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中药配方颗粒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03-20何佳奇郑敏霞王晓鸣方敏娟肖鲁伟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调剂中药饮片医疗机构

何佳奇郑敏霞王晓鸣方敏娟肖鲁伟#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2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浙江 杭州 310003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经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冲服使用的颗粒制剂,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具有免煎易服、安全卫生、携带方便和易于调剂等优点[1]。课题组对2012~2016年在浙江省有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医疗机构进行了统计调查,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2~2016年在浙江省有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销售的5家企业,包括3家国家局试点企业和2家2015年浙江省新增科研专项企业。浙江省30家二级及以上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部分中医门诊部(馆),医疗机构地区来源涉及全省10个市(除舟山),机构类别为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及二级甲等,机构规模主要为病床数1000以内、职工总人数500~2000人、年出院病人10万~30万,年门诊量50万~150万。

1.2 方法:采用统计调查法。

2 结果

2.1 生产企业供应情况调查:见图1~图3。

图1 2012~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在浙江省医疗机构覆盖情况

图2 2012~2016年浙江省中药配方颗粒的销售额及同比增长率

图3 2012~2016年省外企业浙江省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额及同比增长率

2.2 医疗机构使用情况调查[2-3]:分述如下。

2.2.1 环境设施调查: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与仓储面积占中药房面积百分比≤10%占24.14%;10%~20%占20.69%;20%~30%占24.14%;30%~40%占13.79%;40%~50%占6.90%;≥50%占10.34%。调剂形式中智能配方占70%,传统配方占30%。品种数调查结果见图4。

图4 不同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的品种数

2.2.2调剂人员调查: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人员占中药房人员百分比<10%占15.38%,10%~20%占61.54%,20%~30%占15.38%,30%~40%占7.7%。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人员无职称,接受培训上岗人员占53.33%;无职称,是相关专业大专生占23.33%;初级职称占20.00%;中级职称占3.33%。调剂人员由厂商自招占65.52%,厂商自招与医院职工均有占27.59%,医院职工占6.90%,其中3家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人员由饮片调剂人员兼任。

2.2.3 相关政策调查:均无特别规定医生和科室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金额或金额占比、使用量或使用量占比、处方数量或数量占比。纳入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占76.00%,尚未纳入占24.00%。使用范围中允许所有科室使用占76.67%,部分科室使用占23.33%。相关政策中不禁止、不限制也不鼓励占86.21%,鼓励使用占10.34%,限制使用占3.45%。

2.2.4 使用情况调查:对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数占全院总处方数比例、采购支出占全院药品采购支出比例和销售收入占全院药品销售收入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见图5。

图5 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调查(%)

2.2.5 主要使用品种调查:2012~2016年浙江省中药配方颗粒使用量居前20位的品种为炒白术、黄芪、当归、党参、柴胡、茯苓、太子参、姜半夏、炒白芍、川贝、生地、川芎、浙贝、红花、桔梗、酸枣仁、生地黄、山药、金银花、麦冬等。

3 讨论

1993年7 月国家星火计划“中药新饮片制备与临床应用”通过省级论证,江阴天江制药成为第一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指定的单味中药饮片改革试点单位。此次调查发现,同年浙江省中医院开始使用江阴天江的中药配方颗粒,开始使用时间较早。图1显示,2012~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在浙江省医疗机构的覆盖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到2016年全省覆盖223家,其中2016年同比增长40.25%,增长明显,可能与2015年浙江省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试点和中药配方颗粒试点限制被放开有关。图2显示,2012~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在浙江省医疗机构销售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15年12月浙江省2家企业列入专项科研,2016年2家企业全省覆盖量占13.45%。图3显示,3家省外企业销售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15年省内企业参与到生产销售后,3家省外企业销售量仍在增长,但增长比例放缓,2016年增长了10.43%(全省增长17.94%),说明供给端放开,短期可能加剧市场竞争,但在政策逐步放开过程中,试点企业可借助政策红利,积极拓建产能,保持原有优势,巩固市场地位,实现不同层级市场快速放量。

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与仓储面积占中药房面积<40%占82.76%,可能是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压缩了空间,但也说明其面积可进一步扩大。调剂形式以智能配方为主,颠覆了传统配方模式,突破了原小袋装规格固定的局限性,医生开方剂量不再受限,可随证加减,药师工作效率提高,劳动强度下降,病人服用简单,携带方便,但尚需进一步布局智能药房系统、延伸服务产业链等[4]。图4显示,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数主要分布在300~400,相比中药饮片和中药小包装饮片品种数在500~600明显偏少。调查同时发现,经过多年技术积累,试点企业生产工艺已成熟,截止2016年,5家生产企业品种储备数为535~719种,说明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数可进一步扩充,以满足临床需求。

结果显示目前从业人员相对偏少,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资质,加强相关培训和管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医疗机构具体管理政策和措施方面显示其比较支持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并可以通过将其进一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促进发展。图5显示,2012~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数占比均<10%,采购支出占比均<4%,销售收入占比均<5%,说明其具有潜在的产业优势、市场容量及社会经济效益,需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和政策支持。

政策逐渐放开的同时,行业门槛必须提升,监管力度必须加强,建议以使用量大,流通面广,价格高及有毒副作用的药品为重点,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法定标准,逐步建立《浙江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

[1]阮肖平,李美英,何昌国.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对痔疮水肿疗效的对比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4):235.

[2]王斌.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的抽样调查和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8):166-167.

[3]张斐妹,蔡舒婷,舒忻,等.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运用概况与未来趋势[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70-73.

[4]穆桂荣.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的应用对比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12):96-98.

猜你喜欢

调剂中药饮片医疗机构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