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护士实行转科轮岗制的探讨
2018-03-18
(临沂市中心血站,山东 临沂 276000)
随着成分输血的快速发展,临床用血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如何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增加采血量,献血护理服务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服务质量与血站的发展息息相关。探索新时期如何提高血站护理人员的素质,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保障临床用血供应,推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血站管理层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站自2013年起,对在职护理人员实行转科轮岗制度,通过转岗前强化培训,参加各护理岗位的工作实践,其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血站的工作实际,为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护理人员实行转科轮岗制,参与转科轮岗的护理人员41人,均为女性,年龄:18~57岁,平均(23.30±7.69)岁;学历:中专5人(占 12.20%),大专12人(占29.27%),本科24人(占58.53%);职称:护士13人(占31.71%),护师 4人(占9.76%),主管护师17人(占41.46%),副主任护师 7人(占17.07%)。
1.2方法
1.2.1加强组织领导和转科轮岗前调研工作 为加强对护士转科轮岗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站长担任组长,人事科为主导,各业务科科长和护理组长参加的护士轮岗领导小组。具体实施由人事科负责,每年年底或半年人事科根据各业务科室上报的用人计划,按照转科轮岗方案和业务考评情况,按每科护理人员25%~30%的比例进行调整。为使这项轮岗工作能收到实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轮岗方案。制度出台前,先进行调查摸底,在站内下发了120份《转科轮岗需求调查表》。根据调查汇总情况,针对血站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现况,对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素质层次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制定转科轮岗方案,搞好轮岗强化培训。
1.2.2教育培训方法与内容 (1)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是检验一名医护人员素质的试金石、分水岭。全面提升护士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教育是关键。本站始终抓住职业道德教育这条主线,除组织学习《医护人员道德规范》、《护士条例》、《护士守则》等教材外,还选学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论著《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培训中不但学知名的职业道德典型,还请卫生系统和站内的先进人物介绍先进事迹。组织看电影、电视专题片或去烈士陵园瞻容思功,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通过灵活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式及丰富的学习内容,不断感悟和启迪每一位护士的道德情操。促使她们用“南丁格尔”的服务理念去做好护士工作,认真履行护士职责,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忠诚守信的高尚品德。(2)护理专业理论和血液质量管理培训:鉴于血站工作的特殊性,采供血护士应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熟悉采供血工作流程。轮岗前聘请站内外各专业的专家和护理骨干授课,请法律专家讲如何理解宣传献血法,请护理专家讲护理理论,请输血专家讲输血质量管理,请礼仪专家培训护士的仪容仪表和语言沟通能力。建立多媒体培训教室,和高等医学院校合作,进行远程教育学习。经过系统规范的转岗教育培训学习,为护士转入新的岗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3)规范化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3],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制订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建立全方位、分层次培训体系,严格进行“三基”培训,献血不良反应救护训练,采供血护理技能训练。实施转岗护士全员参与、全员考核、全员达标。对考核不达标者采取待岗培训,培训不达标者不予聘用。按照《血站管理条例》,对转岗护士实施上岗证考核认证制度,参加省血液中心统一组织的采供血人员上岗考试,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静脉穿刺技术是培训的重点内容,因有些采血护士技术欠佳,造成穿刺失败、疼痛,使献血者不满[4]。采用老带新、新促老的办法,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利用护士节进行静脉穿刺比赛,让选拔出的业务尖子担任教员,示范要领,讲解穿刺技巧,学员认真观摩,细心体会,反复练习,努力打造“一针见血”的优秀护理团队,赢得献血员信任。(4)加强转岗考评监督,注重实施效果:如何通过转科轮岗制度的实施,达到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一岗多能的采供血专业护士,推进血站的采供血工作,满足日益增长的供血需求,关键问题是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和监督。血站转科轮岗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碰头会,根据各相关科室汇总的轮岗人员工作表现、考评结果、献血者反馈信息、血站工作进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拿出改进措施和指导意见,领导小组成员抓好落实。并将考核评议结果载入本人医德医风和业务工作档案,作为效益工资、评先树优、职称晋升、入党提干的重要依据,使护士转科轮岗培训制度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2 结果
2.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转岗前调查了3328名无偿献血者,其中3112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率为93.51%;转岗后调查了5118名无偿献血者,其中5004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率为97.7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7.61,P<0.01),转岗后高于转岗前。
2.2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 转岗前在调查的3328名无偿献血者,有12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进行了投诉,投诉率为0.36%;转岗后调查的5118名无偿献血者中,有5人对护理工作进行了投诉,投诉率为0.10%。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17)。
3 讨论
3.1提高献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士经过轮岗前系统规范的教育培训学习,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水平、护理技术操作、采供血仪器的保养使用、语言沟通能力等方面明显提高。通过实行护士轮岗制,每年都有25%~30%的护士要变换科室和岗位。为适应新岗位的要求,这部分人员也迫切需要补充和更新知识。利用轮岗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用途的在职培训,增加护士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的热情[5],同时强化了护士关爱献血者、尊重献血者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本研究表明,实行轮岗制后献血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增加。
3.2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进程,降低了投诉率 献血者的满意度是是血站的质量目标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6]。献血者通过无偿献血这种高尚的行为奉献爱心,本身是很值得尊重和赞扬的,如果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能得到护理人员全程优质服务,他们不但有成就感、被尊重感,还会将自己的这种感受传递给亲人、朋友,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和积极地宣传者。反之,则引起不满和投诉,影响献血积极性,对献血工作造成被动。转科轮岗制的实施降低了投诉率。
综上所述,血站实行护士转科轮岗制,是对护理人员管理与应用的大胆探索与尝试,实践证明,转科轮岗制有利于护士经验积累、专业发展、多岗位实践,可互相取长补短,学用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护士在采供血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服务于无偿献血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