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金刚朱天才:天空海阔 才气超然
2018-03-14吴泳黄明哲
文/本刊记者 吴泳 图/本刊记者 黄明哲
核心提示
一袭典雅飘逸的唐装,洒脱而不失庄重;满面和煦达观的微笑,喜乐中带着深沉。无论是在纽约时代广场万众瞩目的太极展演中,还是在家乡高校讲台零距离公益授拳时,中国武术九段、太极金刚朱天才先生总是那么蔼然可亲。
他自幼习练太极拳,跟随功夫臻于化境的两位族舅陈照丕、陈照奎苦练勤学,60余年来精进不辍,是名满中外的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
他精于拳法而善于讲解,授业解惑深入浅出,传承提炼的“一圆两点六缠丝”精论和太极“缠丝功”鞭辟入里,备受推崇。
他从1983年开始,作为国家首批援外武术教练赶赴新加坡传授太极拳,35年来,八次应邀赴日本讲学,后为传播弘扬太极,每年至少绕地球转一圈,足迹遍布数十个国家,被誉为“国际太极拳教练”“新加坡陈式太极拳开山人”“赴韩传授陈式太极拳第一人”,并被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协会、武馆和高校聘为顾问或教授。
他精通书法,酷爱写作,其书法作品被海内外人士广泛收藏,其《正宗陈家沟太极拳》《二路炮捶》《秘传陈家沟太极拳歌诀》《关于陈家沟太极拳套路的辨析》《陈氏太极拳入门》《陈氏太极拳新架一、二路》《朱天才解读太极拳》《传统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等著述被国内外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
他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多年来,长期应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及家乡和诸多高校的邀请,义务为国家和社会授拳讲课,培训人才。
他作为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外孙、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同时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首批)、“全球杰出华人”、国家高级武术教练、国家武术一级裁判、“河南省武术家”(首批)、河南省焦作市优秀科技人才、朱天才国际太极院院长、山东曲阜孔子文化学院教授,并曾任温县政协四届副主席、焦作市人大常委会两届常委……
就在今年1月14日,朱天才还应邀赴上海,与功夫巨星李连杰、著名投资人戴志康等共话太极文化推广,助推太极拳申遗和太极拳进奥运,并一起就尚未公布的神秘合作事宜展开了纵深磋商。
近日,本刊对朱天才先生进行了专访。
朱天才老师(右)欣然为本刊题字,左为本刊总编
年过七旬风采照人 “八字真言”提纲挈领
今年元旦前后,本刊多次赴“太极圣地”陈家沟天才太极院专访了太极金刚朱天才先生。朱老师还应邀特地来到郑州,为《少林与太极》读者挥毫书写了一系列大红“福”字斗方,提前送上浓情新春祝福,并为本刊读者专门拍摄了《陈式太极拳四势入门(五行太极)》《太极拳精练新架十八式》等多套功夫套路。
在陈家沟天才太极院,飞檐斗拱的传统中式院落幽深雅致,一进门满廊的珍贵太极拳照片和书法作品立即便将人引入深邃博大的太极世界。
虽然年过七旬,可朱老师依然发如墨漆,中气充足,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朱天才老师与本刊总编赵国华从朱老师幼年学拳经历开始聊起,从太极拳的“精气神”探讨到太极拳的“三种科学”,从“一圆两点六缠丝”纵论到朱老师习练太极拳的“八字真言”。
朱老师结合数十年来的实践和研究颇有感慨地说,太极拳的精髓之一就是“大道至简”,人生讲究“精气神”,而养生则讲究“气、精、神”。他将太极、《易经》和中医辨证理论综合起来研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自然循环常保健康的规律。怎样健康科学地养生?这就需要注重“气、精、神”。首先是要科学地“练气”,《庄子》中专门提到“真人呼吸行于脚,凡人呼吸在于喉。”气要下沉,沉到脚上,然后丹田气再反弹回走。《黄庭经》也强调,人都知道吃饭,却鲜有知道“吃气”的,这个气就是丹田之气。
“宇宙是气形成的,空气在大自然中流动,没有空气,就不会生产人类。所以在天地之空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气是万物之本。”
《素问·四季调律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本也。”朱老师分析说,天下万物的生存离不开气,食气而活,而长,而生生不息循环。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四时阴阳气候的适当和变化,避免外邪的侵袭。比如按《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所阐述,春天三个月,由寒转暖,万物生长推陈出新,人们入夜睡觉早些起身,披散头发,宽松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开步子,慢步庭院,心情愉快,畅开胸怀,再入静轻柔练习几遍太极拳,吸先天之春气,就更加微妙。
“夏天三个月,万物繁茂生长,应入夜睡觉,早早起身,不要厌烦日长,情志保持愉快,不要发怒,初夜及清晨练几遍太极拳,气发于皮,天长功长,养生延年。”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此秋之应,养收之道也。”秋高气爽的早、晚静心敛气练几遍太极拳,心神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别有一番趣味。
冬天三个月,生机潜伏,万物蛰藏,早睡晚起,待日光照耀起床才好。“神志藏于内,安宁自若,好像自己的隐私,严守不外泄……”十冬腊月夜晚在室内,中午在阳光之下练几遍太极拳,将气藏于骨髓之中,温暖人身,更是“养生、全身、尽年”之秘要。
朱老师还特地阐述了他从60多年习练太极拳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八字真言”——“清静、开心、放松、坚持。”
“习练太极拳首先要清静、心静,‘虚室自生灵气,清静可至永平’。”然后就是“开心”,所谓“和气致祥,喜气多瑞。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不高兴的事情,不要太在意,要学会放下,心胸开阔乐观,练太极拳就会气平心灵,事半功倍。
至于“放松”,浑身放松了,气血才会充盈于四肢百骸。不仅要精神上放松,更要周身肌肉放松,使经络畅通无阻。意念放松,不紧张,顺其自然;而肢体放松不是松软、松懈,而是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充分拉伸……
2018年1月,朱天才老师(右)与李连杰在上海无极馆纵论太极
今年1月,朱天才老师(右二)与著名投资人戴志康(左二)等在上海喜马拉雅中心共探太极拳弘扬发展
热心公益诲人不倦 联袂巨星弘扬太极
作为蜚声中外的“太极金刚”,朱天才先生早年受国家委派和海外邀请长期在国外传授弘扬太极拳及其文化。近年来,他在继续助推太极拳全球传播的同时,更加注重于国内太极拳公益和传承弘扬事业。
就在今年1月14日,朱天才先生应邀赴上海,携儿子朱向华、朱向怡与功夫巨星李连杰、著名投资人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等共话太极文化推广,助推太拳极申遗和太极拳进奥运,并一起就尚未公布的神秘合作事宜展开了纵深磋商。在位于上海代表性地标建筑喜马拉雅中心的无极馆,朱老师不仅出席了合伙人会议高级会谈,还现场带领与会人员习练太极拳,手把手传授太极拳“缠丝功”要诀。
李连杰在会晤朱天才老师时颇有感触地说,他作为武术人,要和朱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做点事情,把太极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从太极拳里收获健康,收获时尚。戴志康则表示,三年内要与朱老师及多位朋友一起在无极馆把太极文化做出特色和高度,为太极文化的传承发扬做出贡献。
类似的热心公益事迹不胜枚举,仅2017年以来,朱天才老师回馈家乡、奉献社会、辐射世界的乐善举动便接连不断。
2017年3月11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全国“太极拳健康工程”系列活动——太极拳培训班(第一期)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开班。朱天才老师应邀为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9个武术协会、150多名太极拳骨干进行了理论、技术辅导培训。学员们在他的指导下进一步规范动作、改正错误、提高技术水平、接受考核。培训现场,众多太极拳骨干对朱老师深入浅出的指导甚为服膺,很多人当即拜朱老师为师。
2017年4月30日,朱天才应邀参加由吉林省体育局、吉林省体育总会主办的吉林省首届“健康生活 悦动吉林”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为来自国内外31个国家、50支代表队的1100名选手进行了系统精彩的太极拳理论讲座,并传授了陈式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基本技能。
2017年4月,影视剧《太极宗师之太极门》热播,该剧特别邀请朱天才老师和“太极王子”朱向华作为太极拳武术顾问,动作导演黄剑伟曾担任《卧虎藏龙2》《锦衣卫》等电影的动作设计,是袁和平的得意门生。该剧每一个招式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朱天才老师等人无数遍的指导和打磨,备受观众热议。
朱天才老师长年致力于太极拳及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
2017年6月16日,山东曲阜孔子文化学院举行“敦聘太极金刚、中国武术九段朱天才教授仪式”。在“孔圣故里”,该院正式聘请朱天才先生为教授的举动,被誉为“更好地承继传统文化精华,创新中华武术文化,适应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要求,打造孔子故里传承弘扬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新优势的又一重要举措”。
2017年6月24日,为期两天的2017年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家乡赛第二分季赛在陈家沟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78支代表队的1300余名太极拳精英参赛。朱天才不仅出席开幕式,还担任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
2017年7月,朱天才老师应中国武术协会邀请,任该协会举办的2017年国际武术培训班培训教师,在北京为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塞尔维亚、莫桑比克等多个国家的学员进行培训。在为期一周的培训里,朱天才为各国学员详细讲解了中国武术礼仪理论,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教学以及段位制培训考试内容等。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对这一活动作出了高度评价:这是中国武术国际推广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助于发挥武术自身优势,让海外武术爱好者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武术传统文化。
2017年3月,朱天才老师(前排中)应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邀请,在都江堰现场培训来自全国的太极拳骨干
2017年3月,在都江堰培训现场,朱老师(左二)授拳之余时常被众多学员包围请教
2017年7月25日,在温县陈家沟,12名来自全国的太极拳爱好者慕名而来正式拜入朱天才老师门下,“2017陈家沟天才太极院太极拳高级培训班”也于当天圆满闭幕。
在陈家沟天才太极院,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追随朱老师学太极
为持续弘扬推广太极拳,朱老师(中)至今每年仍至少绕地球一周讲学
2017年9月1日到9月17日,“2017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火热进行,超过1000万人踊跃参加。朱天才老师和其他3位太极金刚一起登高呼远,号召全球弟子投入展演,仅9月12日一天,国内60余家天才太极分院和国外200余家天才太极分院的上万名朱老师弟子、学员同时展开了展演,为河南和全国的太极拳弘扬事业无私作出了卓越贡献。
美国时间2017年9月9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功夫巨星李连杰带队的中国武术世界冠军代表团一行在联合国总部礼堂正式展开中国功夫传播活动。朱天才老师作为重要代表,为世界各国常驻联合国外交官、联合国工作人员及各国媒体300余人进行了精彩的太极拳推广表演。
2017年9月19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创意设计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太极拳传承人》邮票首发仪式在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太极馆举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围绕包括朱天才老师在内的太极拳六大流派9名传承人,设计出了以太阳神鸟为主图、9名传承人照片为附图的个性化邮票。业界普遍认为,此举将对提升焦作和陈家沟知名度、美誉度和太极拳的国际化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将进一步推动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
2018年1月10日,朱天才太极推广中心在郑州市成立。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书记毛玉成,中华武林百杰、中国武术九段马春喜老师,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九段栗胜夫,少林与太极杂志社原副社长刘善民,少林与太极杂杂志社总编赵国华,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武术科科长李子锋,少林寺第三十一代弟子、禅体书法大师释德景,登封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少林寺罗汉院院长、中国武术八段刁山多,邯郸市孙式太极研究会会长、孙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王武泉等来自全国的领导和武术名家到场祝贺。
朱老师和国际武联主席吴廷贵(左)、多届全国太极拳比赛冠军高佳敏(中)在纽约时代广场为太极拳申遗做宣传
朱老师为海外弟子倾情授拳
时代广场倾情演绎 助推全球乐享太极
在朱天才老师1年来广泛参与的弘扬传承太极拳公益活动中,他在“世界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上的精彩演绎也广受瞩目和好评。
2017年9月10日下午,朱老师和李连杰、太极拳前世界冠军陈思坦、高佳敏等诸多功夫名人一起,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倾情展演了正宗太极拳功夫。朱老师的太极拳法一经亮相,便吸引了各国游客驻足拍照喝彩。
此次武术、太极表演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办,中国武术协会和美国武术功夫联合会承办,以“和谐、健康、共享”为主题。国际武术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吴廷贵、中国武术协会副主任张玉萍、武术形象大使李连杰,以及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参赞李立言、纽约市长代表等到场观看了整场活动。
朱老师全程参加的这一重要活动当月9日在联合国拉开序幕,10日在时代广场举行演出和交流,12日在纽约曼哈顿百老汇Town Hall剧场进行精彩的武术表演。
朱天才老师(前排中)在海外言传身教弘扬太极
在连日的表演中,朱老师为联合国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精彩表演了太极拳“五步”“八法”“十三式”“缠丝功”等经典内容,赢得广泛好评。
朱天才老师回顾这次展演时说,太极拳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和健身活动项目,练习太极拳既能强身健体,也能激发人体潜能,太极拳及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形象符号,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相信此次活动会促使世界更多的人认识太极拳,参与到太极拳运动中来。
朱天才老师(二排右二)出席太极拳国际交流活动
环球讲学不遗余力 笔耕不辍传承启迪
在情系桑梓、不断回馈国内大众的同时,正如35年前便开始踏出国门弘扬太极那样,朱天才老师每年至少环游地球一圈,不遗余力传承太极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早在2017年12月份,根据来自世界各国的邀请和原定的计划,朱老师今年的日程已几乎排满。
今年农历正月二十,应新加坡众多弟子的强烈邀请,他将再赴该国授拳讲学,满满的行程一直持续到阳历4月。
回国小住后,5月份开始,他又要应邀和儿子朱向华一起赶赴捷克、罗马尼亚、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多国展开一系列讲座和授课,活动将一直持续到6月。
7月朱老师将赴日本讲学,8月份天才太极院提高班培训将在陈家沟开幕,9月,颇受业界瞩目的2018第三届世界“天才杯”国际交流大会将如期举行。大会结束后,朱老师还要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授课讲学……
尽管出国讲学的行程已排得如此紧凑,可擅长写作、笔耕不辍的朱老师还要在活动间隙抽空著书立说。
今年朱天才老师将至少有3本专著出版或成稿,包括《太极拳引蒙入路》《太极金句百言》等。
朱老师介绍,《太极拳引蒙入路》是一部既适宜初学者入门,也适宜太极拳高级习练者感悟提升的拳法教材。该书在理论上深入浅出,套路上画龙点睛。“这部书将系统性地点明和阐述‘太极拳的高级境界就是圆’,由浅入深,结合我60多年的练拳心得和教拳经验,将太极拳具体的习练要领和科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此书共13部分,初学者和功夫高深人士都可以从中获益匪浅。
《太极金句百言》则系统整理和讲解了朱老师从数十年来的实践中提炼总结的300句练拳金句。这些类似歌诀的金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提纲挈领又点明要旨。朱老师介绍,这些金句特别适宜于刚入门的习练者、工作繁忙的高级白领和管理者阅读赏析。即使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反复琢磨练习拳法,但看了这些金句后就会一目了然、拨云见日般迅速掌握练习太极拳的核心要领和关键所在。再按照朱老师传授的方法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练习,短期内便能事半功倍地得到提升,并迅速沉浸到习练太极的无穷乐趣中去,有效地养生怡情。
此外,朱老师今年的第三本著作颇具特色,它别出心裁地将朱老师亲手书写的手稿、大气灵动的练拳精美图片以及画龙点睛的歌诀巧妙结合起来,既厚重沉稳,又轻灵飘逸。此书将由北京摄影出版社正式出版。
力推太极走向国际 五洲弘道乐此不疲
武术界很多人都了解,朱天才老师周游世界不遗余力地传承弘扬太极拳并非从近年才开始,早在1983年,他便出国授拳讲学。35年来,他曾长期在新加坡授拳,8次应邀赴日本讲学,1994年以后为传播弘扬太极,每年至少绕地球转一圈,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捷克、德国、意大利等国。
1983年3月,朱天才受国家和河南省体委(现为河南省体育局)委派,作为一名援外太极拳教练正式赶赴新加坡传授太极拳。据相关学者研究,朱天才由此成为陈家沟首位正式到国外传拳的太极高手。
此前,新加坡开国元勋,时任高级政务部长的李炯才带领该国太极拳代表团来华参观,当他们看到陈家沟的太极拳展演后,大为赞叹,特邀中国派遣优秀的陈式太极拳教练到新加坡传授陈式太极拳。
在此背景下,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新两国友好,国家和河南省体委选派朱天才到新加坡执教。
尽管已时隔35年,朱天才老师对当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他介绍,新加坡三面环水,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有着“花园之国”“狮城”“星洲”等多个美丽的别称。
朱老师抵达新加坡的第二天,在新加坡全国国术总会(该国武术最高领导机构)举行的盛大欢迎会上,朱老师应邀表演了一小段陈式太极拳,当即引起了上至高官、下至普通武术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1983年11月12日,朱老师再次应邀在该国“繁华世界体育馆”正式表演,该馆可容纳6000人,当天竟挤得人山人海,座无虚席,“星洲”全国各派拳师和武术爱好者争先恐后前来观看。
“表演时,我专心致志,尽力表达出陈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一动无有不动,龙腾虎跃;一静无有不静,稳如泰山。”对当时表演的细节,朱老师至今仍记忆犹新,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掌声和喝彩。
表演刚一结束,朱天才老师便被久候的记者簇拥包围,相机闪光灯闪个不停。次日,新加坡和周边的主流媒体《南洋日报》《星洲晚报》《马来西亚华文报》等纷纷重磅报道朱老师表演和授拳事迹,并刊登一系列朱老师展演的大幅照片。媒体纷纷感叹:这次“太极拳表演,是新加坡前所未有的太极盛会。中国师父表演的压轴好戏——陈式太极拳,使星洲人民大饱眼福。”“中国师父在新逗留三个月,希望太极拳爱好者莫失学习良机。”
见报次日,闻讯火速赶来报名学拳的人士就从表演前的30余人一天内飙升到160余人。除了当地的众多教练、拳师和武术爱好者,还包括一些武术考官、马来西亚人和加拿大人踊跃报名。此外,不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的太极拳爱好者通过各种途径得知此事后,纷纷赶到朱老师的学习班参观联系,探求赴华聘请教练的途径,并盛情邀请朱老师到各国授拳。
1984年,新加坡开国元勋李炯才(右)向朱天才颁奖
作为“新加坡陈式太极拳开山人”,朱天才老师(后排中)在新加坡与法国官员、学员留影
当年11月13日,由朱天才主讲的新加坡全国国术总会第一期陈式太极拳学习班正式开课。首批学员136人,分为5个班,这一规模今天看来似乎不算大,可是在国门刚刚打开,中国太极名家首次赴东南亚传授陈式太极拳的35年前,此举是名副其实的轰动事件。
朱老师回忆,那时有不少学员住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为了不错过难得的太极课程,特地凌晨0点便启程,跨国驱车4个小时赶到新加坡上课,下课后再匆匆返回住地。这些华人华侨和各国友人感慨地说:早在30年前,就听说陈式太极拳非常好,可就是见不到。“如今我们都是60开外的人了,终于得偿夙愿。辛苦一点不算什么,能跟朱老师学到真功夫太值得了。”
为了使星洲学员尽快掌握要领,朱老师因材施教特地编纂了一套《陈式太极拳缠丝劲基本练习法》,受到学员们的普遍欢迎。跟随朱老师学拳的当地武术教练潘政强先生对此大为赞叹,还专门创作一首小诗抒发感受:
“世传陈式太极功,刚柔相济妙无穷,
圆转自如切莫顶,诀窍全在一圈中。”
首期3个月的学习班好评如潮,新加坡全国国术总会为此特地向有关方面联系,把朱天才在新加坡的授拳时间又延长了3个月,第二期学习班学员增加到240人。
新加坡开国元勋、高级政务部长兼国术总会会长李炯才因为朱天才老师的突出贡献,亲自给他颁发奖品,并连声说:“谢谢中国,谢谢你将中国武术传给新加坡人民。”
朱天才老师受国家委派首次赴新授拳的7个月里,培养学员近400人,并与各界人士进行广泛交流。随后的30多年里,朱老师又多次赴狮城传拳,目前更是每年都要应邀赴新讲学交流。
而今,朱老师在新加坡的门生弟子已发展到第三代,陈式太极拳已普及整个新加坡,形成一股奔腾不息的热潮。朱老师被新加坡全国国术总会聘为海外教练、陈式太极拳协会永久顾问,并被新加坡接纳为永久居民。
以新加坡开山为契机,凭借一身源自名师、臻于化境的硬功夫,朱天才迅速在东南亚、日韩及至欧美各国声名鹊起。
1984年-1991年,朱天才老师八次受“全日本太极拳协会“的邀请赴日本讲学,走遍了日本列岛各大城市,培养陈式太极拳学员达数千人。
1993年,他应邀赴韩国讲学3个月,在首尔、仁川、大田等城市的30多座武术馆培训教练和学员,成为韩国传授陈式太极拳第一人。1994年以来的21年间,朱老师的讲学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捷克等数十个国家,为弘扬太极每年至少绕地球一圈。
朱天才老师在陈家沟演示精彩拳法
在宝岛台湾,朱天才老师(左二)与台湾地区“立法院”时任院长王金平(右二)、朱茂男会长(中)、朱高正教授(右一)、詹德胜会长(左一)畅谈太极,王金平还特地携家人现场学习了陈式太极拳缠丝功
功夫架桥沟通两岸 与王金平畅谈太极
除了常年穿梭于五洲四海之间不遗余力弘扬太极拳,朱天才老师还以功夫为桥梁,积极为两岸亲情沟通、文化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作贡献。
2009年,朱天才应中国台湾“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会长朱茂男的邀请,赴台参加由朱高正教授策划安排的太极拳交流活动。朱高正教授毕业于德国波恩大学,哲学博士,是台湾省研究康德哲学的专家和国学专家。在他的积极努力下,经台湾地区“立法院”时任院长王金平特批,此次交流活动被安排在“立法院”群贤楼9楼。被岛内舆论称为“政坛长青树,立委不倒翁”的王金平,在活动期间不仅与朱天才老师亲切畅谈,还特地带着妻子儿女学习了朱老师广泛传授的“缠丝功”。
台湾各界同胞满怀热情举办了为期10天的“陈氏太极拳短训班”,朱天才老师应邀公开传授“缠丝功”基本功法和精练陈式太极拳十三势。
在“立法院”,朱老师每天中午都要授课两个小时,开课第一天便涌来了100多名学员,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为了让后排同胞都能看清,朱天才老师干脆请人将几张桌子拼了起来,站在桌上边讲解边演示。
众多台胞尽管摩肩接踵挤得面红耳赤,但仍翘首凝神仔细听讲。他们跟着朱老师边学边练,颇有感触地说:陈式太极拳虽然运动量较大,练后一身大汗,但却劳而不累,神清气爽,确实名不虚传。这些学员很多是台湾地区“立法委员”、政府官员、知名律师等。
让两岸很多人士津津乐道的是,朱天才老师讲学期间,“立法院”时任院长王金平也参加了朱天才的授拳班。朱老师介绍,他和王金平、朱茂男、朱高正以及台湾太极拳总会会长詹德胜一起畅谈了太极拳的内涵核心、功法要诀以及养生功益和社会贡献。
朱天才老师回忆,在“立法院“接待大厅,王金平还特地带着夫人和子女同他交流。临别时,王金平还特意赠送朱天才礼物作留念。
近年来,应台湾地区各界友好人士多次邀请,朱老师几乎每年都要赴台讲学交流。
朱天才老师在陈家沟天才太极院接受知名媒体采访
朱天才老师在高级学习班上与众多弟子合影
缠丝妙论“一圆两点” 深入浅出“对症下药”
35年来几乎走遍世界的太极拳传播弘扬工作,不仅让数十个国家的无数习练者和爱好者对朱天才老师和陈式太极拳深深服膺,更让朱老师悉心总结提炼的“一圆两点六缠丝”“太极缠丝功”等理论和功法广为人知,引人瞩目。
朱天才老师在40多年的太极拳传播与教学中,总结出了一整套以缠丝劲锻炼为核心,以太极拳拳理为根本,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太极拳教学体系,被称作“朱天才教学法”(“天才教学法”)。研究者认为,“朱天才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现代社会中太极拳习练者时间有限、追求高效学习的需求与传统的“多年磨炼、一朝贯通”的学习模式之间的矛盾。
朱天才老师演示陈式太极拳
而很多人熟知的“一圆两点六缠丝”口诀,就是对“天才教学法”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包含了朱天才老师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对缠丝劲理论的高度归纳与教学心得。
朱老师介绍,“一圆”就是指由单手顺缠和逆缠共同构成的缠丝圈。
“两点”是指在缠丝圈中以“上护头”和“下护裆”两大功能形成的“定位点”,这两个定位点共同决定了缠丝圈的大小、远近等外部形态。
“六缠丝”则是包括单手缠丝、双手缠丝、双捋缠丝、开合缠丝、进退缠丝和立圆缠丝在内的一整套缠丝劲锻炼功法。
朱老师说,传统太极拳界有句名言:“要想拳练好,圈先要练小”。这是指陈式太极拳进入中、高级功夫阶段后,习拳者对缠丝劲的掌握从大圈、中圈进入小圈,乃至“有圈意而无圈形”的无圈境界。
但对初学者而言,学习缠丝劲的关键不在于“圈练小”而在于“圈画圆”。因为缠丝劲所画的圈是由足部劲力通过腰胯转换,再催动肩、肘、手而形成的全身运动,而不是常人所习惯的“甩胳膊画圈”。
这种由缠丝劲所构成的圈,需要通过锻炼形成较强的腿部支撑力,同时要在长期练习中将腰、胯、肩、肘、踝等关节部位节节松开,再加上反复习练体会,才能形成内劲节节贯穿、外形圆活松柔的缠丝圈。
因此,朱天才老师颇有创意和针对性地对初学者提出了另一句话:“要想学好拳,先把圈画圆。”
此外,朱老师还根据习练者初学阶段“以外形引内劲”的学习特征,总结出了朗朗上口、言简意赅的“朱天才圆定律”:
“双手打开如弓架,拇指行于胸中间。
手到面前尺余远,下至裆部空一拳。
以手领肘大圈转,小圈催动在腰间。
脊椎为轴腰旋转,左右四十五度间。”
武术界研究者认为,这一口诀精辟地总结了练习缠丝劲的外形规范和动作原理,配合教练的讲解,可以让初学者快速理解并牢记缠丝劲练习的要点。在对“圆定律”加以总结的基础上,朱天才更创造性地提出了“护头”和“护裆”的“两点论”,对传统缠丝劲练习经验进行了更深入的总结和提升。
“两点论”一方面能使练习者明确理解缠丝圈的技击功能,自觉遵守“手不逾界”的缠丝规范;另一方面不刻意强调顺逆缠丝的转折,使练习者更容易在放松心态下进行顺逆缠丝转换,将缠丝圈真正“画圆”。
此时即可进入下一阶段教学,也就是通过“六缠丝”的基本功练习,为未来的太极拳套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朱老师介绍,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被称为“功夫架”,是历代拳师终生习练的核心套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习拳者自幼便跟从师父反复练习老架一路,时间长达数年甚至10余年之久。通常一直练到习练者青年时期拳架基础极为扎实,学习理解能力大幅提高后,老师才会开始讲解招式用法,引导习拳者进入第二阶段“懂劲”的训练。
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学拳者大多是青年、中年时期才开始接触太极拳,很难像过去那样自幼便打下坚实的“童子功”基础;同时因为工作和生活方式所限,每天往往只能抽出有限的时间习练拳术,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每天十多遍甚至数十遍地进行套路练习。
习拳者也大多不是以技击实用为最终目标,而更侧重追求身心健康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
研究者认为,正是针对这一新的时代变化和需求,朱天才老师在传统的老架一路套路教学之前,设计了一整套由浅入深的“学前教育”体系,使初学者能够在传统套路学习前,便能够通过合乎拳理的缠丝基本功和单式练习,体会到陈式太极拳独特的保健功效和精邃的思想内涵。从而在逐渐掌握套路练习基本要领的同时,培养出深入研习太极拳的兴趣与信心。
“如果没有足够时间练‘功夫架’,光练缠丝就能提高很快。”
朱天才老师演示太极单剑
师承大家静悟苦习 载誉四海不忘初心
40多年来,朱天才老师太极功夫炉火纯青,美誉远播中外,但每当谈及他的太极之路时,他总是满怀崇敬和深情地一遍遍追忆自己的两位恩师——陈照丕先生和陈照奎先生。
朱老师出生在古都西安,他介绍,1941年陈家沟和河南很多地方一样,水、旱、蝗灾频仍,随即发生了大饥荒,加上日寇侵略,当时陈家沟人几乎全都逃荒去了外地,很多人逃到了西安,全村仅剩下17口人,据老人回忆,那时几乎家家院里都是野草丛生,野兔乱窜。
朱老师的母亲随家人逃荒到西安后,不久与同是河南老乡的朱父结婚。父亲从小就在西安落户,当时是西安城隍庙一带小有名气的铜匠,他比朱母大18岁,结婚时已经38岁了。朱家多代单传,1944年,父亲40岁时,朱天才在西安城隍庙后街的福生堂药店附近出生。父亲中年得子后欣喜若狂,觉得这个孩子简直是老天赐给的宝贝,恨不得捧到天上,因此就给朱天才起乳名为“小天”。
由于历史原因,朱老师的父母都不识字。当时他们同院住了一位大学教授,教授学富五车,且酷爱书法,闲暇时就在屋里挥毫泼墨。
朱天才老师两三岁时,不知是缘分还是什么,常常自己跑到教授家玩。让所有人啧啧称奇的是,他特别喜欢看教授写字,教授写多长时间,他竟能站在一旁一动不动地看多长时间。
时间久了,饱学的教授也吃了一惊,他对朱天才的父母说:“你们这个小天啊,真是个天才!”
正为孩子的大名犯愁的父母听教授如此夸奖,满心欢喜之余,突然灵机一动:孩子的大名何不就叫“天才”呢?这名字出自教授“金口”,而且是有感而发,同时又顺口寓意又好,于是就这么定下了。
教授也对小天才愈发另眼相看,做学问之余,常常教他识字翻书,研磨执笔。很多亲友都说,朱天才老师数十年来酷爱书法,说不定就是从小受这位教授的影响。
数十年过去了,朱天才老师至今却还清晰地记得教授的名字——郝延寿,并记得他是上海人。
1950年,陈家沟已经解放3年了,考虑到朱天才的外公年事已高且没有儿子,朱母便带着已经6岁的朱天才回到了陈家沟。看到堂舅、表哥们劳动之余,天天都在练太极拳,小天才简直看呆了,他又惊奇又喜欢,从此便对太极欲罢不能。
朱天才老师10岁开始学拳,1957年,族舅陈照丕先生退休回到陈家沟,1958年开始,朱天才便正式跟陈照丕先生系统学习太极拳。
朱天才老师回忆,那时每天下午5点钟一放学,朱天才就和师兄弟们跑到陈照丕家学拳,每天都要学到夜晚11点钟,风雪无阻。去早了要打两遍拳,去晚了打一遍,然后陈照丕老师一一给每个人纠正。
“照丕师父每天都在一旁一丝不苟地反复指导,这让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套路功底,并逐渐掌握了师父推手上的技巧。”
1960年,14岁的朱天才参加太极拳表演赛(南张羌赛区),便一举夺得第一名。
“照丕师父和师母对我们像亲生孩子一样,我们在师父家就像在自己家,有说有笑,有活儿就抢着干,饿了就自己找东西吃。”陈照丕先生授拳之余,还时常绘声绘色给他们讲述陈氏先辈的传奇故事和自己走南闯北的经历。
1966年,文革爆发,特殊的形势下陈家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没人敢再公开教拳学拳了,太极拳成了“四旧”。此时已经22岁的朱天才作为母亲的独子和家里的棒劳力也必须得承担起顶门立户的责任了,农专毕业的他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一有时间还要下地干活。
就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一件轶事至今还让朱天才难以忘却。1968年,陈照丕先生实在不忍心看到祖传绝学就这么被打倒和遗忘,他竟巧妙地把太极拳招式与毛主席诗词编配在了一起,陈家沟顿时出现了一幕奇景: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时常都能看到陈照丕先生边唱毛主席诗词边练太极拳。“有人说他疯了,师父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哈哈一笑。”为此,师父还专门作了一首小诗,朱老师至今还能张口吟来:
每年以各种方式追随朱天才老师学拳的弟子源源不断
“大梦谁先觉,武场人独眠。
谯楼三鼓响,挥剑斩寒光。
汗流似春雨,冬天变暑天。
猜透太极妙,赛过活神仙。”
朱天才回忆,1969年底,《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关于提倡打太极拳的语录,太极拳终于“被解放了”。陈照丕先生欣喜若狂,将之前遭到的批斗和迫害统统抛到九霄云外,继续一心一意将满腔心血和精力投入到传承太极拳、培养接班人的事业中去。他呕心沥血编纂成《陈氏太极拳理论十三篇》一书,将自己数十年的领悟和宝贵心得毫无保留地馈赠给后人。
1972年春,为代表当时温县所在的新乡地区参加即将在登封举办的河南省武术运动会,温县体委在陈家沟组建了文革后第一支太极拳代表队,陈照丕先生任教练,朱天才任助教。当年9月的大会上,陈先生的弟子朱天才、王西安、陈德旺、陈爱英、陈素英均获得大奖,引起轰动。而陈照丕先生则每场比赛都要压轴表演拳法、单剑、双剑、单刀、双刀,“每次都是掌声雷动,赞声不绝。”
朱天才认为,陈照丕先生的最大骄傲之一就是培养出“四大金刚”等多位得意门生,并由他们将陈式太极拳推广到全世界。“照丕师父为推广陈式太极拳贡献了他的一生,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太极宗师!”
1972年底,陈照丕先生为太极事业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1973年开始,陈照奎先生挑起了陈照丕临终前还念兹在兹的重担,继续为陈家沟培养优秀太极人才。朱天才和王西安、陈小旺、陈正雷(排名不分先后)以及陈德旺、陈立周等多名学生恨不得天天都围绕着陈照奎求知若渴地求学。
在跟随陈照奎先生学习的8年里,朱天才老师系统掌握了新架一路八十三势、新架二路、三十二发劲、推手、擒拿等诸多绝学。
朱天才老师介绍,陈照奎师父倾其所有地向他们传授太极拳拳法和理论,不计代价,没收过他们一分钱学费,仅仅在朱天才家吃过一顿便饭。“这种高尚坦荡的胸襟和千金难买的乡情、亲情、师徒之情难以言表……”
在跟随两位恩师学拳的过程中,一件小事让很多师兄弟对朱天才刮目相看。
1962年,陈家沟成立了太极拳体校,陈照丕老师和陈克忠老师任教练。当时一起到体校学习的一位师兄比朱天才大七八岁,他颇有力气。一次,他想“教训教训”时常受到老师称赞的朱天才,便提出和他推手。朱天才起初没有多想,但两人走圈走到一半时,朱天才发现对方突然开始“别”了,师兄仗着一身力气咄咄逼人,又“别”又挤。朱天才牢记陈照丕师父平时教诲的“不顶不丢”——绝对不能顶,顶不住就跑,越顶就越卡住了。于是对方越是用力挤,朱天才就越是摇而不顶,忽听“咔”一声若有若无的暗响,这位师兄突然跳出圈外不动了,只见他两眼圆睁,脸色苍白,额头几粒豆大的汗珠缓缓滑落,两手却遮遮掩掩背在身后,他匆匆说了句“不推了”,便慌忙跑回宿舍。
朱天才老师(右一)与王西安老师(中)、陈小旺老师(左一)合影(排名不分先后)
朱天才老师(左)与陈小旺老师(中)、陈正雷老师(右)(排名不分先后)在陈家沟考察时留影
直到次日,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位师兄在与朱天才推手时,右手一根手指硬是断掉了,他夜里疼得直叫。师父陈照丕对他说:“这事你不要怪小天(朱天才乳名),是你自己把手指别断了。”
朱天才一直强调一句话:“太极生活化,生活太极用。”他说,自古以来,太极拳便融化到陈家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拳师和大师们并不是每天24小时都在专门练拳,而是把练拳融合到生活和劳动的一举一动中去了。比如锄地、盘草、铲土用的都是腰劲,你看着他是在干活,其实他也是在练功,干活的同时把拳也练了。同样,推磨也是练太极,挑水也是练太极,就连吃饭也是练功——蹲在地上吃,是练蹲功。
就像过去禅师“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自然”,陈家沟的太极拳师们“行是太极,坐是太极,担柴挑水皆是太极”,这就是“太极生活化,生活太极用”。
1974年以后,朱天才相继代表温县、地区、河南省参加各级武术大赛和活动。在省级、国家级武术比赛中,朱天才两次荣获省级金牌,两次获全国金牌,并荣获一次全国太极拳冠军。
1978年,国家首届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南宁召开,经武术界众多名宿的推荐,大会专门邀请朱天才作为特邀代表参加盛会。河南省的特邀代表仅有4人,另三位是:梁以全、杨聚才、陈小旺。
同年,朱天才被河南省选拔到由国家体委主办的四川省成都体院首届全国武术教练员训练班深造,1979年调入温县体委(现为温县体育局)工作,专门教授太极拳,传播太极文化。1983年,河南省体委(现为河南省体育局)吸收他为武术专业运动员,多次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武术团体和新闻媒体的参观访问。1985年,朱天才成为河南省体委武术馆教练。
20世纪80年代开始,河南省的对外交流活动不断发展,当时日本和新加坡的外宾和武术习练者经常到河南访问,朱天才从那时起便经常在郑州和陈家沟为外宾表演和传授太极拳。
朱老师在书房笔走龙蛇
1983年开始,正如前文所述,朱老师从“开山新加坡首传陈式太极拳”到八赴日本,远赴欧美,五洲四海弘扬太极,数十年来名扬中外,备受尊崇。
而今,他早已是中国武术九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国家高级武术教练……一系列荣耀潮水般纷至沓来。
每每抚今追昔,谈及太极拳事业时,朱老师总是颇为动情地说:“我的成就是和两位恩师的教导和培育分不开的,他们不但教会了我太极,还教会我如何做人、待人。”
朱天才老师书法作品——“淡泊宁静”
朱天才老师书法作品
闻一知十笔饱墨酣 文武兼备水墨太极
朱天才老师在太极拳习练、研究、教育、传承、弘扬等方面的硕果中外悉知,备受赞叹,而他更推崇文武兼备,自幼苦练书法,60多年来挥毫不辍,甘之如饴。
在陈家沟“天才太极院”,朱老师的书法作品从擘窠大字到蝇头小楷,行、草、正、隶,灵动飘逸,恰如其分地点缀在阁楼回廊间,与各种太极文化展品相映成辉。
如今,朱老师的书法水乳交融般渗透着他数十年钻研精习太极的别样风韵和特色,被誉为“天才太极书法”“书法太极”。在新加坡、港澳台及欧美等地,每年都有很多友人四处搜求朱老师的书法作品。
有书画界研究者认为,朱老师的作品质朴自然,法度严谨,外标冲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遒劲之中不失婉约,端庄之中不失灵动,“不激不厉,空灵淡荡”。
朱老师认为,正如古人所说:“书法无他秘,唯用笔与结字耳。” 而书法与太极拳,千流归海般奇妙地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
比如书法的执笔法、点画法等方法,正如太极拳的手法、步法、桩功,是最基础的东西。
书法以点画为基础,要学好点画,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拿笔、运笔方法和坐姿,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习练是提高效率的最好方法。而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就像书法作品中的每一个字,一幅书法作品如何,首先要看字写得好不好。字的好坏,是由点画功夫决定的,点画的好坏,是由书法家的技术和思想决定的。
用笔方法是技术,思想修养是灵魂。好的书法作品,是技术(或功夫)与思想的高度统一。
而太极拳套路是由若干动作组合而成的,一个完整套路如同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晋之理、唐之法、宋之意”是书法家不同时代的风格表现,而太极之招、法、理、意则是习武者不同层次的功夫特点体现。
朱老师说,太极拳的套路,正如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既有细节与局部的表现,又有整体画面的把握。美的书法作品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太极拳亦然。
目前,朱老师耗时5年,用毛笔手书的《朱天才太极拳论手书》一书引起广泛关注。出版界评论家认为,该书以颇具特色的形式,古色古香的味道,书拳交融的韵味鲜活表现了他60多年来走过的四重境界,笔饱墨酣地汇集了他数十年传承太极拳的心血结晶。
朱老师长子朱保林
朱老师与次子朱向前(左)
薪传火递人才辈出 家学渊源前启后承
自10岁学拳开始,60多年来朱天才老师师承泰斗,不懈精进磨砺,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又不断传承、发扬、创新,形成了既正宗又颇具自身特色的太极拳法、理论和教育方法。
如今,众多后辈俊才,在朱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培养下正不断脱颖而出。
朱天才老师的长子朱保林,1968年出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世外孙,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他自幼随父练拳,青年时期就专职随父练拳教拳,1998年担任陈家沟天才太极院副院长,2005年奉父命开办陈家沟太极拳深圳天才太极院,在深圳打出陈式太极拳一片天地。现任深圳天才太极院院长兼总教练,深圳市南山区武术协会副秘书长。
朱老师的次子朱向前,1972年出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世外孙,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他自幼随父学拳,奉父命征战海外,现任新加坡国际天才太极拳有限公司董事、新加坡天才太极拳培训中心总教练。据统计马来西亚陈式太极拳比赛大多数获奖者都是朱向前的弟子和学生。
三子朱向怡,1974年出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世外孙,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他多年来频获各种高规格太极拳比赛大奖,多次到西安、洛阳、深圳、南昌、上海、新加坡等地授拳,培养学生千余人,其学生多次在太极拳大赛中获奖。目前是上海天才太极院院长,陈家沟国际天才太极院总教练,上海无极馆执行教练。
幼子朱向华,1977年出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代外孙,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朱向华是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裁判、陈家沟天才太极院院长、上海无极馆总教练兼首席技术官、焦作市政协常委、温县政协委员、全国太极拳比赛冠军。
朱向华其自幼随父练习陈氏太极拳,1988年进入温县武术队。
1991年被特招到郑州中心体育学校上中专,并加入郑州市武术队。
1997年任温县太极拳专修院教练,河南温县国际太极拳推广中心教练。
1998年在厦门(新加坡)英华美学院学习英语和商贸管理,毕业后在国内外传播太极拳。
朱老师三子朱向怡
朱老师幼子朱向华
朱天才老师父子五人在天才太极院
1990年获河南省比赛前三名,1991年获河南省太极拳大赛冠军。
1992年获河南省太极拳第一名,同年获河南省第十届运动会太极拳比赛冠军。
1993年获全国武术之乡比赛冠军,同年获国际太极拳年会太极剑比赛冠军。
1995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武术裁判。2005年获全国太极拳锦标赛第三名。
2001年以来多次组队参加国际、全国、省、市太极拳比赛,荣获奖牌无数。
2005年和父亲一起创办天才太极院,十余年来更是发展全国60余家分院,为推广太极孜孜不倦。
2012年当选温县政协委员
2014年当选焦作市政协常委
2017年11月,朱向华担任第七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国队旗手,并代表中国队出战荣获陈式太极拳和太极剑两项冠军,拳术更是获得9.35的全场最高分,为国争了光。
数十年来,朱天才老师培养的弟子、学生、再传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在朱老师的不断指导和引领下,上海喜马拉雅无极馆、南昌天才太极院、焦作天才太极拳协会、美国佛罗里达州天才太极拳功夫院、意大利威尼斯天才太极分院捷克布拉格欧洲天才功夫院、新加坡太极拳培训中心、深圳天才太极院、苏州昆山天才太极院以及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全球各地的数百家天才太极院正不遗余力地弘扬推广太极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