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静梅野鸭蛋
2018-03-13樊天萍
至爱 2018年1期
文|樊天萍
图|朱雨迪
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傍晚,静梅在我们班门口向我招手,表情很神秘,我操着内蒙古后套方言问:“甚嘛事?”静梅把我拉到门前的树下,有些激动地告诉我:“我发现了一窝野鸭蛋。”“在哪?”我问。静梅说:“在一个沙包上的白刺堆里。”“干嘛不拿回来?”我问。
静梅:“野鸭子在孵蛋,我扑上去,飞 了。”
我:“飞了没关系,蛋不会飞吧!”
静梅:“不,我要等野鸭子回来,等小鸭子孵出来。”
“做啥?”(后本能地换成了沪语)我很是诧异。
静梅:“阿拉把它们养大吧!”
我:“算了吧,怎么养?还是现在吃蛋。”我以为她要吃炖鸭子。
静梅:“干嘛吃啊?养大后看着野鸭子妈妈带着小野鸭们排成行在天空飞翔,多 美!”
我:“啊!”
傍晚柔和的阳光照在静梅的脸上,呈现一脸痴痴的向往:仿佛天空正飞过一排鸿雁,雁鸣声声,在向她致意!
我知道,静梅有点小资情调。
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物质往往战胜精神,十几岁的我们急需补充蛋白质。在我的“劝说”下,静梅终于在第二天放羊时把蛋带了回来。
接下来,就是想法把蛋吃了,我跟静梅在三排宿舍前的树林里挖了个坑,准备煎荷包蛋。
刚煎第一个,就听有人喊:“谁?干嘛 呢?”
来人是一星,看清了锅里正在煎的蛋,说:“我尝尝。”就开吃了。三人把蛋吃了个精光,共同的评价是野鸭蛋还挺好吃 的。
我还清楚地记得静梅的大号搪瓷缸里装满了蛋,大概有七八个,很大。
后来才明白,那野鸭子其实就是鸿雁,但不知道是否属于保护动物,吃了一群,罪过罪过。
每每听到《鸿雁》这首歌,就会想起曾经有一群未出生的鸿雁被我们吃掉了,地点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正是《鸿雁》那首歌的诞生地。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想对静梅说:“小资情调很美。”想对自己说:“就知道吃。”想对一星说:“你来得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