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展红旗过大关

2018-03-16孙珊珊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风动心动小组讨论

孙珊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成为语文教学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笔者将讨论式教学的环节与“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典故相结合,通过设计问题——风动;启发思路——旗动;产生共鸣,得出结论——心动相结合。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自动自觉的发挥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组讨论 风动 旗动 心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21-01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启发思路,产生共鸣、得出结论。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对于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参与、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和消化疑难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讨论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讨论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讨论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课堂讨论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这使我想起了一个有关“禅道”的故事。

《六祖坛经》有记载: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典故,让我联想到现今的语文教学中的分组讨论。就如《人格是最高的学位》中,导入、介绍作者完毕后,关键在于解题,教师先解释人格和学位的含义,得出结论拥有学位证的人都是有学问的高学历的人。紧接着提出讨论问题:“学位和人格的关系?”问题布置下去,课堂一阵骚动,接着像风吹到了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学生开始自己小声讨论了。教师一声令下,停。风静树止。学生开始分享刚刚讨论的成果,又犹如一缕微风,轻轻抚摸着。紧接着教师出示图片、视频,证明学位和人格不成正比。紧接着一阵劲风吹过,将学生心中的疑惑吹散。

一、设计问题——风动

在教学当中,问题的设计是风,而关键在于老师对风力的把握。有讨论价值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兴奋和极大的热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而我们老师就应该如一股劲风,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记得在学习邓伟的记叙文《敲门》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的:“我读完这篇文章,觉得它与数学有一定的渊源”。学生一听立即来了兴趣,都看着我。我又接着说,“作者和钱老夫妇的交往与数字3和2有密切关系,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这时,学生开始翻书讨论,自然而然的叽叽喳喳的讨论开了,通过讨论,很快得出答案:“两次敲门”、“两次开门”“三次赠与”。这三个问题涉及到作品主题的理解,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全篇的教学,就这样围绕这一股风而展开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就因为这股风而变得生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二、启发思路——旗动

如果说问题的设计是“风”,那启发学生的思路就是“旗”。“风展红旗过大关”,我认为这是“风”和“旗”合作的最佳境界,不仅有一种画面美,更有一种胜利在望的意境美。教师在上“风展”问题出,学生在下“旗动”思路齐展开。老师的风要吹到学生心里,让学生从内心感到春天的魅力和生机,而不是表面的欣欣向荣。比如写汶川地震后救援情景的现代诗歌《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阅读指引中已经介绍了写作背景,老师还布置同桌前后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首词的意思,这用讨论吗?我认为这儿不适合讨论,嘁嘁喳喳反而破坏了震后全国上下齐救援的那种爱国情景,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那种在灾难时强大的民族力量。而应该是一股劲的暖风吹,让学生默默体会,温暖心灵。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风”展而“旗”过关。

三、产生共鸣,得出结论——心动

古人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集中在一起交流,必能碰撞出火花,但最重要的是能产生共鸣,达到“心动”的效果。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首先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对月下荷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讨论: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心不宁静”是全文的情感线索,它给荷塘、月色染上了不同一般的色彩,也给以后的抒情写景创造了特定的条件。我认为这里需要默默涵咏,用心构思,真正给学生带来意境美的体验。学生细细品味,共同交流,得出结论。接下来,老师的赏析应该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把春天不知不觉送到学生的心中。

四、运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善于提问,引发思考

学生在进行自评和互評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之间在观点上的分歧之处,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并与同组成员再次讨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动手、合作,增进组员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逐步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归纳整理。通过这种形式的点评增强学生思考、合作、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中求“静”,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2.教师引导,学生跟跑

讨论结束后,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将最终的解释权交给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并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大范围评价。对于讨论得出的结果,一方面让学生自己评选“小组之星”、“班级之星”“解释之星”“拓展之星”等荣誉称号的得主,对积极参与,并勇敢上台进行评价的学生给予精神方面的奖励;另一方面要明确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鼓励学生多发现自己和允许别人大胆说出自己的错误,重点在于发现错误之后的引导,表扬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的学生。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提问,勇于质疑。教师先“扶”再“带”,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后让学生自己走。

总之,课堂讨论中,“风”要动,风动的目的是“旗”动,而“旗”动的关键是“心”动。教师首先要“风动”,适时提出问题;然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引导学生“旗动”;最后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说出来,做到加强交流,产生共鸣,达到“心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幼颖:《如何避免小组学习走入误区》,中小学管理 2003年02期

[2]张为民:《谈“讨论式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2期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风动心动小组讨论
一剪梅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海润鸥击翔,风动一帆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砥砺奋进中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
“嗔哥”心动一日美食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
风动流槽实际问题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