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排气的影响

2018-03-22黄福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耳穴排气穴位

黄福霞

消化道肿瘤占据全球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发病率为43.3%,每年新发90万例,死亡17万例,多为50岁以上者,4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在上升,低龄化趋势明显。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早期表现为消化不良、进食感觉不畅、食欲减退、腹胀、腹部不适、经常腹泻或便秘。不明原因的长发热、贫血乏力;皮肤黏膜黄染,厌油腻,腰背痛等[1]。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或放疗。术后因麻醉和疼痛等原因不能早期下床活动,排气时间延迟,患者出现腹胀,排气排便障碍,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时间延长。我科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为依据,予患者实施耳穴埋籽及穴位贴敷治疗。耳穴埋籽起到调整人体功能的作用,帖压耳穴能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达到治病的目的[2];穴位贴敷疗法则具有经络效应和药物透皮吸收双重效果。此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本科室将5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行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有效缓解术后腹胀,促进排气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6年1—11月54例接受诊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7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16例和11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24±3.28)岁;1例肝癌、5例胰腺癌、10例胃癌、11例结直肠癌。研究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17例和10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8.21±3.29)岁;1例肝癌、5例胰腺癌、11例胃癌,10例结直肠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术后按常规禁食,予以静脉补液,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后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期间注重加强营养;必要时行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耳穴埋籽加穴位贴敷治疗,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1)耳部皮肤有溃疡、冻疮、湿疹等不适合进行耳穴埋籽操作的患者;脐部发炎,对中药过敏等不适合进行穴位贴敷者。(2)不接受院内术后常规治疗者;(3)合并心、脑、肺、肾系统的严重疾患者。

1.2.2 操作方法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即向患者解释耳穴埋籽的目的和功效,主穴取大肠、小肠、胃、三焦穴,根据患者的证候适当调整,耳廓皮肤常规用75%酒精消毒,用探棒在反应区进行检查,找到压痛点,用镊子取夹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约0.5 cm×0.5 cm的橡皮胶布,固定在所选穴位上;籽粘在压痛点上,用拇指和食指对压耳穴,手法适中,以患者胀,痛为得气,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每穴按压30~60 s,每日3~5次,2~3 d更换1次,单侧取穴,双耳交替。大肠穴位于耳轮脚上方1/3处;小肠穴位于耳轮脚上方1/3处;胃穴位于耳轮脚消失处;三焦穴位于外耳道孔后下方与对耳屏内侧下1/2连线的中点上。指导并教会家属按压方法。耳穴穴位定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34-92耳穴名称与部位》[4]。穴位贴敷操作方法:所选穴位为神阙穴、足三里[5]。采用生大黄粉加上醋调匀;用消毒棉签沾生理盐水将患者神阙穴(脐部)及足三里(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旁开1.5寸)洗净;将调好的药物粘于5 cm×5 cm的专用敷贴敷料正中,厚薄均匀,直径约2 cm,贴于神阙穴、双侧足三里穴,每日一次。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即开始使用,至患者通气排便后停止。本科成立操作小组,护士长任组长,组员均为护理师及以上级别,由针灸科主任中医师集中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操作。

1.3 观察内容

期间观察耳部及肚脐和足三里处皮肤有无过敏不适症状,并记录排气排便时间。治疗期间除1例出现耳部皮肤发红,撤籽处理后好转。其余均未诉不适。

1.4 统计学方法

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s,h)

表1 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s,h)

对照组 27 61.93±12.21 74.26±3.89观察组 27 43.33±3.11 58.15±4.72 t值 - 7.670 6 13.686 1 P值 - <0.01 <0.01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术后腹胀主因为脾虚和气滞;手术创伤,术中牵拉、移位,麻醉及原发疾病炎症导致体内气体阻滞不畅,脾胃内伤,气血瘀滞,引发腹胀[6]。治疗以理气通腑为主。中医理论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7]。耳部可找到人体五脏六腑对应之位置,进行相应刺激,可达到调节脏腑功能[8]。在穴位选择方面,大肠穴主肠胃;胃穴主脾胃;小肠穴有有治疗消化不良、腹胀的功效;三焦穴主调节五脏六腑,腹胀、腹痛及便秘等;诸穴并用,可达润肠通便的目的。

大黄粉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将特定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以及疾病部位[9]。《本草经》及《本草经疏》记载,大黄粉气味大苦大寒,性禀直逐,长于下通;具有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安和五脏的功效。该效果已被现代药理学证实。神阙是任脉要穴,主胃脾肾[10]。已有研究将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在促进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5,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在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促进排气效果显著。

[1]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7-157.

[2]罗碧,李贻文,王圣贵,等.耳穴压豆用于缓解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的体会[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0):612.

[3]何兴伟.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探析[J].江西中医药,1999,30(6):37-39.

[4]梁繁荣.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60.

[5]艾晓辉,黎孝坚,莫军,等.内外合治促进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6):464-465.

[6]王莉 .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医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2(6):317-318.

[7]邱茂良.中国针灸治疗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0.

[8]孙彦琴,闫奎坡,朱翠玲,等.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治疗失眠36 例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4):132.

[9]范雪燕.穴位贴敷治疗阑尾炎术后腹胀护理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3):59.

[10]魏巧文.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肿瘤患者便秘2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6):59-60.

猜你喜欢

耳穴排气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