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实现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2018-03-16高崇
高崇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探究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程理念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59-01
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的认识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運动。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果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造成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的片面发展代替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和体验。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师生互动性不强,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也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合理建构
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以活动促发展,以效益促效果”“以学论教”,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交往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在平等尊重的气氛中形成完美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是课程的创设与开发。教师和学生应该积极的互动。
四、怎样促进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1.兴趣化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基本方法是:
(1)多做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开展竞赛。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变压力为动力。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学习对抗赛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制作教具、模型,化学课外的生活知识小实验,化学竞赛,参观学习等活动活跃学习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2.增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生活化
化学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学生走进生活会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样的时代,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做到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生课本内容,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教师的教学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
4.教师因势利导,开展探究式教学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的作用可以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可以在探究中寻找规律,在研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潜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