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程机考模式的应用与研究

2018-03-22邹艳花

魅力中国 2018年40期
关键词:高职课程利弊分析

邹艳花

摘要: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是考核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机考作为一种新的考核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及教师的青睐。本文介绍了机考及机考题目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并对机考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

关键词:高职课程;机考模式;研究现状分析;利弊分析

一、机考

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的目的一方面是检查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考试是考核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随着信息技术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系统考试自身的优势,机考作为一种新的考核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及教师的青睐。建设完善的课程机考题库是实施课程机考的重要前提条件。

机考的题目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判断题组成,考点广但形式简单、题量大但难度小,尤其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此在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机考模式研究现状分析

题库(itembank)是以—定的教育测量理论为依据,按照一定测试目标编制、收集的有相当数量和较高质量、附有试题牲能参数(属性)、并经过分类编码的考题的有巧集合[1]。国际上对题库各项指标(包括建立题库基于的理论、题库结构是怎样的、建立题库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始于80年代,冷、理测量学家在建立题库的理论上提出许多模型与参数化计的方法,探索了各种测量理论上的模型在测试实践中的应用。如1970年,美国、比利时等国家就乡级开展了题库建设的活动,1973年,澳大利亚建立了第一个数据库中心[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基于计算机化的测试化趋于成熟,对于题库的建立也不断深入。目前的题库己经由早期静态的题目储存发展成为一个由计算机管理的一个动态的质量监测的过程,它不仅是试题本身的管理平台,也是命题考试工作的管理平台随着国内教育测量理论的提高和统计软件的发展。同时,题库建设基于的理论与建设方法化愈加多元化,愈加完善。如今,题库系统巳发展成为收集、管理和输出试题集合的软件系统,既可用于存储试题,又可以作为命题的工作平台和计算机辅助考试的后台系统[3]。机考、网考的出现说明,题库技术的发展为考试模式的变革奠定了基础,反过来,考试摸式的变革化推动着题库技术的进步[4]。现今,国际上许多主管教育的部门、高校以及各种资格认证机构都采用以某种教育测量理论为指导而建设的题库,以此来编制试卷。在国内,有关题库建设的研究与应用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机考在各大高校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子系研究并开发了“通用题库生成系统”[5];清华大学研究和开发了“高等数学”试题库[6];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开发了“大学物理”课程的试题库系统等等。利用计算机试题库系统减轻了手工出卷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摒弃了人工阅卷、整卷、存档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但总体说来,我国试题库研究和建设的水平还不够高,该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三、机考模式利弊分析

机考是通过建设机考题库实现在线考试、在线学习的一种考核方式,电脑实现随机组卷、自动评分,考生参加考试、答卷、交卷、查看分数等一系列完成的过程。因此,采用机考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标准化、统一化。目前,高校课程考试普遍存在考试题型、题目难度、题目数量、评分制度及评分标准不统一的现象。机考基于机考题库建设完善的基础上,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大大提高了课程考核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2)绿色节约。传统的考试方式为纸质试卷的考试,纸张、印刷的投入需要消耗大量的生态资源,且重复利用造价高。其次,每组织一次考试,至少需要完成出试卷、审核试卷、监考、人工阅卷、成绩统计与评估及成绩分析等一系列工作,极大的浪费人力、物力及财力。

采用机考模式随增加了学校的一次性投入,但长期为学下节约了人力、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最主要的是响应了国家推行的重复利用。

(3)公平性、公正性。机考是学生利用电脑在已经建好的题库中随机抽题,相邻学生之间的题目不尽相同,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及作弊的可能性。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任课考试点重点、提供复习资料,甚至存在部分老师透露考试题目的现象,而采用机考则可避免老师透题、学生坐等考试复习资料的现象。采用机考考试,学生完成考试、提交试卷之后,立刻会完成试卷的评阅及给出分值,避免了阅卷的主观性,学生也可当场查阅。这些都大大的提高了教考分离度及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

机考正是有许许多多的优势,才引发更多的高校去探索、研究。在推广应用的同时,人们发现机考模式也存在着不好的问题:一是机考模式所依赖的机考题库需要不断的更新、调整及完善;二是目前机考均采用电脑来实现,学校一次性投入大,并且由于计算机设备数量的限制,只能满足少部分课程实现机考模式;三是适用范围有限。目前机考模式大部分应用在公共基础课程上,专业课程机考模式的应用仍处于摸索阶段等。

为解决以上问题,还需更多学者投入机考模式的研究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陈建萍.对高校试题库建设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

[2] 李光明,关丹丹.关于题库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考试2016(9):2

[3] 张倩倩.ITR在现代教育技术题库构建中的应用[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

[4] 夏龄.基于校园网的通用题库管理系统的巧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

[5] 薛宝山.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试题库系統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11

[6] RASCH模型在高中英语试题分析与题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高职课程利弊分析
SPOC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微信平台实现高职课程慕课化的研究
技术侦查措施运用利弊及对策分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弊分析与立法建议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慕课对于高职课程教育形态的创新与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