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2018-03-13汪永芝
摘 要: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思政课的处境,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必须对高校思政课进行科学准确的课程定位。文章力求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功能三个方面再次对高校思政课进行实事求是的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政治性;思想性;德育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28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科技学院教研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HKJYZD201547)与“‘需要视阈下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汪永芝(1974—),女,江苏徐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研究。
复旦大学一位思政课教师曾经问学生“如果你是复旦校长,你想做什么?”一位学生的“我想取消思政课”这句简短的回答道出了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尴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始终将思政课摆在突出位置,但仍然没有彻底改变思政课在高校中的尴尬,从根本上来说是部分高校师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思政课的处境,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必须科学把握和深刻认识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及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必须对高校思政课进行科学准确的课程定位。
一、高校思政课的性质
高校思政课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理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课)四门主干课程构成。这四门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原理课”基础性、理论性最强,“概论课”的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最鲜明,“纲要课”以历史的深度和厚重见长,“基础课”则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
“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1]
经过学者们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大量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人们对高校思政课程性质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在许多方面逐步形成了共识,归纳起来,高校思政课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性
思政课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特有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即意识形态性。高校思政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史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为主体内容,不仅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以及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的主要渠道。
2.思想性
思想性是高校思政课的另一重要性质。高校思政课不仅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培养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高校思政课本身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引导着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待学习、生活和工作,使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集体、国家和他人的关系,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3.德育性
科技越发达,社会越发展,就越是需要人的智力、个性、品质和精神状态全面和谐的发展。大学期间是一个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功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共识,重视德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德育性是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又一重要性质。思政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
二、高校思政课的地位
1.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的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2]。高校思政课是这一工程的主阵地。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2.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渠道
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决定了其成为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科技越发达,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人的智力、品质和精神状态全面和谐的发展。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期间是一个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开设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优秀政治品质的合格大学生,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戰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课程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是适时而且有必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在培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三、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功能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它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历史重任。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目标能否实现。具体说来,高校思政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江泽民说过,我们党之所以坚强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即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客观世界,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變化和发展,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就需要大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夯实理论基础。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职责。
2.用先进的思想引领人
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政治素质处于首要地位。以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起着激励和保证作用。在思想多元、观念碰撞和文化交融的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复杂多样,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矛盾、功利主义和自我意识突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3.用高尚的道德培育人
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以高尚的道德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曾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
这充分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从小培养,并在后天的生活中逐渐形成、完善的。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其道德品质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坚定大学生道德信念、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提高道德修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人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和民族兴旺的助推器。大学生即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对立统一规律为大学生提供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又为大学生提供了辩证法这样一个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辩证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在学习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过程中,大学生也必定能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者那种求实、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而且这种体会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总之,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必修课和公共基础课,在我国人才培养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理应受到全国上下的重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绝对不能轻视甚至忽略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Z].2005-03-0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20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