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的运用分析
2018-03-21田慧敏
田慧敏
摘 要:插图是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精心绘制的,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文本的思想和培养审美情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教材中配置的插图,通过正确地运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表达的深刻含义。本文分析了插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意义,以及插图在教学中运用的效果和具体操作方式。
关键词:插图;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069-02
插图是指设置在文本中,能够帮助说明本文内容的图画。通常插图分为描述性插图、欣赏性插图和评价性插图。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材是通过抽象的文字叙述和说明,来描述某个事物或者表达某种思想,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小学生来说,文本插图能够帮助其将抽象的文字思想转化为具体的画面,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来理解文本表达的意思。
因此要充分利用插图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本文的研究中,对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开发插图的意义、插图的运用效果以及有效运用的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运用的现状
从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差的情况出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配置大量的插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内容。当前,几乎每篇文本都配有插图,实现了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插图往往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使插图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代替插图或者干脆不使用插图,认为插图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不能反映文本的全部意思。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运用“插图”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作者在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创作,它体现了文本的重点,展示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制定教学方案时应该重视插图这一部分,并且有效发挥插图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优势。
(一)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看图学文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好教材资源,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特别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够借助于图画完成阅读。可见,插图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二)观察插图应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语文的阅读过程就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培养思维能力和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充分利用好插图,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思维能力不足,想象力不深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认识插图来充分激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插图的效果分析
(一)借助插图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富于情感的表达能力。朗读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的领读示范,而且需要学生对课文深入了解。比如在《陶罐与铁罐》这篇文章的教学活动中,本文插图上画了一个撅着嘴的铁罐和笑容满面的陶罐,这是篇带有童话色彩的文章,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领悟插图中的铁罐和陶罐所表现出的神态,学生在观察插图后,就可以知道要用不同的语气朗读文本中不同的部分。
(二)利用图文之间的关联,提升学生的背诵能力
记忆是提升学生对课文理解能力的前提。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形成的理论,可以直接拿来运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提升学生记忆的好材料。例如,在《清平乐·村居》一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观察插图的内容,让学生在观察图中小儿卧的姿势,卧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儿淘气的表情。经过对图片的观察引发思考,在插图认识的基础上再去回忆文本,理解诗句,这样理解起来会简单许多。
(三)利用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文字论述的相关内容。通过观察插图能够联想作者写作的意图,如果仅仅对插图进行想象必定会限制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插图之外的情境进行联想,例如,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展示晚餐的插图,同时想象一下全家坐在餐桌旁边高谈阔论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文本中主人公的谈笑声、喝茶的动作和吃饭的姿势等,将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延伸想象,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四)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这使其在作文写作中常常出现无话可说和无事可写的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插图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观察插图,然后要求其以讲故事的形式阐述对插图的认识,要求学生阐述时要有条有理,同时对插图所反映的事物进行总结分析。例如,在《燕子》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配置的插图进行仔细观察、想象和思考,然后要求同学们叙述插图中的每个图景、人物,并阐述通过看图之后的感想。通过学生对插图的观察与讲述,提高了其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插图的方式
(一)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插图
在学习配有插图的文本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插图,掌握插图的细节,大致了解插图所反映的意思,能够通过插图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在《燕子》这一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读完一遍文本之后,对插图进行仔细观察,了解文本中对燕子的描述,以及春天与冬天的不同和变化,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自己想象的春天美景。
(二)通过图文对照理解文本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配置的插图只是简单地看看,没有仔细观察和悟出插图要表达的意思,更不能帮助理解文本的难点。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将看图和阅读结合起来,例如,课文《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中,学生仅仅通过阅读无法深刻体会到主人公受到残酷惩罚的滋味,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注意图中的每个细节,看到主人公的手脚被牢牢地綁在悬崖上,一动不动,此刻再想象炼狱的刑具和残酷的拷问,而主人公却在痛苦中煎熬着,但依然坚强不屈。通过图文对照分析,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理解了作者写作的目的。
(三)借助插图启发思考
启发和思考是学习的重点和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异化思维。例如,在《枫桥夜泊》这一课的学习中,诗中的“月落”和“夜半”是两种不同的意境,可以想象出作者在写作的那个晚上的情境,那时刻的情境是月亮即将要落山,挂在西边的山峦上空,夜空一片寂静。文本中的插图画的是一轮圆月高悬于天空,夜色呈黑蓝色。学生看到一张插图中简单的景色,认为不能反映全部诗文的意境,此时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质疑,了解通过一张插图如何反映诗文的全部意境,以及图中反映了诗文中的哪些情境等。通过启发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插图学习文本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只有利用好插图,发挥插图的作用,才能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插图教学资源,抓好每次的教学训练,将文本内容的学习与插图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牛秋霞,宋甲.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插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6,(1).
[2]刘洋洋,钱加清.小学语文教材插图运用现状及建议[J].课程教学研究,2017,(4).
[3]李娟.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分类和功能研究综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