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要点分析

2018-03-22

山西建筑 2018年6期
关键词:路肩填方挡土墙

李 锐

(山西路恒交通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重力式挡土墙作为岩土工程中常见的支挡结构,被广泛应用在铁路、公路路基中,用于承受土体侧压力,稳定路堤、路堑。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支挡结构也在不断地运用于各类工程,然而作为公路路基工程中经常采用的重力式挡土墙,以其简单的形式,简便的施工及强大的适应性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青睐。在山区公路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重力式挡土墙依然能稳定地发挥其支挡作用,设计工作中的一些关键点是值得分析并给予重视的。

1 重力式挡土墙概述

1.1 重力式挡土墙的类型

重力式挡土墙是依靠自身重力来抵抗土压力,保持路基稳定性的。通常可采用片石、块石、混凝土预制块等作为砌体,或采用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按照墙背常用线形,一般将其分为仰斜式、垂直式、俯斜式、凸折式、衡重式、台阶式等。

1.2 重力式挡土墙的特点

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形式比较简单,土压力作用方式单一,墙体使用材料容易取得,施工工艺简便,由于其依靠自身重力来平衡土压力,使得重力式挡墙的圬工量较大(相比于其他形式挡土墙)。

1.3 重力式挡土墙的应用条件

重力式挡土墙适应性很强,路基工程中的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及山坡挡墙均可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在石料丰富的山区中修建公路,路堑开挖的石方常常是优质的石材,重力式挡土墙尤其适用。在软弱地基中由于受到承载力的限制,不宜选用重力式挡土墙。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地质条件

2.2 修建支挡结构的理由

该段路基多位于自然斜坡上,左侧靠山,右侧临水,为半填半挖式路基,最大填高约27 m,自然斜坡坡度约30°~35°。挖方区域采用台阶式边坡放坡处理,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填方区域若采用放坡填筑,坡脚将处在自然河沟中,自然河沟狭窄,为季节性河流,路基边坡对河沟会产生明显的挤压侵占,影响自然过流;同时,放坡填筑路基将产生较大的填方工程量,且均在斜坡坡面,填筑施工也有一定难度;另外,大面积的斜坡填土会破坏原有坡面植被,影响路容,而采用边坡绿化来恢复景观通常是得不偿失的。综上,该段采用挡土墙方案收回路基边坡,既可以稳定路基,又可以保护自然环境,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

3 挡墙设计

3.1 挡墙布置

位于路基填方的挡土墙可以采用路肩墙或路堤墙,路堤墙设置在高填土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堤边坡或路堤沿基底滑动,同时可以收缩路堤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作为沿河路堤,在傍水的一侧设置挡土墙,可以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侵蚀。路肩墙设置在路肩部位,墙顶是路肩的组成部分,其用途与路堤墙相同,可明显减少填方工程量,也是减少压缩河床的有效措施。在本段路基中,临河挡墙则应考虑浸水稳定的问题,加之填土高度较高,路堤墙方案的圬工和土方工程量均较大,且影响坡面自然植被,因此,优先考虑路肩墙方案。

3.2 挡墙截面选型

根据墙背倾斜方向的不同,墙身断面形式可分为仰斜、垂直、俯斜、衡重式等几种。作为路肩墙,其墙背土压力不仅考虑填土的土压力,车辆荷载产生的土压力也尤为明显。对仰斜、垂直和俯斜式三种不同的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进行分析,当墙高和墙后填料等条件相同时,仰斜墙背所受的土压力为最小,垂直墙背次之,俯斜墙背较大;因此仰斜式的墙身断面较经济。经现场勘查了解,该段路基斜坡表层主要为残积土及强风化花岗岩,自然斜坡稳定,承载力约200 kPa~300 kPa,同时,路基边缘设计标高高于地面线多为3 m~6 m,设置路肩墙的高度大约5 m~8 m,适宜仰斜式或垂直式挡土墙。另外,对应填方工程,宜采用俯斜或垂直墙背,以便填土易夯实[1]。

3.3 挡墙力学计算

重力式挡土墙力学计算通常包含抗滑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等,设计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好地基土性状、墙背填土性状以及侧土压力的计算。在本段挡墙的力学计算中,主动土压力采取了库仑算法(墙背采用垂直墙背,填土表面亦水平,也可以采用朗肯土压力算法,试算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算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依据规范并结合实际地质情况,选取了适宜的力学参数进行了验算。这里的参数选取很关键,不同的力学参数代表着挡墙处于不同的受力环境,它对挡墙横断面设计的合理性起着决定作用,该路段基底为强风化花岗岩及残积土,验算时不考虑其粘聚力,不考虑浸水工况,基底内摩擦角分别采用了0.5和0.4;填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采用综合内摩擦角来体现,填筑砂砾的计算内摩擦角取35°。而汽车荷载按照换算土柱方法加载,经过验算的挡墙能够满足1.3的抗滑稳定系数及1.5的抗倾覆稳定系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不同截面的比选,不断调整挡墙各部位尺寸,以求找到最优挡墙断面。在进行挡墙断面优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各方面需求矛盾的状况,往往是满足了抗倾覆,却不满足抗滑,或者满足了抗滑,又不满足承载力要求,又或是唯独不满足偏心距要求,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比选的意义正在于找到一个最优断面方案。而设计人员在此时就要冷静思考,目标是总体合理的断面方案,设计时首先要满足抗倾覆稳定性,一般对墙背坡度稍加调整就能产生明显不同,然后是抗滑稳定性,可以通过改善基底土摩擦性能,设置内倾基底或防滑凸榫等不同方式调整,另外当墙体尺寸受基底压力控制时,为了使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可以在基底设置台阶,通常无筋扩展基础台阶满足其刚性角要求即可,而且扩展墙趾对挡墙的抗倾覆稳定有利。

3.4 挡墙选材及构造

挡墙墙身及基础材料多采用浆砌片石或块石,其中石料和砂浆的力学指标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也可以采用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现浇的挡墙结构,由于其相比砌石结构有更好的整体稳定性和明显的耐久性优势,同时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因此在山区公路中,尤其是山西的一些寒冷地区,宜优先考虑采用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混凝土等级一般不小于C20。

4 结语

挡土墙作为路基工程最为常用的支挡结构,是路基稳定性的重要保障,通常也是山区公路路基工程的主要构造物,并且占用了相当部分的工程造价。同时,挡土墙的设计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这种灵活性就变成了不确定性,给设计者带来了困惑。针对山区公路重力式挡墙设计,通过挡墙平、纵、横断面的布置,选类型,定尺寸及材料选用的分析,总结了这类挡墙的一般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在今后同类工程中可以参考、验证,以期不断优化设计。

[1] 尉希成,周美玲.支挡结构设计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5.

猜你喜欢

路肩填方挡土墙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多车道高速左侧硬路肩宽度的取值分析
考虑颗粒破碎特性的机场高填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倒T型支挡结构在路肩病害整治中的应用
浅谈选厂常见挡土墙设计
二级悬臂式挡土墙的力学分析
地震作用下加筋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室内模型试验
香港、台湾地区及国外有关应急车道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