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2018-03-22姚元栋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主体作用初中数学

姚元栋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感受到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难度,数学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有的学生经过一定努力,他们的数学成绩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呢?本文试从转变理念、重视主体、思维启发、语言艺术等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转变理念;培养兴趣;主体作用

在初中学生教学中,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呢?下面从转变理念、重视主体、思维启发、语言艺术等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注重转变观念,培养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一定要从教学观念上入手,转变以前满堂灌的思想,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定位于“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领域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的进步。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做到: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注重知识接受”为“注重知识发现”.只有注重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稳步提升。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先在黑板上列出两道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将式子列出来,再仔细比较两个式子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定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可以经历“一般--特殊--一般”的过程,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而是要促使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来促进教学,比如存钱的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和土地面积的计算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符号是很多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利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述复杂、抽象的数学道理。比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利用口诀教数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效率。

二、注重交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不是很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而只是注重自己的讲解和传授,这样是很难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很难提升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 在课后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被老师看重的, 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即使受到了惩罚, 也不会怪罪和记恨教师, 能够明白教师的做法是在关心学生。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 自然会喜欢教师, 从而逐渐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也会喜欢把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告诉教师, 及时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这样的学习氛围的感染下,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没有掌握数学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加之初中课程繁重, 学生学习压力过大, 束缚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 从根源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能力, 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注重思维启发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一定要重视从思维上去启发学生。数学说到低,是一门思维的学科。从传统教学来看,在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时, 教师大部分都是一步步教学生怎么做, 而不是拓展学生思维。长此以往, 学生养成懒于思考的毛病, 这是他们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教師不能这么教学生, 在学生问教师问题时, 教师应该先问学生的看法, 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路, 如果有错误, 可以纠正他们, 让他们能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以后就能避免类似的错误, 有类似的问题也能自己解决, 如果哪里卡住了, 教师帮助他解开困惑, 这样能让他们在学习和做题时有自己的思路。

比如学生问老师一道题, 小丸子的存折上已经有500元存款了, 从现在开始她每个月可以得到150元的零用钱, 小丸子计划每月将零用钱的60%存入银行, 用以购买她期盼已久的CD随身听 (价值1680元) , 要求算出小丸子多久能买随身听。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列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然后把y=1680代入式子就能算出来, 有的学生可能忽略了60%那个因素, 有的学生则把x和y代反了等等, 这些错误都会导致学生这道题做错, 学生向教师请教时教师要看他们思考到了哪里, 列出方程式了没有, 方程式列的是否正确, 看学生哪里有问题, 帮助他们, 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样开发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让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更高。

四、注重语言教学的艺术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数学教师若具备较强的语言艺术,使用更加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够产生对于学生求知的诱惑力。语言艺术能够帮助教师将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教学内容通俗化,也能够推动课堂中难以理解的数学理论更加通俗易懂,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在初中教学课堂中,可以更频繁地使用一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案例,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譬如说,教师在进行样本这一节的讲授过程中,能够通过将生活中购买葡萄的案例进行辅助讲授,买家往往会询问“葡萄甜不甜”,此时的卖家往往会让买家进行品尝,而这种品尝自然只能是一个或者几个,无法进行全部品尝,此刻就展现了样本的含义——仅仅抽取主体的部分当做调查课题就可以估计总体,这样就能够辅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也可以高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应该还比较多,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帮助学生有效率的学习数学,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主体作用初中数学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