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18钟鸣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核心素养

钟鸣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缺乏科目教师和家长的有力支持、管理工作侧重在智力教育层级、对学生未能一视同仁、班级管理目标未能落到实处、班级活动缺乏新意等问题,提出贯彻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积极性、创新管理模式为学生发展提供保障、班主任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措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解决和疏导问题,为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进步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075-02

學生在高中阶段面对着各学科的学习压力,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往往不能妥善处理来自家长和学业的压力。他们在面对压力时消极应对,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对于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病症”,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向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一、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班级管理作为一种辅助教育存在,是班主任对班情、生情的全面分析后,通过整体规划、逐步落实、个体培养过程对学生进行培养、管理的举措。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从学生个性、生活、性格、思维等视角出发,找准节点融入符合学生实情的培养计划。此外,班级管理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交流、互动搭建桥梁。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交流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还可以告诉学生一些人生的道理,帮助学生缓解来自高考的巨大压力,为学生能够步入理想大学提供保障。目前,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学科教师和家长的有力支持。通过调查发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时常出现“孤立无援”的状况,部分任课教师认为自己在课上只需完成教学任务,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本着“事不关己”的态度不配合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班级建设应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力合作才能够有效达成,班主任一人的力量难以兼顾整个班级。此外,部分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较少,班主任仅仅了解学生在班级的情况,对学生在家庭的情况了解不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以全面掌握学生的近况。

(二)管理工作侧重在智力教育层级。高中教育重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在当前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成绩导向和来自高考的巨大压力,高中班主任的培养目标通常为“智育”层级,花在智育的时间占据了绝大部分学时。对其他层级的忽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把班级管理目标合理分散至“五育”中去,教育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及优秀的成绩。

(三)对学生未能一视同仁。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那些成绩较差、性格有所缺失的学生需要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取得长足发展。但部分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偏爱”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成绩较差或者较为调皮的学生犯错时通常严肃处罚,这种情况与班级管理目标是有所违背的。班级中的“差生”由于得不到班主任的关心,或者受到严厉惩罚,将会逐渐走向教师的对立面,部分学生就此放弃了学业。

(四)班主任工作压力较大,导致班级管理目标未能落到实处。在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许多班主任还肩负着教学的压力,在备课、落实教学目标、批改作业、教研等方面都疲于奔命。而班级管理作为一项烦琐、需要极大精力投入的工作,许多班主任未能有效兼顾,通常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会针对问题进行解决,而不是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此外,由于班主任的忙碌,其精力都未能全部投入班级管理中,导致班级活动的缺失或者缺乏活力,难以有效开展学生德育。

(五)班级活动开展有限,并缺乏新意。班级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并且帮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但许多班级活动通常为被动参与校内活动,班级活动从未或者很少开展。而校内活动通常缺乏新意,每年固定的几个活动缺乏主题感和时代感,活动通常流于形式。高中班主任应积极策划班级活动,通过活动向学生传达相应价值观念,促使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长足发展。

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一)贯彻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积极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适时转换传统管理理念,坚持贯彻以生为本、管理育人的教育理念,确定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审视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全面地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参与和自身发展切实相关的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展现自身优势。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把班级看作一个整体,引导班级成员自主开展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在课上教授学生一些管理学知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轮流管理。小组成员在管理过程中需对同学言行举止、班级卫生环境、课堂学习情况等进行检查,并通过公开评比的方式进行打分,在班级内部进行优秀个人评选。班主任通过这样的活动,实现了学生自治活动的充分开展,在活动中贯彻了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学生自我审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需了解、掌握管理小组和班级学生的实情,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纠正并给予引导教学。

(二)创新管理模式,为学生发展提供保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管班内小大事务,都由班主任一人督办,班主任由于需要对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时兼顾,难免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二是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与管理者间的关系处于对立面,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不到发挥,在班主任长期训斥中自尊心受到损伤,甚至出现“唱反调”的现象,使得管理工作达成效果较差。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可以对每一位学生实行积分累计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课堂表现、成绩达成、实践活动情况等都通过分值进行体现,并且在每月月初进行积分通报,通过积分高低评选出优秀学生、进步最快学生。这种竞争机制的适时添加,可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班主任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主动接近学生,与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关系。在提高教师管理水平方面,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开展相应管理培训课程的方式,促进教师管理水平的有力提高;其次,各年级各班级班主任之间加强联系,学校定期举办班级管理研讨会,在会上班主任提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享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驗,实现班主任间通过沟通交流实现共同进步、兼收并蓄;最后,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建立学生间互相管理机制,实现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踊跃参与,为提升班级管理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班主任需重视。笔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每周都会举行班会,班会通常不限主体,由学生自主发言,学生可在班会中分享最近的趣事,或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和困难,然后大家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的班会氛围实现了班级人人为朋友,有困难彼此共同解决。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其他任课教师通力合作,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加活动,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书画展、带领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带领学生观看演唱会等,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内涵。适度的班级活动,能实现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时松弛有度、健康发展。

班级管理工作成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管理理念,关心学生个体,构建师生间和谐关系,充分利用创新性管理手段为学生健康成长、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罗 禧.人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

[2]王 芳.高中班主任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华夏教师,2018(13)

[3]曹景云.高中班主任管理技巧与方法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8(5)

[4]钟孟科.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示范性高中班级管理的制度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2)

[5]鲁冬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效率提升的可行性研究[G]//《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北京:《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

[6]张大山.“以人为本”的班级柔性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7(36)

[7]向 微.因材施教,层次管理——高中班主任班级问题管理对策研究[G]//《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北京:《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

[8]刘 巍.浅析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昭通学院学报,2017(S2)

[9]王晓玲.高中“契约式”班级管理模式探讨[J].新西部,2017(18)

[10]王 玮.分层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

【作者简介】钟 鸣(1976— ),男,四川宜宾人,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核心素养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