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2018-03-13陈正红
陈正红
兴文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宜宾 6444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可能有骨折畸形、褥疮、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出现[1]。术中有效的内固定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当前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具体包括髓内固定、髓外固定2种,2种内固定方式的效果当前还没有统一结论。该研究具体对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8例该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参与该次研究。随机平分后对照组39例患者中包括28例男患者,11 例女患者,年龄平均为(60.2±6.3)岁;观察组39例患者中包括26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年龄平均为(60.5±6.1)岁。两组基本资料中各项内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对比研究。
1.2 方法
全部患者手术开始前均给予下肢骨牵引处理,手术开始前1 d常规备血,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一组头孢抗生素。手术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保持平躺,对照组:在X线机引导下实施闭合复位,在和股骨大粗隆顶点远端相距3 cm左右的部位做一个向远端的外侧切口,长度在10 cm左右,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小粗隆骨折分离,于股骨内后方确定分离的小粗隆,选择钢丝从小粗隆上臀小肌止点肌束中间穿过,牵引复位小粗隆,利用钢丝进行固定。根据患者情况确定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手拿着接骨板和上面的定位导向器,从肌肉下骨膜外插入到股骨远端,途中慢慢滑动钢板保证其处于骨膜之外,保证前进中紧贴骨干,保证处于骨干正中。向股骨头颈内经导向器将3枚导针打入,经X线机进行正侧位透视保证导针处于股骨头颈中,对深度进行测量,同时将长度适宜的锁定螺钉拧入。另外将3~4枚双皮质骨锁定螺钉拧入远端完成固定。手术结束后对伤口进行清洗缝合,给予负压引流管留置。
观察组:通过X线机引导实施闭合牵引整复,如果患者为复杂骨折,做一个小切口在股骨近端外侧,完成配合复位。复位良好后,顺着股骨在大转子上做一个4 cm左右长度的纵行切口,将导针经大转子顶点置入,深入至股骨髓腔,将大转子入口部位通过空心钻进行扩大。顺着导针将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针主钉插入,将导针拔出。通过近端定位瞄准器将导针打入一直到股骨颈中轴偏后下方位置,对股骨颈内针道长度进行测量,扩大股骨外侧皮质骨孔后将螺旋刀片打入。接着通过远端瞄准器将1枚远端锁定钉打入,把主钉近端尾帽拧入,对伤口进行清洗,留置负压引流管后将切口缝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通过Harris评分量表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内容涉及包括活动、关节功能、疼痛程度3个方面,结果为百分制,70分以下为差,70~79分为中,80~89 分为良,90~100 分为优。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对照组切口长度较大,负重时间较短,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的意义(P<0.05),其他各项手术情况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切口愈合时间(月)负重时间(周)对照组(n=39)观察组(n=39)82.5±4.2 80.6±3.9 145.9±6.5 140.2±5.8 8.9±1.5 5.0±1.1 4.9±2.0 4.7±2.1 16.9±2.2 9.4±1.7
2.2 髋关节功能
对照组术后髋关节为优的有17例,观察组有15例;对照组术后髋关节为良的有14例,观察组有17例;对照组术后髋关节为中的有5例,观察组有6例;对照组术后髋关节为差的有3例,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髋关节优良率为79.49%,观察组髋关节优良率为82.0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不需要进行塑形,通过加压孔的应用就可以有效贴合股骨近端,通过微创技术的应用不用对骨膜进行明显剥离,因而不会对血液供应形成明显影响[3]。另外股骨颈内应用的松质骨螺钉共有3枚,具有良好的抗旋转能力以及较强的抗拔出能力,适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近端粉碎骨折的治疗[4]。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针内固定最大的特点是术中没有明显出血,手术切口较小,不会对骨膜形成破坏,因而对骨折断端的血液供应不会存在影响,对于术后骨折愈合更有利[5]。另外该固定方式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继发损伤临近软组织,宽大螺旋刀片的应用可以使股骨颈中抗剪切力得以提升,加上自动锁定主钉的应用,能够避免股骨近端骨块出现旋转、塌陷以及髋内翻情况[6]。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固定方式治疗,结果发现,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口长度较大,负重时间较短,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治疗后髋关节优良率为79.49%,较观察组髋关节优良率82.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髋关节改善效果差异不大,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能够减小切口,加快术后恢复,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