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的护理体会分析
2018-03-19兰小春
兰小春
【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的护理体会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入的胃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全胃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40例予以早期空肠造口营养支持,对两组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32.5%,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增加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患者,能有效增加自身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癌;空肠造口;营养;护理干预
胃部恶性肿瘤作为我国发病率居于各类恶性肿瘤第2位,对应治疗措施首选为手术切除,但手术创伤会相应增加机体能量营养消耗,与此同时,胃部次全切或全切导致患者胃部储存能力大幅度降低或丧失,影响机体正常营养摄入,当营养消耗与摄入能力下降联合作用,形成营养不良恶性循环,会导致术后多种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影响临床疗效及其生活质量[1]。因此,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显得十分重要,依据胃癌患者临床特点,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并配合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护理显得十分重要[2]。本文就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的护理体会进行以下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入的胃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纳入标准:不能耐受手术者;经过我院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胃癌;经过患者、家属同意后参与本次研究;存在凝血障碍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排除标准:一般资料不全者;年龄>70岁;存在胃肠道疾病。对照组中男31例,女9例,年龄36~68岁,平均(52.6±2.8)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7~69岁,平均(53.6±3.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实施全胃肠外营养护理,术后按照规定护理规范并实施静脉营养,术后可静脉输注消炎、抑酸、护肝等药物,同时加用力能、脂肪乳以及氨基酸等药物。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具体如下:(1)多数患者对空肠造口肠内营养实施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会由于管道因素害怕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因此,当患者入院后并予以相应心理护理措施干预,护理过程中除患者同时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并告知家属多安慰、关心患者,加强之间沟通交流,能缓解不良情绪。详细向患者、家属介绍肠内营养支持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重要性,利于患者恢复治疗信心。(2)营养液选择上多以牛奶为主,多经济实惠、易消化,术后第一天予以患者肠内营养管道,并滴入肠内营养液,首选5%葡萄糖氯化钠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往内加入10%氯化钾7.5ml,并以60ml/h速度滴入,并加入纯牛奶250ml,60ml/h,逐日增加牛奶250~500ml,牛奶总量不超过1500ml。滴入过程中以患者耐受最佳,若后期无不良反应并逐日增加输入速度,以慢到快。滴入过程中以半卧位为主,由于时间过长会影响休息以及舒适度,因此,可中午期间暂停2小时,予以患者平卧休息。(3)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为腹胀、腹泻以及腹痛。因此,注意观察呕吐物以及胃管抽吸胃液颜色,判断是否存在反流情况,并准确记录排气、排便时间以及大便性状,腹泻过程中做好大便培养以及常规检查。滴注过程中注意温度、速度控制,不宜过快,视患者习惯而定。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包括呕吐、反流致误吸、腹泻、腹痛及其腹胀。并对干预营养支持效果进行比较,包括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統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32.5%,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体重增加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胃癌患者因手术因素术后无法正常进食,加之每日能量不断消耗,后期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对应予以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促进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研究表明[3],胃癌术后患者营养不良会造成病情恶化、免疫失调等事件发生。术后应积极予以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通过门静脉并进入至肝脏代谢,符合基本生理解剖,利于内脏蛋白质分解及其合成。临床将营养支持途径分为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情况下能降低细菌滋生,维持肠道黏膜正常屏障功能,以促进激素分泌,防止内毒素转移,有效改善机体微环境,补充营养物质,促进门脉循环,维持肠道正常运动功能,提高免疫力[4]。
本文研究表明,对临床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能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不良情绪干预,详细告知肠内营养实施介绍,引起患者、家属重视,并帮助患者恢复治疗信心。同时,做好营养液护理,严格控制输入量、温度以及输入体位,加强并发症发生,严密监测胃内容物颜色、性状,对呕吐患者做好检测分析,可降低临床发生率[5]。李叶,吴丽萍[6]研究中证实,对临床60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与本文研究一致。经过有效护理措施干预,患者体重质量增加,住院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临床实施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对胃癌患者后期康复起着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胃肠道恢复,免疫功能提升。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患者,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能改善患者营养及其免疫状态,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相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控制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 (06): 529-530.
[2]张红蓉,王丽冰.两种不同途径空肠营养置管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 (24):212-214.
[3]洪菁,郭芸,周桂兰等.胃癌术后患者近人体温度营养液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 23 (02): 53-54, 55.
[4]童琳,黄小玲.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J].护理与康复,2018,17 (02): 46-48.
[5]原艳,龚太乾,谭晓骏等.食管癌患者微创术后空肠造瘘管营养的实施与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 (03): 269-271.
[6]李叶,吴丽萍.食管癌合并糖尿病老年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监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 33 (03): 65-66,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