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与农村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应用的研究

2018-03-16李雪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

李雪

【摘要】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粉笔与黑板的信息承载方式,它将知识内容以声音、影像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既让知识变得立体,也让知识变得有趣。从农村教育的角度上看,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缩短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的距离,给农村教育提供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与创新性,但这又取决于一线教师是否懂得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误区,然后从实际教学经验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价值出发,就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如何正视教学误区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提出了策略建议,以期能够给广大农村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具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教师 初中数学 多媒体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媒体技术优化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095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13-02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误区

1.认知狭隘欠缺充分

思想意识影响行为选择,农村初中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所存在的诸多弊端首先就源自于对多媒体技术没有很好的认识。比如,有的教师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多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展示在课堂上就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实际上与传统的黑板板书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教师则选用了大量的图片或者动画效果,力求将课件制作得生动有趣,但过于花俏的多媒体课件容易分散了学生的精神注意力,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则忽略了如何用其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只是停留在表面浅层的知识展示等等,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是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存在认知狭隘,欠缺充分的表现。

2.夸大比重弱化实效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第二个应用误区就是夸大了多媒体在课堂上的比重而在无形中弱化了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轴对称》章节里面介绍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部分能够互相重合的全过程,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概念,以及用动态演示的过程来讲解如何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来作图等。这些本来都是非常贴合内容与很好的多媒体展示方式,但部分教师整堂课都在让学生观看这种演示或者将自己要讲的内容,要做的板书等等都用多媒体来展示,也就是将整堂数学课变成了多媒体演示/展示课,这就是过分夸张地放大了多媒体教学的比重。实际上,多媒体教学与情境教学、问题导学等,都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而不是全部,教师还应当与其他的教学环节相互结合而不是完全摒弃了除多媒体教学外的其他教学动作。

3.形式紊乱欠缺条理

农村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容易出现形式紊乱欠缺条理的问题。比如并不能很好地呈现知识内容,很好地聚焦于关键部分,又或者是学生在课堂里,只在多媒体课件播放时表现出较为浓烈的学习情绪而在剩余的时间里仍表现得比较乏闷。或者是教师并不能使多媒体课件真正地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这一教学创新置放在一个教学策略的层面,从而出现了多媒体教学功能被稀释的问题。

二、农村初中教师正视应用误区并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策略

要想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使其成为学生攀登知识之巅的台阶,则教师首先应当正视上文分析到的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所存在的误区,同时也思考农村数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在这一基础上,思考如何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补齐教学短板,通过有针对性的教材策略来一一化解教学误区,填补教学空白:

1.制定整体教学计划 打造多元教学系统

首先,教师应当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重视,摆正位置,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多媒体技术自然地嵌入到整一堂课中,以多元教学系统的方式来呈现。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内容为例,这一章节里面有一个关于用坐标表示平移的知识点:关于点(x,y)向右/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或者向上/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点的坐标是哪一个。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用纸笔来作图,用虚线辅助,自己来猜测推理平移后的坐标,待学生做出自己的假设后,教师再用多媒体技术,以动态平移的方式来将这个点(x,y)进行相应的移动,每移动一次,就让学生将移动后的结果与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逐一验证完学生的猜测后,再继续多次移动,让学生来观察每一次移动都有什么异同点,从多次的移动总结出共性的规律。待规律总结出来后,教师再举出另外一个点,提出若干种平移的方式,让学生这次不要运用虚线辅助画图,也不要用多媒体技术,自己根据规律来写出平移后的点。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承担的是让学生从观察到假想,从假想到验证,从验证到运用的自然过渡与提升的功能,如此一来,多媒体技术就自然地嵌入到课堂中,成为整个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有机组成部分。

2.重视创新思维培养 着力激发自学能力

农村学生对学习的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弱,这些都是农村教育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动态展现方式与变抽象为具体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为例,教材中介绍到三视图的概念,在传统的平面教学中,我们只能以辅助虚线的方式来勾勒出图像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但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以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维度,让图形彷如跃然纸上般充满着立体感与透视感,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三视图这一概念。当学生对三视图有直观的视觉认知后,教师再从正向教学与逆向教学入手强化。正向教学:让学生根据几何体来画出其三视图。逆向教学:让学生根据三视图来画出几何体。不论正向还是逆向,都是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一种考验与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回想起多媒体课件里面是如何展示三视图的,三视图中的各个长宽高之间有什么联系,生活中具体物品的抽象后的三视图又是什么样子等。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承担的是让学生从看知识,学知识到理解知识的由来与尝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自然过渡功能,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学能力都能得到激发与训练。

3.突出知识内容重点 聚焦精华关键部分

上文提到,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时,容易出现形式紊乱欠缺条理的问题,针对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应当致力于突出知识重点,聚焦精华关键部分。比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关于y=ax2(a≠0)的图像与性质以及y=ax2+bx+c(a,b,c是常数且a≠0)的图像与性质就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一个思维导图,从函数的表达式,表达式的图像,开口的方向,顶点的坐标,对称轴,增减性,最大值,最小值这几个因素来完整地闡述与表示y=ax2(a≠0)与y=ax2+bx+c,后续涉及到具体的题目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导图来破解。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承担的是一个“支点撬动”的功能,也就是用最关键,最精华的内容来拉动与涵盖整堂课的内容。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将书本“由厚读薄”,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聚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小结

农村学生天真、淳朴,但是较为封闭的学习环境与远离都市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也比较微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的教学挑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少教师都会选择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之中,借助其声音影像的形式来富化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但纵观当前的应用现状,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都存在有认知狭隘欠缺充分,夸大比重弱化实效,形式紊乱欠缺条理的应用误区,这些无一不是阻碍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功能上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在知识内容的聚焦上发力,让多媒体技术能够切切实实地服务于教材知识,服务于教学课堂,帮助学生轻松快乐、愉悦自然地学习数学知识,喜欢数学课。

参考文献:

[1]张国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2-20

[2]石卫华.关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合及应用[J].新课程(中),2016-08-18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