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16-08-01周书钟

考试周刊 2016年5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独立学院

周书钟

摘 要: 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对我国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当构建切实可行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便对教师的教学效率进行正确评价,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进而提高独立学院的内部教学质量。当前,我国部分独立学院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较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评估效率。因此,如何构建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前独立学院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即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多样化与全方位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动态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并进一步指出了当前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内部教学 教学质量评价

培养多元化实用型人才是当前独立学院的主要教学目标。若要培养集建设、生产、服务、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独立学院教育质量评价应当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系统地搜集和分析信息,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与工具,对教育质量进行全方位评价,以便为独立学院的教育优化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为价值,但价值判断并非最终目的,其主要功能是为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提供实用性数据。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涉及多个部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若要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就必须完善独立学院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并革新教育教学模式。当前我国许多独立院校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仍存在较多问题,这显然不利于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深入研究独立学院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

一、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1.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

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能仅仅靠一节课衡量,同样,对独立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只看一届毕业生的水平。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合理评价教学质量,必须将定期评价和随机评价有机结合,综合采用期末考核、经常经检查、日常检查等多种评价形式。此外,还应当打破过去“一局定胜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综合应用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充分增强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2.多样化与全方位相结合

独立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不仅要考虑教学的个性特点,还要遵守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制定统一标准的同时,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为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因此,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师生群体、专业院系、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同时,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只依靠学校的单一评价,还应当将同行评价、教师评价、领导评价和学生评价有机结合,并关注毕业生评价、校内评价、在校生评价、校外评价。在这种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下对独立院校内部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多角度考察,增强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3.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主要是指运用经验对教学结果、过程进行判断。而定量评价则具有鲜明的精确性,采取量化方法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衡量。这种评价方法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并以量为基础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考察,不仅细致、精确,更易操作。当然,如果要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就应当关注质性评价,即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整体性分析。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前者侧重教学的动态因素,后者侧重教学的静态因素,二者相互补充,进而提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4.动态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关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重要影响。所以,独立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同样要关注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毕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独立院校制订切实可行的毕业生调查方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提高独立院校的办学实力。

二、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终结性评价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从功能角度看,教学评价应当包括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是指深入探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难题,显然,这种评价方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进度。形成性评价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的反馈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一般由学校、院系或教研室领导及督导根据听课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并据此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终结性评价多在学期或阶段性学习结束后进行,对教师在这段时间内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或判断。多由教务处以年终考核的形式呈现,是当前独立院校教师考核的主要形式。这种评价形式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过于强调教学结果,抑制了教师的自我反思积极性,评价结果过于片面,缺乏必要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2.评价指标不科学

当前,大部分独立院校在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时都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等,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指标缺乏合理性和全面性。首先,未能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特点区别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比如,一些独立院校的评价指标中包含“是否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一些专业的课程教学并不适合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比如《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推导,若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势必影响教学效率。其次,一些独立院校忽视了授课对象的差异性,过于强调评价的标准化和统一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比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应关注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高年级学生强调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但一些院校在制定评价指标时未能充分重视这种差异性。再次,目前,许多独立院校的评价指标过于形式化、表面化,未能充分重视评价对象的个性特点、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和成就动机等价值目标。同时,有部分院校的评价指标过于宽泛、笼统,可行性较差。

3.评价主体单一

完善的教学质量评级体系必须有较高的参与度和支持度,但目前大部分独立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过于单一,首先考虑学生的课堂评价,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程序、项目为教师划分等级或打分。其次,要求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进行考核,这导致教师产生被监控的心理,参与积极性较低,这些评价结果自然无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上述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质量有直观感受,因此,许多独立院校都采用学生评价制度,这固然有合理性,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一些学生仅仅从某一课程的教育情况对教师进行评价,这显然无法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评判,那些不善交际的教师往往得分较低,而与学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师则得分较高。这种评价标准显然过于片面。同时,部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还存在找人代评、走过场、敷衍了事、随意打分等现象,这就极大地降低了评价结果的真实度。除此之外,由于一些独立院校的评价结果与津贴标准、职称相联系,导致一部分教师为了获得较高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迎合学生,这就削减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其次,领导及督导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往往可以从全局出发,进行多方面考察和分析,并尽量摒除主观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其评价结果更加公正。但由于他们并未参加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凭借一两节课的情况进行评价,难免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受专业知识影响,领导及督导对一些专业的教学活动不甚熟悉,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三、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策略

1.兼顾个体本位与知识本位

按照价值取向的不同,独立院校的教育质量观应当划分为外适质量关、内适质量关、个适质量观等。内适质量观往往更加关注科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强调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生产能力。外适质量观侧重于学生对用人部门、国家和社会的适应程度,将人才的需求满足度作为教育教学的衡量标准。个适质量观更加强调学生的自我指导性与独特性,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独立院校在办学规格、教育目标、教学任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其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也应当多样化,在关注知识掌握的同时,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独立院校是为了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出现的,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其更加强调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需求度,因此,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时,应当采用外适质量观,将社会本位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就办学特色而言,大部分独立院校都属于应用型本科,相较于实力雄厚的研究型高校,其专业知识、基础理论较为薄弱,但与职业学院相比,它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同时,根据独立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就业动向,应推动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还要关注个体本位、知识本位。这就要求独立院校在树立外适质量观的同时,适时采用个适质量观和内适质量观。

2.兼顾课堂评价与课外评价

首先,应当采用评优课模式,提高独立学院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评选过程中应当及时更新评价理念,一方面要关注教师的“教”,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学”,要看教师能否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这种评价方法,可以促使教师自觉提高教学水平,关注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要关注课外评价,若仅仅依据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就会出现偏差。因此,独立院校要关注教师在学生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效果,例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也应纳入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此外,要重视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职业道德、参与公共事务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表现,这些因素对教育教学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3.兼顾认证性与发展性评价

认证性评价主要是指高校确定能被社会各界认可的教学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达到或超出预定目标,避免大众指责,获取社会认可的一种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更加关注学校的发展,它要求独立院校根据时代形势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目标,并时常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种评价模式不仅着眼于教学质量,更关注学校的整体发展。由于独立院校整体创办时间较短,因此,当前社会大众对其认可度较低,而若要获取社会大众的认可,独立院校必须采用认证性评价标准,根据大众认可的质量标准规范和约束独立院校的教育教学,以便消除大众疑虑,获取更多认可。但从独立院校的长远发展来看,独立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还应当兼顾发展性教育,以长期发展目标为指导,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和计划,促使独立院校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晓燕.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模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

[2]赵必华,刘孝友.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3]余兴友.高校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

[4]谢安邦,候定凯.走向多元、综合的教师评价——当前我们教师评价研究述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1.

[5]阳春.独立学院: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选择[J].中国教育,2004.

[6]肖菲.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学生评教”机制[J].黑龙江教育,2009.

[7]陈美芳,王亚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8]陈勤,曾凡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及其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

[9]史晓燕.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模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

[10]徐淑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11]张杰,王建飞,许万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教研项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实践》(项目编号:2011HDJY07)资助。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评价独立学院
物流管理专业“2+1”模式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理论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