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该懂的道理,语文课都教过了
2018-03-15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袁蕾
◉编者按
《同一堂课》是一档原创文化公益类节目,由南瓜视业、灿星制作和南方周末共同研发。在三天时间里,每个受邀的知名学者或艺人,化身为临时“代课老师”,在两岸三地不同特质的小学,为学生们上数节语文课,以探索语文教育的可能性。该节目即将登陆浙江卫视。
★
《同一堂课》长长的感谢名单里,排在第一个的绝对是濮存昕。没问报酬,没问条件,他唯一的要求是:给乡村的孩子们排一出课本剧。
“因为没有电,所以没有晚自习”
“因为没有电,所以没有晚自习。”《同一堂课》的前期导演组,时不时会给出类似的提示。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小”,当时是周末,学校的铁门锁着,隔着铁栅栏往里看,教学楼刷得粉嫩,花园绿树成荫。“这里肯定不穷。”这所学校一度被否决。
后来实拍时,摄制组走在这座刚刚竣工的新教学楼里,不少人差点被间距不均匀的楼梯绊倒。当然,这样的教学楼,比往日一到夏天就像烤箱的板房教室好太多了。
先前就有的电教仪器也被搬了进来,跟后来去的其他省份的“村小”一样,这些看上去很洋气的机器大部分蒙了灰尘,不是从来没有人会用,就是用了一段时间没人会维修。这个学校唯一会用点新东西的是位体育老师,所以除了教体育,轮值看守学生宿舍之外,他同时负责学校的监控录像。但维修电教仪器,他真的无能为力。
比起这个县的其他村,这里条件确实好得太多了——至少有水。那里降雨丰富,但喀斯特地貌导致地下水匮乏,雨来得快也去得快,每家每户门口都摆个大缸存雨水。学校这种地方,水缸肯定不够用,就像现代版《驴得水》,区别在于运水的不是驴,而是车。
北京到洛杉矶距离10032公里,每天可以直飞,12个小时就能到达。
北京到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县北红村距离大约1600公里。如果没赶上每周四班的直飞航班,旅客就要转三次飞机才能到漠河,再坐两个多小时汽车,也是12个小时到达。对这里,大家经常开玩笑:“今年是暖冬,只有零下30度。”整个村庄都那么安静,连狗都不爱叫。
没有真实行走在每个村庄,你无法真正明白中国到底有多大。
早上8点上课,听上去是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农村,绝对不是。有些地方早上7点就开始晨读,因为学生的家太远,必须住校,又教书又当保姆的老师让他们早点进入教室,才能减少安全隐患;有些地方9点上课,也是因为学生家太远,没有宿舍楼,每天要留给他们一到两个小时走路上学。
周末放假回家,这总是天经地义了吧?也不是,一些牧民孩子的学校一个月放一次假,家长甚至恨不得一年放一次假——他们实在没办法每周把孩子接回飘忽不定的家。
九年义务教育减免了学杂费,有些地区学生的住宿、伙食都由国家承担。但他们写字的笔、纸,换洗的衣服,还是需要自己掏钱。有时候找不到家长,孩子又不能光着脚,不同地方的老师和校长有着不同的“土办法”。
一位满脸高原红的校长说他靠“聊”,走到附近的旅游景点,看着年纪大的游客就聊,聊着聊着,人家捐点钱物,就能拿回去给孩子救急;一个善于学习的校长学会了上网发帖,需要什么就向网友求助,网友捐得多,他就分给邻村其他学校。
捐钱捐物是大事,但人比钱和物更重要。
没有人,谁来教孩子?当我们抱怨村民上厕所不冲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有多少人甚至没见过自来水,更别说抽水马桶?他们走进城市的时候,谁教过他们怎么用?
“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
扶贫不是《同一堂课》的主要目的。这个项目的起点,是作家龙应台给台湾小学生教的一堂作文课。她上课带去的不是范文,而是一部纪录片,片中讲述了鼹鼠们怎么受到领头者的影响,集体跳下悬崖。孩子们看完后,震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接下来,龙应台大反转,告诉孩子们,后来纪录片被证明造假。
我们翻捡着小学语文课本篇目才发现,原来我们人生需要明白的道理,语文课都教过了。当我们说想给乡村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语文课时,第一个一口答应,并且抢在暑假前马上给出四天时间的,是演员濮存昕。他没有问报酬、条件,那时甚至还没有在浙江卫视周末黄金档播出这件事。
所以,《同一堂课》项目长长的感谢名单里,排在第一个的,绝对是濮存昕。好多天,他赶在北京人艺日常排练之前,来到我们办公室商量课程和讲义。唯一不容讨价还价的是,他要教《草船借箭》,而且要排成课本剧。
我们试图说服濮存昕多讲讲课文和知识,但他非常坚持:书本知识换个老师也可以教,艺术教育没人会教,错过了这次机会,这些山区孩子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艺术。
濮存昕自己买了布,做成戏服,用胶水、纸板、一次性水杯做成道具。他要让孩子们知道,舞台是神圣的,这跟钱可以没有关系。没有钱,他们也能爱上戏剧。
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广南县坝美村的小学生,此前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戏剧。几天时间真能让他们爱上戏剧吗?
我们很焦虑,濮老师到底能不能把课教下去。濮老师嘴上不说,心里更焦虑,那个一直把“去日苦多”读成“去日土锅”的三年级小孩,到底能不能把那么多台词记下来?要怎么跟他们讲周瑜、诸葛亮、曹操的关系?他们真的能上台、敢上台吗?
事实证明,三天,这些孩子不仅把整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和所有台词倒背如流,信心十足地演出了《草船借箭》,还学会了摄影、摄像、录音、打板……
后来,每位老师带着自己的技能来到不同小学,每天备课、家访、谈心……三天,张大春让三年级的孩子自己写出了七言诗,徐帆教会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说“我爱你”,杨佑宁则使孩子明白什么是“兄弟情”。正是濮存昕的坚持告诉我们:“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
(作者为《同一堂课》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