涌现,这些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无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信息化的繁盛,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互联网具有自由开放的特性,高校教育和信息化生活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与互联网紧密相关,新媒体平台的拓展,使得思政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更多的机会接踵而来。网络信息错综复杂夹杂着各种低级趣味的灰色信息充斥着网络,这些“隐形敌人”也随之而来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更多的阻力,不良信息无形中干扰着大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发展,这些变成了思政教育道路上的绊脚石。简而言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网络信息化下的时代背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酷的挑战。
1 网络信息化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1 网络信息化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
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之为网络信息时代,随时随地能上网基本上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获取信息渠道的拓宽和多样,更加活跃的思维在学生中展现,大学生更加多元的思想也得以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也愈加的广泛,时间上更为的充沛,形式上更为的灵活。不再受制于上班时间和师生面对面的局限,甚至大学生可以匿名的吐漏心声等等,这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给予了便利的条件。辅导员们可以选择适宜的资源,有针对性的给学生们提供学习和生活的素材,发布到相应的平台上,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一定时间内自行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1.2 网络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互动交流
网络文化的丰富多样,大学生的视野被开阔,多种多样的学习素材被提供。通过网络可以更加广泛的阅读,直接正面的接触到最新且有意义的教育信息。视频、报告、新闻评价等多样的受教育的形式,大学生的兴趣也大幅度的高涨。思政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公用平台的媒介而变得更为频繁和快捷。博客、微博、微信、公共平台、飞信、论坛、贴吧、QQ群等一系列沟通的方式渠道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于不便公开表达的想法大学生们还可以匿名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向辅导员老师提出疑问,寻求帮助,不必在沉默隐藏,这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心理问题,及时得以疏导。思政教育者密切联系关心大学生,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被加深,有利于进一步展开谈心,第一时间帮扶大学生处理好健康生活、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大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得以有效的提高。辅导员老师可以专门针对大学生开通博客、微博,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建立学院微信公共账号,在全校范围内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网站等一系列教育措施。通过教师与大学生的即时互动,营造了一种平等交流的校园氛围,可以更为精准的了解学生思想的动态,以此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取得更为良好的教育效果。
2 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作用
2.1 信息来源复杂不可控
网络信息时代使学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学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消极的影响也随之增加,大学生会主动或被动浏览一些毒害、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等,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政教育任务更加艰巨,同时也提升了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网络信息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网络信息的内容不可控、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方式更加快捷、网络坏境复杂学生缺少分辨的能力。国内外不法分子对反共思想的传播、灰色信息等非健康信息充斥网络,干扰学生的思想。不同层次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可以在网络上自由传播、碰撞和交融,但也使腐朽落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趁虚而入,向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起挑战[2]。网络中的一些负面信息、失实的报道、偏激的言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塑造,不良的后果是大学生甚至会对社会产生一些偏激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是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这些垃圾信息的存在必然会增加思政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难度。
2.2 长期“人机对话”使学生非社会化
网络环境中,人与人的交流被计算机取代。网络和现实有着天壤之别,现实中有些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业压力大,从而会长期沉溺网络,在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中寻找自我,难以自拔,脱离实际单单依赖于网络虚拟世界的文字、符号、视频,虚拟世界有更多的欺骗、消极的信息,这些学生长期在这种充满负面影响的环境中成长,导致这样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很少与他人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现实生活中缺少与人正常沟通交流的能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从而致使性格发生变化,变得自闭、冷漠甚至暴力等。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发展的关键上升期,学会与人交流和社会交往,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准备,应该警惕上述现象的发生[3]。因此,在思政教育中应该提高警惕,防止“互联网综合征”学生群体的出现,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及时疏散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负面影响,采用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塑造良好健全的人格,使当代大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
3.1 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网络的方便快捷,教育宣传的新途径被开拓。相比较于传统的讲座、图书、报刊等静态的传播媒介,网络信息的特点是能够做到生动、便捷、丰富多方面结合的传递思想知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老师必须增强个人的网络技术能力,了解掌握新兴的的新媒体技术、平台工具,有效利用使其真正地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网络信息化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思政教育者既要精通网络建设,又要将思想政治的教育原理精通,并且能够把最新的时事政治和思政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4]。例如,充分利用微信公共平台,通过建立公共微信账号,内容及时的更新,保证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学术性、道德性和政治性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节拍,把社会上的阶段性热点和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既丰富平台的内容,又有计划有步骤的宣传各种有益信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传递,潜移默化中教育影响学生。根据有关调查发现,目前,微信的使用率高校大学生所占比例高达95%以上,由此可见微信平台的覆盖面还是非常广泛,是有助于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
3.2 提高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
开放、自由、及时的信息传递,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更为加活跃也更加开放。网络信息时时刻刻在刷新,世界各地的磅礴信息流也会源源不断的涌入网络。众多信息中有积极向上的正面消息,也会出现并未经证实恶意传播的消极甚至违法信息。大学生的“三观”尚不成熟稳定,明辨是非能力并不健全,作为高校辅导员老师,应该做到随时关注当下的信息,辨别消息的真假,在同学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见解,以便对大学生们加以引导和劝解。防止消极有害的思想的进一步的传播,对学生们造成负面的消极影响。思政教育要和多种教育结合在一起,比如和心理教育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力求网络思政教育能够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筛选出想学生之所想,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内容的有益信息。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者具有从了解到理解,对信息进行寻找、选择、加工、整理和储存有用信息的能力,还要有针对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问题,正确地评价信息,与此同时还要懂得利用信息作出新的预测、假设,看出信息变化的趋势和变化的规律[5]。
3.3 加强相关网络法律的学习
在网络时代作为思政教育的引路人,辅导员要经常阅读红色书籍、参加政治研讨会、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储备,充分利用网络腾讯QQ、微信等聊天工具对学生宣传思政教育内容、法律知识,让学生养成合理利用网络传播工具的习惯,从而能够加强对学生们网络法制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文明利用网络,不做侵权、不看黄毒、不做黑客,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成为文明的一名网员,更深的要求是网络秩序能够自觉的维护。例如,有一个成绩优异的贫困大学生,为了勤工助学,找了一个兼职,利用网络技术替人删除恶意评价等不良信息,最终被捕。这位学生就是因为不懂法律、忽略网络法规,最终身陷囹圄。
高校思政德育教育必须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者只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的特点,发挥它的主力军的优势,克服其自身的不足,才能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6]。要掌握好网络信息化管理和传播的技巧,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们利用好新的媒体,并且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培养出健康的新一代。总之,高校辅导员要更好地应用网络信息化管理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利用好网络思政教育这个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从传统的“面对面”的传统模式,过渡到“键对键”的新时代模式,把网络思政教育发展更加的完善,努力开拓网络思政教育的新局面,并真正发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朱志勇.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探析[J].人民论坛,2009(24).
[2]王静.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2(2):127-124.
[3]范海荣.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
[4]徐昊天.高校辅导员通过网络进行思政教育的研究[J].青年与会,2013(16).
[5]陈玉明,李香泉,江羽屏.网络信息化管理高校辅导员的探索与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0(9):146-147.
[6]姚琴蓝.网络思政教育探讨[J].教科园地,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