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2018-03-22阿斯古力·热合曼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阿斯古力·热合曼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凸显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数学教学中怎样最大化的实现教学优化,是本文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情感需要;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一、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学生是情绪化的学习者,任何一位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多么糟糕)都有被别人关爱和尊重的需要。这种情感需要的满足,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会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这样的信息给他们:老师是喜欢你们的,老师渴望见到每一个人的进步。他们学习中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以认真而诚恳的肯定并加以鼓励。提起学生王小武,教过他的老师都直摇头,说他作业拖拉,字迹潦草,成绩落后,喜欢打闹,“朽木不可雕”。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发现他的作业一反常态,字迹认真工整。问他原因,他低声说:“我也想得个大拇指。”原来老师实行的奖励方式(测验中满分奖励一个大拇指,基础知识没疏漏奖两朵小红花,出错不严重的奖一朵小红花)激发了他的上进心。于是老师抓住这一闪光点,在班上大加表扬。几周后,奇迹出现了,他不仅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也不和同学打闹了,数学单元小测验得到了两朵小红花。

二、营造创新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将自身视为课堂的主导者,很少重视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只是自己一味地讲述与数学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学生往往很难跟上教师教学的节奏,这局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地定位,做好自己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给学生留出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重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持着平等、和谐的态度和学生进行相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营造一个创新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具有创新特点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发展自己想象的能力。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时,能与其他学生产生学习过程的交流,能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教学方法的运用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有的老师在进行《几何图形初步》这章的教学时,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寻找生活中蕴含着这些几何图形的事物,进行交流和溝通,并且对这些事物进行一定的创新,改变这些事物的外观,怎样才能最省材料和最美观,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加强创新思维的引导

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得将自身的思想扭转过来,以开放进步的心态来进行教学,顺应信息化、现代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育方式使得多数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让学生无法自主实行正确的学习行为。因此,数学教师要逐步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改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将学习重点从单纯的知识获取上转移到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分析上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开发其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摒弃往日求“量”的教学,而要耐心追求课堂教学的“质”。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边长问题时,有定理: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照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学习,只需要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定理,并且结合习题让学生加深记忆即可,但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定理,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小木棒,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小组中共同探讨三角形三条边长之间的关系。而后让学生提出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法,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与升华。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作为主体存在。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保护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闪现的创造的火花,稍纵即逝,如果我们教师引导保护不够,就会扼杀这种创新的动力。

(一)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教师在学生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适时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

(二)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中揣测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作为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数学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好奇的源泉。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每个学,使他们永远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培养良好的考试心理

学数学并非为了单纯的考试,但考试成绩基本上还是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数学水平的高低、数学素质的好坏。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功夫用在平时,考前不搞突击,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应该在平时就掌握好,考试前一天晚上不搞疲劳战,一定要休息好,这样,在考场上才能有充沛的精力,考试时还要放下包袱,驱除压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试卷上,认真分析,严密推理。

应试需要技巧,试卷发下来后,应先大致看一下题量,大概分配一下时间,做题时若一道题用时太多还未找到思路,可暂时放过去,将会做的做完,回头再仔细考虑,一道题目做完之后不要急于做下一道,要再看一遍,因为这时脑中思路还比较清晰,检查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有若干问的解答题,在解答后面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前面问题的结论,即使前面的问题没有解答出来,只要说清这个条件的出处(当然是题目要求证明的),也是可以运用的。平时要教育学生在考试时头脑要冷静,遇到不会的题目,要自我安慰,要心情要平静,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参考文献:

[1]袁长君;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5年92期.

[2]张丽雅;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巡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年08期.

猜你喜欢

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制约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因素的研究分析
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阅读与小学生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