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中穴、药、灸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分析
2018-03-19田岳凤李雷勇金晓蝉
田岳凤,李雷勇,金晓蝉
(1.山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隔物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疗法,又称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近年隔物灸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证实,隔物灸疗法具有简便、高效、相对安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以及寒、热、虚、实的各种证候中。由于隔物灸临床应用范围的广泛,现对其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分析如下。
1 隔物灸的作用方式
1.1 穴药结合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部位,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大量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针刺腧穴能调节相应脏腑功能气血的盛衰,经脉脏腑功能状态也可通过针刺穴位来改变。中药归经是药物的基本特征,是用来标明药物的作用部位。特定的中药成分群对特定的经脉脏腑有选择性的作用,这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1]。
穴位有其独特的生物物理学特性,这种特异性决定了穴位对药物经皮的储存和吸收有明显的影响。穴位皮肤的角质层显著薄于非穴位,透皮屏障作用降低,因此穴位皮肤通透性好,有利于药物经皮渗透吸收。将药物置于穴位上,易于透过皮肤,进入穴位,经络脉、经脉到达脏腑,“处百病,调虚实”,结合药物的归经,充分发挥药物穴位结合的效应。
1.2 穴灸结合
艾灸疗法是用艾绒放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灸法最早的记载。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现代医家对艾灸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充分证实了穴位艾灸对机体的良性调整作用。
1.3 穴药灸结合
隔物灸疗法历史悠久,首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记载了隔蒜灸法、隔盐灸法、隔椒面饼灸法;唐代孙邈《备急千金要方》共应用隔附子饼、薤、黄土饼、面饼、蒜、豆豉饼、商陆、葶苈豆豉饼等8种隔物灸法;王焘的《外台秘要》首次记载隔杏仁饼灸治疗狂犬咬人;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记载了用隔巴豆饼灸治疗大便不通的隔物灸疗法;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首见用隔姜灸治疗哮喘咳嗽及久咳不愈,用隔硫磺蒜饼灸治疗疮久成漏,用隔槐皮灸保健长生;龚居中的《红炉点雪》隔南星饼灸治疗痰瘤结核;龚廷贤的《寿世保元》用隔癞虾蟆皮灸治疗痕疡;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用隔蛴螬灸治疗痈疽,吴亦鼎《神灸经纶》记载隔蛴螬灸治疗疽瘩恶疮[2]。
隔物灸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灸法与药物双重效应,作用于机体穴位,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机体免疫防御功能。隔物灸法,思维独特、操作性强、药灸合用,又有施灸时的独特操作原则,是集穴位的特异性、药物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性和艾绒燃烧时温热性相结合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2 隔物灸的作用机制
2.1 穴位的特异性
20世纪大量的研究显示了穴位具有声、光、热、电、磁等的生物物理特异性。经络具有发声和导声的特性,当压迫经络上某一穴位时,该点发出特殊的声音,且循经向两个方向传导;经络线上皮肤发出的声音声调高、音量大,与非经络线上的声音明显的不同。人体可以向外发射超微弱的冷光,穴位处的发光强度高于非穴位处,且发光强度相对恒定。人体发射的红外光谱可通过高灵敏的传感器接收,转变为可见的热像图;人体红外辐射所有的光谱峰值在7.5 μm附近。穴位高导电量、低电阻的特性是最早被证实的,经络线上低电阻点的皮肤电位较两侧旁开的非低电阻对照点为高。利用生物磁测量方法测得各经脉伴随着磁震动线出现。近年,研究人员利用视频成像和信号加权方法,分析皮肤视频图像序列信号的光强变化特性,精确地测量了皮肤的光学特性,观察到了与穴位重合的皮肤表面光学特异性区域[3]。
穴位的这些特异性决定了其接受各种外来刺激所产生的特异性作用,隔物灸过程中所产生的光、热特性正是契合了穴位的生物物理特性。
2.2 药物的透皮性
穴位给药是传统的针灸选穴与现代透皮给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既丰富了祖国医学的传统治疗手段,同时也为现代医学拓宽了新的给药途径的思路。
药物透皮吸收给药是药物以一定速率通过皮肤、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的一种给药方式,这种方式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和肝脏的解毒作用。具有延长有效作用时间、给药方法简单等优点。穴位给药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不少穴位敷药疗法并为人所熟知和广泛采用。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中把贴敷疗法治愈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并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统治百病”的论断,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中药的透皮吸收作用与中药的药性,如四气、五味、归经等密切相关,且透皮吸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经络的传导和皮肤的促透作用[4]。药物通过穴位处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以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中药置于穴位后,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增加,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中药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芳香性药物如冰片、沉香、白芥子、姜等,可使药物的透皮吸收能力极大提高。
隔物灸正是利用了药物在穴位的透皮吸收作用,通过艾灸的热力增强其穿透性,使得穴、药、灸产生作用机体的联合效应。
2.3 艾灸的热辐射性
为检测艾灸的热辐射物理特性,使用光栅光谱仪直接测量两种自然状态下典型艾条的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的热辐射光谱特性,发现艾条含有少量的可见光光谱,其谱峰出现在大约3.5 μm的远红外波段。在燃烧状态下,艾条的热辐射主要是以靠近近红外的远红外为主的光谱,其中包含可见光成分,其谱峰大约 2.8 μm[5]。
传统艾条薰灸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有很大差异[6],红外线有较强的穿透力,易于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人体既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又是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辐射光谱与人体穴位辐射光谱的共振可能是艾灸作用的机理之一。在传统间接灸的治疗作用中,除艾灸的热辐射物理效应及艾和间隔物的药理效应外,间接灸和穴位的红外共振辐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隔物灸比传统的艾条灸更接近人体穴位的红外辐射光谱,隔物灸的辐射峰均在7.5 μm附近,且隔附子饼灸、隔姜灸和隔蒜灸3种传统间接灸与人体穴位归一化红外辐射光谱有惊人的一致性。
不同的隔物灸能产生各自的红外辐射光谱,对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生化效应。人体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取决于红外辐射的波长和皮肤的状态,根据匹配吸收的原理,当人体穴位受到与机体状态相当的近红外辐射时,会产生穴位辐射共振吸收,产生的功率比非共振时要大得多,即形成最佳吸收,此时的作用也就越强。在病理状态下,人体皮肤和组织辐射的红外线发生一定的改变,不同的体质和疾病其辐射及最佳吸收的红外线亦有不同,也就是说光子吸收程度与皮肤光学有着密切的关系[7]。这与生物组织吸收光子和使人体本身传输的光有序化有关。所以各种隔物灸所产生的近红外线可以与机体进行信息交换,以防病和治病,这可能是隔物灸临床效应的优势所在。
3 结 语
目前,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已从前些年的温经、通络、散瘀的作用发展为协调阴阳、补虚泻实的功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正所谓李梴《医学入门》所言:“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隔物灸疗法作为灸法的一种,临床的重视程度在日益提高。明确该疗法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有利于临床治疗范围和病种的扩大,而对疗法中温度、灸量、波长、剂量等参数的控制将是我们对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重点关注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