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德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2018-03-22叶友琴

魅力中国 2018年40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教学有效性德育教育

叶友琴

摘要:幼儿时期的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对幼儿发展影响巨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个性形成。所以教师要加强在这一时期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将德育融进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榜样教学和游戏教学等方式来进一步达成德育教学成果的实现。

关键词:幼儿教学;教学有效性;德育教育

引言

德育,简单来说就是道德教育,这是现阶段国内教育工作者和研究学者的普遍认知。道德指的是在人们生活中,受社会条件影响所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同时也代表了人们行为的恰当性,是一种评价标准。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建立道德意识,培养道德品质,使道德和人类发展紧密连接。幼儿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初始阶段,直接影响人类后期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教育的环境也在逐渐改善,与此同时国内对幼儿教育也更加重视,对其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所以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深入研究,全面探究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于幼儿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加强对幼儿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一、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当中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的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积极培养幼儿学生诚实、自立、有爱、勇敢、讲礼貌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习惯,并培养幼儿学生形成活波、开朗的性格。从幼儿德育教育的目标来看,结合中外无数工作者的探索经验和德育教育的实践结果来看,实施幼儿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是古今育人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更是幼儿个性能力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时期的道德教育对幼儿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幼儿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能有效培养幼儿形成友爱、热爱集体、帮助他人和懂礼貌的思想品质,从而为幼儿学生遵守记录、热爱劳动打下最初的基础。

二、幼儿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十分必要,所以幼儿教师要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全面应用,将其理念和方法与教育过程深度融合,为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进一步渗透打下良好基础。

(一)积极使用游戏手段提高幼儿德育教育的教学效益

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因为游戏可以有效引起幼儿参与兴趣,同时更快乐的进行学习。利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清晰了解道德的边界,什么是道德的且是可以做、应该做的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且不能够做、要坚决杜绝的行为?将游戏教育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幼儿对日常行为的恰当性做出简单判断,初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随着游戏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深入,幼儿对于道德的疑问也会逐渐累积,相对应的幼儿针对这些疑问所进行的探究也会逐渐频繁,且越发深入,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建自己的评价标准和道德规范。利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幼儿的学习态度相对积极,对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提升,同时也会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道德教育,并参与其中。

通过游戏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的方式,将我们成人已经构建完成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在其中加以体现,加强幼儿对其的体会,在此基础上使幼儿肯定这一情感和意识,对其施以更积极的态度,并在此影响下加强自我对道德的理解,从而构建使幼儿自己的道德认知和评价标准。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使游戏的角色设计更贴近于生活,并以此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并在生活中进行实现。简单举例,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如“开商店”,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来分饰不同角色,教导幼儿应遵循一定规则,为幼儿输入排队、诚实守信以及平等交易等概念,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态度的同时,引起其对德育教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提升幼儿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可以交换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培养幼儿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事情,学会体谅他人,并且尊重他人想法,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自己的道德意识。

(二)幼儿教育范围内树立良好的道德榜

在幼儿时期,模仿是幼儿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对其他幼儿的行为方式进行模仿,并以此来自主学习。可是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尚不全面,对于道德的认知还有所欠缺,无法分辨其他幼儿的行为方式是否正确,所以极易因此而学习到不道德的行为,同时这一情况也是导致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要使模仿获得正向的、积极的学习效果,确保幼儿不会被错误信息误导,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引导,如利用榜样教学,通过树立榜样模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确定模仿学习的对象,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幼儿模仿学习到行为方式的正确性,为幼儿的道德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良好的品德教育氛围

幼儿教育不能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学习,而是要将道德渗透在其中,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對德育的教育要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幼儿明确道德的真正涵义,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教师要以日常生活的爱的教育为基点,使幼儿理解父母、关心父母,使幼儿懂得尊重关心同伴,同时要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简单举例,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对于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可以交由幼儿自己负责,如打扫桌椅、分发餐具等,使幼儿在实践中加深对道德的清晰认识,同时在幼儿园中构建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

结论

对于幼儿的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可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学习、接受的能力不同,受到的传统教育的熏陶也不尽相同,所以同样的德育教育,同样的教学手段,在不同的幼儿身上所获效果也有所区别。所以教师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结合幼儿发展情况和现实教学环境来确定其教学措施。同时,德育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课时,而是会对幼儿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的,所以教师要拥有一定的远瞻性,针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考虑,将德育教学持续化,在日积月累中,帮助幼儿形成道德习惯,培养道德意识,建立道德品质,并在此基础上来引导幼儿来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李红丽.浅谈幼儿德育教育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

[2]陈慧萍,黄丹凤.幼儿德育教育[J].艺术科技.2012(04)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教学有效性德育教育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