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2018-03-13彭凯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轴位三维重建线片

彭凯敏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乐山 614000

医学的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技术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的技术来后处理生物组织结构影像连续图像,继而获取三维图像[1]。在临床上,踝关节创伤这种疾病结构复杂、多发,各骨组织的重叠相对较多,如果采取常规X线片与常规二维CT诊断,无法满足踝关节创伤的诊断需要,因此,需要借助三维重建技术,三维重建技术有着准确准确率高的优势,应用前景比较好。该次研究把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踝关节创伤患者46例作为对象,探究了在踝关节创伤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踝关节创伤患者46例,全部患者都实施行X线诊断、CT检查与三维成像。所选患者中有28例患者是男性,有18例患者是女性;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为21岁和76岁,年龄的均值是(46±3.24)岁。有20例患者为车祸伤、有16例患者为坠落伤,有10例患者为扭伤。该次所选的对象都对此次研究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诊断的方法

诊断仪器采取64排螺旋CT,取患者仰卧位,从胫腓骨下端到跖骨实施扫描,根据X线平片的结果,对扫查范围适当扩大。具体扫描参数如下:电压为120 kv、电流为 180~200 mA、扫描的时间为 1.5 s、螺距为1.35、层厚为2~5 mm、图像重建的层厚是1~3 mm。 通过3D软件处理原始容积的图像数据,分别实施表面覆盖方法重建SSD,同时多平面重建 MPR,以获取多平面三维的重建图像,然后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角度进行调整,确保图像显示达到最好的效果。

1.3 图像的分析

采取双盲法进行阅片,选两名资深骨外科的医师阅片,主要是阅读CT图像与X线片与处理后VR、MPR图像。 对CT重建图像、CT图像与X线片进行观察,比较3种方式诊断的情况。

1.4 统计方法

把该次统计所得相关数据的结构记录至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以便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后,应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并通过 t检验;应用[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 χ2经验,然后比较所得数据,如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采取P<0.05表示。

2 结果

2.1 分析X线、CT的轴位、三维重建对于踝关节创伤诊断的符合率

在46例踝关节创伤患者诊断中,X线片诊断的显示有36例患者为踝关节创伤,诊断符合率为78.26%,其中,有13例为内踝创伤、有18例外踝创伤、有5例为双踝创伤。CT轴位的诊断显示,有40例患者为踝关节创伤,诊断的符合率为86.96%,其中,有15例为内踝骨折、18例为外踝骨折、7例患者为双踝创伤;CT轴位与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显示,46例患者均是踝关节创伤,诊断的符合率为100.00%,其中,18例患者为内踝骨折、20例患者为外踝骨折 、8例患者为双踝骨折。 CT的三维重建诊断符合率与CT轴位、X线片的诊断符合率,数值明显要大于CT轴位、X线片的诊断符合率,诊断结果比较以后显示,差异有统计的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情况比较

2.2 观察和螺旋CT的扫查与三维重建诊断踝关节软骨骨折情况

经病理诊断显示在4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为软骨骨折,在24例踝关节软骨骨折患者诊断中,CT轴位诊断显示有18例为软骨的骨折,诊断的准确率为75.00%;64排CT三维重建诊断CT轴位显示软骨骨折24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CT轴位与三维重建诊断踝关节软骨骨折的准确率与CT轴位诊断相比,数值明显要比CT轴位诊断的准确率高,对比以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踝关节属于人体关键承重的一个关节,通过距骨、胫骨与腓骨下端共同构成,为屈戊的关节,在临床上,因为踝关节承重原因所致踝关节的骨折与相关创伤比较常见[2]。如果为踝关节的韧带扭伤,通常医师能够按照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准确判断,因为成像原理的因素,临床上基本不会采取X平片进行诊断,在踝关节创伤中比较常用的诊断为X线机。临床上经X线机拍摄踝关节的正侧位X线片,就可以获取准确分类分型与诊断[3]。然而,因为踝关节的部位经常为涉及诸多骨组织,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大踝关节移位形式与骨折类型复杂程度,如果单纯应用X线片诊断无法准确评估与判断骨折特征,尤其是在后踝部分判断方面难度比较大。虽然常规的CT有着清晰度高与分辨率比较高等优势,但是也难以从整体上准确判断踝关节的骨折[4]。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图像则能够全面贯彻踝关节整体情况,可以清楚显示出踝关节立体结构,显示出关节中游离的骨片,将关节对位的情况准确显示出来,然后显示骨骼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应用前景比较好。王宝辉等人[5]对37例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均采取CT轴位与三维重建联合诊断,诊断结果显示诊断符合率为100.00%,诊断的准确率为97.2%。该次研究中显示,X线片诊断符合率为78.26%,CT轴位的诊断的符合率为86.96%,CT轴位与三维重建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CT的三维重建诊断符合率与CT轴位、X线片的诊断符合率,数值明显要大于CT轴位、X线片的诊断符合率,诊断结果比较以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病理诊断显示在4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为软骨骨折,在24例踝关节软骨骨折患者诊断中,CT轴位诊断显示有18例为软骨的骨折,诊断的准确率为75.00%;64排CT三维重建诊断CT轴位显示软骨骨折24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CT轴位与三维重建诊断踝关节软骨骨折的准确率与CT轴位诊断相比,数值明显要比CT轴位诊断的准确率高,对比以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应用多排CT与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踝关节损伤,有着较高的准确率与符合率,与刘玥等人[6]的研究一致,可以大力推广和应用。

临床医师在选择踝关节创伤手术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判断,这就要求临床诊断踝关节创伤时,需要有较高的准确性,继而提高治疗效果[7]。螺旋CT三维重建的技术在踝关节诊断和治疗方面,相较于X线片与CT轴位诊断而言,诊断准确性有大幅度提高。即便,现阶段常规踝关节诊断仍然以常规CT与X线机为主,但是在必要时也会采取CT三维的重建技术,并且对于诊断、治疗有着重要作用。而在X线机比较普遍、费用低、操作简便大环境背景下,多排CT三维的重建技术主要优势为诊断准确率高,可以给踝关节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CT三维的重建图像能够充分显示出踝关节各细节,以便相关人员准确观察踝关节骨折块移位方向、脱位方向与程度,继而了解患者实际情况,以便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张娅梅等人[8]采取X线机与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4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两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与97.50%,可见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制定较为有利。

综上所述,在踝关节创伤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能够准确显示出患者病灶情况,诊断符合率与准确率比较高,可推广。

猜你喜欢

轴位三维重建线片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检影模拟练习眼操作及跨骑法散光轴位验证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
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