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班主任对异常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探究

2018-03-18丁才林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素质

丁才林

【摘 要】本文论述当前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逆反心理、报复心理、从众心理等,提出班主任应对异常行为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介绍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进行心理训练调整学生的心态、开展科学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成长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自我认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异常行为学生  心理辅导  心理训练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008-02

近年来,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重点关注,不少老师对异常行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其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这就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班主任要利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对异常行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其能够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自我认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整体不高,一些行为异常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纪律性不好,基础知识薄弱,增加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难度。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逆反心理、报复心理、从众心理。具体如下:

(一)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中职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重,有的学生行为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他们和老师顶撞,不听老师的教育,这加大了教师的管理工作难度。比如老师让学生做的事情他不做,让他这样做,他偏要相反。这些学生生活萎靡,学习被动,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一般逆反问题都是因为自我意识过于强大造成的,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任何事物都想批判。但是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可能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手段不适合,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报复心理。报复心理是学生心理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一些学生会因为别人对自己带来一些小问题而产生报复心理,具体表现为以攻击方式对待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报复心理经常会让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故意侵犯他人,甚至打架斗殴,给学校和自己都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要对异常行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消除报复心理。

(三)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中自主的跟随大众,没有自我意识,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学生没有主见,喜欢跟随大流,大家都觉得这么做对,自己也要这么做。其实从众心理是极其不利于健康的一种心理状态,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让学生染上不良嗜好,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班主任对异常行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措施

(一)介绍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自己的行为都没有太多的思考,做完了也不想想做得对不对,没有正确的认识。但是,也有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后悔自己的行为。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学生行为管理上,要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如人的心理行为、心理学现象、人的性格等知识。学生要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认识,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自己的行为问题,调节自身的行为,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行为,从而解决自身存在的行为问题。

(二)开展心理训练,调整学生的心态。存在异常行为的学生在心理上往往都有一定的问题,他们的心态比较浮躁,不能心平气和地做完一件事。行为异常的学生在说话和做事的时候往往都无顾忌,这样就会造成许多问题。班主任可以采用一些心理学的手段,让学生深呼吸,尽量放松心情,让他们得到有效的释放。全班的学生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让自身的心态得到放松,改变行为,改变处世方式。

(三)有针对性开展科学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对一些问题的处理还不够完美,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这就造成学生的行为异常。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同学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表现,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学生之间的关系较好的话,就会让有问题的学生努力地改变自己,在集体组织的活动中加深同学之间的关系。

三、具体的案例分析

案例:马某,16 岁,头脑聪明但不爱学习,没有考上高中。在中职学校就读时,经常逃课去网吧,和一些社会上的人交往,并且有早恋行为,老师教育他不但不听还顶撞,造成老师的教育工作很难展开。

案例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马某由爷爷奶奶照顾,其父母在外务工很难有时间陪伴孩子,所以他比较缺少家庭教育。由于老人特别溺爱孩子,造成马某在家里独大,所有人都得以他为中心,导致其霸道任性,无心学习,并且喜欢和别人打架。由于和父母缺少沟通,马某对父母的话不重视,经常顶撞父母。马某在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有较多的不良习惯,行为异常,品德上也有问题,老师对他进行教育,非但不听还顶撞,体现了其逆反心理。由于老人对孩子溺爱,对孩子缺少管教,造成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并且自我意识强烈,太过于以自己为中心,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辅导方案和处理方式:在辅导时,要对马某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对于缺少家庭教育,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从家庭教育入手,对其进行充分的教育,做好心理工作。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心灵交流,真诚接纳。亲情大于一切,要正确处理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要让父母和孩子用平等真诚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可以让父母和孩子真诚交流,获得孩子的信任。利用说话的技巧,通过沟通,让学生感受到不是父母的批评,而是父母深深的爱,觉得他在父母的心里是十分重要的。让孩子多听听父母的教导,以会谈法,让孩子真心与父母进行交流,体会父母的不易,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让父母伤心,要让父母以有他这个儿子为荣,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他的自尊心,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正确,从而改变其行为,且在心理上也会有所改变。

(二)心理辅导,树立信心。班主任对行为异常的学生要有耐心,不要一味地训话,应耐心指导。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老师起着重要的作用。犯错是正常的事情,只要及时改正依然还是好孩子。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自己说出家长和同学对自己行为异常的指责,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消除对自己的对抗,不让他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解决他的异常错误行为。班主任要总结经验,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只是犯了一点错误,只要改正了还是好学生。总之,学生在青春期犯错误是正常的,老师和父母要及时教导改正,避免造成更大的错误。

面对现代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理解,正确引导,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同时中职学校也要定期举办心理座谈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彦武.中职学生异常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6(17)

[2]邓亚琴.微生态系统:青少年厌学心理辅导的新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24)

[3]莫 雷.不同心理状态的行为特点与青少年心理辅导[J].青年探索,1996(1)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