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变与不变”中的数学规律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及反思
2018-03-11江苏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江苏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张 伟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节经常被教师们选来进行公开课执教的课例,通常来说总会遵循以下几个流程展开教学:先看图写出分数,找到一些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初步感知分数间的相等关系;再通过操作活动寻找与1/2相等的分数,并写出一组分数相等的式子;接着组织学生观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以及分数大小不变的事实,感受规律的客观存在;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探究感受,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上所述,学生确实能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数学活动,但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时,学生几乎都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着线性的学习,原本可以自然生长、思维开放的过程被严重束缚,而学生的主动发现、自我建构显得十分不足。为此,笔者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力求让学生在“变与不变”中探寻分数中藏着的特有规律,在观察操作中获得探究乐趣,在猜想验证中完成自我建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选择其中片段加以整理,与大家交流。
一、案例呈现
(一)谈话引入
师:想一想,你们能找到两个形式不同但大小相等的整数吗?
生:找不到,每个整数的大小都各不相等。
师:是的,任何两个形式不同的整数,它们的大小都不可能相等。那能找到两个形式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小数吗?
生:可以的,比如0.2与0.20。
师:依据是什么?
生:小数的性质。
师:我们最近学习了分数,它可能有什么性质呢?能找出两个形式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例子来吗?
(二)教学新知
1.揭示分数相等的例子
师:看屏幕,从这个小故事中,你能发现哪两个分数相等?
(课件出示猴妈妈分饼图,两只完全相同的饼,第一只小猴分得这块饼的1/4,第二只小猴分得另一块饼的2/8)
生:1/4=2/8。
师:接着看下面的涂色卡,能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吗?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2/6=3/9。
师:最后看这两条数轴图,能在数轴上描点表示出分数3/4和6/8吗?能想到什么呢?
(课件出示数轴图,并依据学生发言标出相应分数)
生:3/4=6/8。
师:根据上面三组分数相等的例子,我们发现大小相同的分数确实存在。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师:是不是每个分数都有和它相等的分数呢?和它相等的分数到底有多少个呢?咱们以1/2为例,找出与1/2相等的分数。好吗?
生(齐):好!
提供学习研究材料(若干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数轴图),并出示活动要求:
①找与1/2相等的分数。
②想办法说明找到的分数与1/2是相等的。
③小组里交流想法,选出代表准备汇报。
师:你们找到哪些分数与1/2相等呢?
生:2/4,4/8,8/16……有不少呢!
师: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是怎样找到这些分数的。
生1:我们是用两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通过折出1/2与2/4,发现表示1/2和表示2/4的部分是一样大的,说明1/2与2/4相等,并且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发现4/8和1/2、2/4都是相等的。
生2:在数轴图上,1/2、2/4、4/8、8/16的位置是相同的,所以它们都是相等的。
生3: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1/2=1÷2=0.5、2/4=2÷4=0.5、4/8=4÷8=0.5、8/16=8÷16=0.5。
3.探索变化中的规律
(黑板上板书:1/2=2/4,1/2=4/8,1/2=8/16)
师:仔细观察,每组等式中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吗?是怎样变化的?
生: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得到2/4。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得到4/8。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8,得到8/16。
师:从上面的例子,你能发现什么?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是的,从刚才1/2的例子中,确实有这样的发现。那是不是所有的分数,当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都不变呢?
生1:是的!
生2:我觉得刚才只是以1/2为例有这样的规律,其他分数还不一定呢!
师:确实,在数学上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结论不够严谨,也不科学。但我们可以将这个发现当作一个猜想(在之前的结论后面打上一个“?”),下面我们来一起——
生:验证!
师:怎么验证呢?
生:我们可以举任意一个分数,将它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看看大小变了没有。
师:以“任意”分数为例是不是更有代表性,更加有说服力了?
生:嗯,我们举的例子应该尽量全,将所有类型的分数都包括进来。
师:好,那我们就试着举出些典型的分数例子来!
(学生独立举例,有真分数、假分数)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例子?
生1:我写的是2/5,将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2后,得到4/10,通过画图,发现表示2/5的涂色部分和表示4/10的涂色部分一样大,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应是相等的,符合我们的猜想。
师: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涂色部分,发现了两个分数相等,很好。
生2:我举的例子是9/8,将分数分子分母同时乘以125,得到1125/1000,用分子除以分母,发现这两个分数都等于1.125。
师:你还想到了假分数,并且用上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较起来也很方便。
生3:我举的例子是4/4,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后得到8/8,它们的大小没变,都是1。并且分子分母同时乘以3,4,5……得到的分数大小都是1!
师:谢谢同学们展示了这么多例子,我想知道有没有找出例子不符合上面的猜想的?
生1:没有!
生2:但是我要补充一点,分子分母同时乘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同时乘以0,乘了之后分母变成0了,就没有意义了,0要排除在外。
师:讲得真棒!现在我们能得出结论了吗?
生:可以了。
4.完善分数基本性质
师:回顾刚才的探索过程,我们从一组等式出发,探寻出其中的规律,并据此提出猜想,加以验证,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其实这个结论换个视角来看(借助手势比画),也可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
生: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对的,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规律也是有价值的!当然,这儿相同的数仍然要将0排除在外,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三)联系提升
1.回顾商不变的规律,沟通新旧知识间联系
师:今天我们共同探究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家轻声读一读,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规律很相似呢?
生:商不变的规律!
(屏幕出示商不变的规律)
师:其实,运用商不变规律,不计算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验证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同意吗?
生:同意!
2.提前孕伏,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
师:其实,数学就是这么神奇,很多知识间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又会学习一个新知识,这个知识跟咱们今天所研究的分数基本性质也有着奇妙的关系哦!
……
(四)巩固练习(略)
二、案例反思
一节课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应该是进行教学设计时最要考虑的。因此,在教学中瞄准重点、合理取舍,就显得特别重要。本课教学固然要关注结果(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但更要关注过程(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么发现的?),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里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求知欲,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有意识地渗透“猜想验证”的研究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感悟数学严谨理性的科学精神,这样的教学才会更自然、更深刻!
(一)在“变了”与“不变”中激发探究
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教材先后安排了整数、小数及分数的学习。每一类型的数其实都有着比较特殊的性质,比如:为了清楚区分表示数量多少,整数有着比较明显的唯一性,即两个不同的整数有大小之分。小数里却有着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同的若干等值小数,这也就是小数的性质。那分数有什么样的性质呢?也具有和小数类似的等值变形的特点吗?从学生已有认知的经验出发,点燃学生学习和探究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在数次教学实践尝试后,笔者发现学生对分数形式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过接触,只是没有系统地研究,认识上比较模糊,更缺乏对分子、分母变化的观察。所以在教学初始,笔者利用“小故事”“涂色卡”“数轴图”等环节,直观引出“形式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确实存在”这一客观现实(如:1/4=2/8,2/6=3/9,3/4=6/8),接着又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是不是每个分数都有和它相等的分数呢?和它相等的分数到底有多少个呢?”最后以1/2为例展开探究,学生参与度高,并能充分利用到刚才获得的经验(观察折纸涂色部分,数轴,联系除法等),来帮助说明找出的分数与1/2相等。在得出几组分数相等的等式后,组织学生观察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在变化的同时什么又是不变的,学生在经历观察、思考、归纳后,探究出了对“什么在变,什么不变”的规律性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雏形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于“猜想”与“验证”中自我建构
数学上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类的知识,由于本身的抽象性,通常造成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比较干瘪,期间仅仅收到静态的结论,至于数学思想方法、活动经验往往都无从谈起,这也造成了学生自我建构的缺失。其实,诸多数学知识都应是经过“同化”与“顺应”的方式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这其中既包括知识技能层面的内在联系,也有思想方法层面的触类旁通。
比如本课,学生初步以1/2为例探究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显然结论下得为时过早,笔者将学生思考的方向及时进行了疏导:仅凭一个特例是不足以当作一个科学结论的。组织学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验证,从而将学生的“一个特例”推广到“任意分数”,而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运用“普遍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即“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正是因为“猜想—验证”,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研究过程,对于新知的建构才会自然发生,不断完善。接着,通过回顾商不变的规律,沟通商不变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得到了提升,能尝试从数学演绎推理的高度去理解分数基本性质了。这些活动的开展也为后续进行其他研究积累了基本经验,相信学生的思维经过长期类似的磨砺,他们思考问题会越来越严谨、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