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2018-03-22杨清华
摘要: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背景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亟需在人事、教学、平台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多管齐下,打造一支“匠师型”师资队伍,以培育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工匠型”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匠师
2016年两会上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重大战略调整的一项改革措施,是实现质量立国的重大举措。当下我国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高端创新型技术人才“不够用”;“万金油”人才“不适用”;“匠心”缺失人才“不能用”。诚然,市场上技能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中高级专业人才明显供应不足,而随着市场细分,“万金油”人才很难找到自身定位,技艺不精。职业教育涉及两大层面,即工匠精神的“匠心”与“造物”,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拥有“匠心”即“专注、精准”职业精神的人才稀缺。而要想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建设一支“工匠精神”的高职教师就成了关键环节和着力点,也是解决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所需。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制度机制不健全、激励政策欠落实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高职院校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制约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步伐。因此,如何打造一支具备高水平的“匠师型”高职教师队伍?如何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核真正提升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水平?
一、人事改革:为“匠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动力
要想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精细管理和内涵式发展,人事制度改革需与时俱进。“匠师型”教师队伍既需要良好的教学水平,也需要突出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且拥有“匠心”的职业道德与情怀。人事改革的第一步,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职院校要进一步破除陈旧观念,进人标准无需向本科院校看齐,创新招聘机制广纳人才。硕士、博士等学历要求不应一成不变,重新审视和设计高校人事引进机制,打破学历、年龄、出身门槛,让更多高端技术人才进入高职院校,成为“匠师”团队。第二步,高职院校教师入职标准应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高职院校教师应在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方面做出详尽标准,刚从高校走出来的新教师应有一至两年的企业顶岗实践经验,不应急于上岗。组织动员和有效配置人才资源,做到“尽其用”,发挥每类人才的优势,如高端技术人才应提升其教学能力,真正将技能传授给学生;新进教师应深入企业、行业提升职业技能,提升专业、行业认知;老教师应每年在规定时段深入企业,不断更新其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些具体举措都应成为高职教师的职业标准与规范。第三步,考核评价机制应凸显高职特色。高职院校教师的考核评价、职称评定应与本科院校有所区别,建立“整体统一、多元高效”的评价体系,统一用积分标准,公开透明,在不同类别岗位上实行精细化管理,层次要清晰、分配要合理,不应过于强调科研论文,在横向课题、校企合作、战略项目开发等方面也需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人才评价特色,真正激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活力。人事改革在选人用人、考核評价、管理服 务要朝着“制度规范化、评价多元化、引才聚才长效激励”方向迈进。
二、教学改革:为“匠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保障
“匠心”是一种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培养“匠心”型人才需要打造“匠心”型师资团队。社会的飞速发展,浮躁的社会心态,更显“匠心”可贵。浮躁不是大学产生的,更不是教育产生的,但浮躁会对大学、会对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急功近利、短视心理会影响教育,如果高校教师、学生受其影响深,“大学则何谓之大”。因此,高职院校重视“造物”之外,更应提倡“匠心”:精雕细刻,止于至善。教师应修身养性、品味高雅、道德高尚,潜移默化给学生,培养真正的工匠人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职业道德培育、职业精神养成都应成为课程必备内容。专注“造物”才能成大器,教学管理也应灵活机动,如在课程设计时以“学期”为时间表,所有课程围绕某一项目展开,期末作品展示。教师团队专心专注于某一项目或项目的某一个环节,这样“造物”更专注,也更专业。
再次,在教学资源分配、教学任务的分配上应更精细化,尊重教师个性化需求,特别是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表现突出的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满足,集合全校资源优势培养“本土大师”,合力拓展其专业、行业影响力。
三、平台机制:为“匠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机遇
众所周知,国内高职院校一直在致力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大多校企合作模式均存在一个共同特点:以高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市场需求、行业拔尖的工匠人才。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匠师团队也常常满足于眼前利益或琐碎的行政交涉。放眼国际,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日本的产学合作均以企业为主体地位。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导者、管理者、组织者,企业会专门设置培训机构,并有相应的社会监督或保障系统。这种合作模式下,匠师团队可以更新观念,立足长远,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阵地”,更新知识与技术,甚至理念,不断开拓精深技艺。教师团队深层次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也将不断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除此之外,“匠师型”团队培育也需要渐行渐近,切不可盲目急躁,由校内至校外,由兴趣至创业,循序渐进地打造与完善创新创业平台。
在外拓展平台机制的同时,在内需要打造创新创业的驱动机制。在高职院校传统工作室机制中,创新创业意识未能有效激发,一是由于未能融入市场,二是因为主体主动意识不强。主动性、自发性、自觉性的提升,匠师群体的意象性创造增加,匠师团队的整体素质、理念、创新创业体验也自然提升,学徒们(即学生)从中耳濡目染,在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方面大大受益。因此,激发匠师团队“工作坊”的创新创业意识,关键是培育匠师们的主动性,简政放权,适当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利,给予他们充分施展的舞台,营造有利、有效的匠师文化。“把深厚的文化精神浸润到创作中,激发民族文化精神对于创新的价值,给予中国创新以文化亲切感、归属感和认同感。”[1]这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追求,也应当是培养“匠师型”教师队伍的应有之义。
四、小结
“正如《德意志道路》一书中总结德国现代化之路,从外部看,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之路;从内部看,支撑这一道路的是“工匠”对技术工艺宗教般的狂热追求远远超越了对利润的角逐。”[2]诚然,“工匠精神”、“匠人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对于高职“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而言,要想真正弘扬“工匠精神”,适应供给侧改革时代背景,助力“中国制造2025”,就需要将工匠精神不仅停留在“造物”,还要传承与发展“匠心”。新时代的“匠心”精神需要不断发掘其开放性、普适性,高职院校教师团队要与企业、行业、市场不断碰撞融合,按照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关注社会所需,注重创新创造,实现工匠精神的现代转型,提升工匠人才培养水平。
本文系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XJK17CZY110 主持人:杨清华
作者简介:杨清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孙磊. 基于民族文化精神的设计创新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 2016, 37(14): 201
[2]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