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实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用人单位岗位人才评价的有效衔接

2018-03-19卢淑玲

中国市场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衔接用人单位

卢淑玲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在中职会计专业当中,更是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文章中,就如何实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用人单位岗位人才评价的有效衔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用人单位;衔接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7166

1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为社会培养熟练职业技能以及必要文化知识的技能型人才,而对学生培养的目的,也正是使其能够在走出校园之后迅速地走向就业岗位。在该种情况下,即需要能够做好教学评价同岗位人才评价间的良好衔接,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2教学质量评价同岗位人才评价的衔接方式

21转变评价观念

很长时间以来,在具体评价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时,经常会对单位人才评价的重要性存在忽视情况,并因此经常出现学校以一类标准教育学生,而企业以另一类标准选拔员工的情况,在使教育同用人间不匹配的情况下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其综合表现能力同企业需求间脱节情况的存在,更是体现了学校在教学评价标准方面的错位情况。在新的就业环境当中,职业教育人员需要能够对中职院校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自我评价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起充分重视,对开门办学、用人单位评价机制的优越性进行科学认识,在对人才评价这项工作形成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将该观念良好地应用到人才培养当中。

22开展评价调研

中职院校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需要能够对用人单位的岗位人才评价做好深入了解,做好单位会计岗位人才评价调研相关工作的开展。具体方式有很多,包括问券调查、文献分析、网络调查以及实地访谈等。之后,在做好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再对调研资料进行科学总结与梳理的基础上做好单位岗位人才评价内容与标准的准确提炼,以此作为学校未来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

23开展校企合作

该方式也是加强企业同学校间联系的重要方式,其以用人需求为基础,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对能够同企业岗位需求相符合的高技能水平人才进行培养。其本质,即通过学校资源同企业间的合作共享实现两大主体的沟通互动,在对两大参与主体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实现相关资源的交流共享。通过校企合作方式的应用,首先,能够帮助学校更为准确地实现专业定位,在帮助学生对目前社会当中人才需求信息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相关信息做好专业设置的调整,以此实现专业培养内容的更新。其次,通过校企合作方式的应用,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对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设施不足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最后,校企合作方式能够对学校职业教育的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实现职业院校未来教育改革正确方向的明确。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培养的学校,在在校期间即能够接受来自企业的检验,当院校教学内容同企业间的人才需求情况间存在偏差情况时,则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其纠正,保证学生在培养当中能够始终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调整,以此在学生毕业时能够实现企业同学校间的良好接轨。试想一下,如果职业院校在没有掌握企业用人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对学生进行培养,那么所培养的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则很可能存在同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对此,要想实现用人单位会计人才评价同中职教学评价间的科学衔接,积极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十分关键。具体来说,可以对以下方式进行应用:第一,由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专业对专门的“指导委员会”进行建立,承担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培养目标进行审议的任务,对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提出指导,在监控教学质量时为技术开发、服务以及专业科研等提供咨询,以此实现本专业学生实训以及实习方面的帮助与指导。第二,企业接受学生到企业当中进行定岗实习以及见习。第三,企业建立冠名班,由企业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根据用人需求做好培养方案的制订,由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人员共同实现教学任务的设定与完成,以更为针对性的方式做好企业需求员工的培养。第四,教师来到企业进行实践,对于企业员工在理论知识方面缺乏的情况为其上课。第五,由企业提供资金、学校提供场地建立代理记账公司等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够进入基地当中进行更好的学习。

24建设长效机制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需要能够从用人单位衡量人才标准实现校企共同评价长效机制的建立,以此保证中职会计用人单位岗位人才评价能够同教学质量评价间实现科学有效的衔接。对此,校企双方即需要能够做好各自特性的充分考虑,在对教学规律具有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密切开展合作:第一,组建机构。由学校成立起由行业专业、学校领导以及就业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评价委员会,以此对全校的评价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对具体评价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协调。专业层面,则需要由行业企业专家、校骨干教师以及系部领导组成专业评价工作小组,在评价委员会指导下做好评价工作,以此保证评价工作在具有宏观指导的同时在过程当中不会出现偏差,能够更好地对专业层面评价工作进行完成。第二,人员选拔。在教学质量校企评价当中,既需要校企双方人员能够同时熟悉企业的技术要求与管理规律,且对学校的教学规律具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对于职业教师来说,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虽然对教学规律十分熟悉,但对企业的情况可能存在不了解的情况,在动手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而对于企业人员来说,虽然对企业工作较为熟悉、动手能力较强,但对教学规律可能会存在陌生情况,对此,既需要由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实现评价队伍的组建。学校方面,需要将以骨干教师为主,加入督导、就业以及教务等教学方面的管理人员。企业方面,则需要将具有兼职经历、参加过校企合作项目以及热心职业教育的人员选择出来,在完成评价人员的选拔之后需要对其做好培训,保证其在教学质量评价技术水平方面能够满足要求。第三,评价标准。由校企共同对评价标准进行制定,以此保证质量评价能够更好地同企业标准与行业标準相贴近,而在非专业技能素质评价方面,则需要能够同企业文化要求相符合,对人才培养正确方向做好确定,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避免培养盲目性存在的情况。第四,评价方案。在教育活动开展中,教学质量评价可以说一直是一项难点,由校企不同主体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则使得该项工作具有了更高的复杂性。对此,即需要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方案评价,保证评价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第五,评价信息共享。在双主体职业教育当中,同样以共同的方式完成评价活动,在该种情况下,也能够共享评价信息,以此在对信息成本进行降低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评价结果,以此获得提升培养质量的良好效果。

3结论

在新的教育理念当中,做好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用人单位岗位人才评价的有效衔接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未来教学当中,需要中职院校能够积极转变观念,以科学衔接方式的应用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企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美华浅谈《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评价[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

[2]尤敏多元教学评价在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4(23)

[3]傅萌发展性评价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J].商业会计,2014(5)

[4]王秀丽表现性评价在中职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4(12)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评价衔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预选士官模块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