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近平文化建设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2018-03-13刁丽霞刘东梅
刁丽霞 刘东梅
摘 要: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内容丰富、系统、深刻。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概括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特质;提出了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要求。文章作者提出研究习近平文化建设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15
作者简介:刁丽霞(1994—),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通信作者:刘东梅(1968—),女,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建设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且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共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没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相当于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3句话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反映了共同富裕、人民至上、和谐相处的基本愿景。同时也深刻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理想信念和美好心愿。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毫无疑问应该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政体充分肯定以及积极践行自身的文化价值。要想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大力弘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道:“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充分表明习总书记对待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是持肯定的态度。我们要将内在意识上对事物的自觉醒悟能力主动转化为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把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转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坚定的民族信仰来指导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国家最核心、最高层次的综合实力,它更是一个民族精气神与凝聚力的体现。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充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自身对于自己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把本国的文化事业、产业完善好、发展好。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传统文化成为代表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化符号,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里独具风采。这需要加强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提高对外交流水平,使人文交流机制更加完善,使人文交流方式更加合理。
二、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习近平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体悟,强调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究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主持召开的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了高度凝练,将其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可谓是慧眼独具,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概括。
1.传统美德——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
讲仁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根源,是仁政、和合、大同的政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基础。“仁爱”的基本意思是儒家提倡的“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及墨家的兼爱思想,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执政理念。“仁爱”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现代社会、国家、个人发展都必须以“爱人”为前提或目的。习近平的外交观中就饱含着讲求仁爱的民族品格。对待周边的国家,他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一贯坚持“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外交政策。他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强调“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通的,要把中国人民的追求同世界人民的期盼紧紧相连,倡导世界各国一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说:“言而有信”“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信者,人之道也”。“守诚信”要求我们与人交际说话真实可靠,做事要信守承诺。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它更是为人处世之本,国家立国之根基。习近平认为,“人而无信,不可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因此,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公民层面提出“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之一。
“崇正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重视道义、仁义。孔子的“君子义以为上”和孟子的“舍生取义”都体现了尊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义利观”做了精辟论述:“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因此,在国际合作中,我们应该崇尚正义,要坚持“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主张,义利结合,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2.政治理念——重民本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到“人民”二字,因为他深知民心民意是政治的根本。习近平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为此,习近平一直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他创造性地批判和继承“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并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特别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在当下的重要体现和升华,强调国家的主人是人民,形成独具特色的“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3.治理目标——尚和合
“尚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从古至今中国的治国理念。在关于“和合”的内涵,习近平对其做出了新的解析。“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习近平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对“和”文化內涵做了进一步发掘和阐述,将其提升为当今中国处理个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因此,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处理一切国家关系中,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社会理想——求大同
“大同”是古人最高的社会政治理想,曾经激励不少仁人志士为其奋斗不息,它是中国古代人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远大理想,也反映出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曾改变。“大同”理想是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传承“求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强全民族对中国梦历史意义的认同,也反映我国人民要求进步不断奋斗的光荣传统。追求“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民的理想,更是世界人民的目标。
上述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不仅有利于加强文化自信和振兴民族精神,还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句话为今后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
1.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我们为什么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理由:其一,不是所有的中华文化都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优秀文化,这些文化往往不会被现实淘汰,而是适应新的制度与新的文明。其二,文化从来就是千变万化的,它会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发生变化,有些是文化内在的特征发生变化,而有些是外在的表现方式发生改变,还有的是人们对一些特定文化赋予新的内涵。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使优秀文化始终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大众作为文化的持有人和实践者,被新的时代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就要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和创新,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可行性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学习,但不少相关文化产品比较欠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过于枯燥单一,缺少趣味、缺少互动。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充分利用技术和创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活”起来。第一,我们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使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例如,把传统文化与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第二,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让人们在形象化、互动化感知中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等之中,完成对中华文化内容的创造性发展,这有助于全民接受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另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还要弘扬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综上所述,解读习近平文化建设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首先要弄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最后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观的相关论述,有助于开拓我们深刻认识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新境界,也为我们搞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我们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高长武.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J].东岳论丛,2017(4):11.
[2]陆卫明,孙喜红.论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阐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7(1):10-11.
[3]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J].学术论坛,2007(1):126-127.
[4]李 净,谢霄男.浅谈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J].人民论坛,2015(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