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8-03-09张森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4期
关键词:泻心汤萎缩性螺杆菌

张森发

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其发病率较高, 症状主要为腹部隐痛、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而感染幽门螺杆菌和饮食习惯不良是引发此疾病的主要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会使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发生萎缩, 增加黏膜厚度, 进而让胃黏膜变薄, 出现胃出血、胃溃疡等症状, 若疾病严重可能会造成癌变, 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抗幽门螺杆菌[2], 但此方式疗效不够突出,无法彻底根治疾病。因中医逐步发展, 日益较多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上优势性明显。所以,此研究用分组方式研讨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 女 19例, 年龄23.1~56.0岁, 平均年龄(35.3±6.9)岁, 病程6.2个月~11.0年,平均病程(8.5±2.1)年;研究组:男22例, 女 18例, 年龄23.2~55.0岁, 平均年龄(35.2±6.6)岁, 病程6.4个月~11.2年,平均病程(8.4±2.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西药治疗。给予甲硝唑(饭后口服,2次/d, 400 mg/次)、阿莫西林胶囊(饭后口服, 2次/d,1000 mg/次)、泮托拉唑(饭前口服, 2次/d, 40 mg/次)治疗,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后, 将给药降低为1次/d。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 药方组成:干姜5 g、黄连6 g、甘草6 g、蒲公英15 g、白花蛇舌草15 g、煅乌贼骨15 g、党参20 g、枳实10 g、黄芩10 g、半夏10 g。若患者上腹部疼痛则给予田七粉3 g, 单独冲服;如患者腹胀, 加佛手10 g、延胡索10 g、砂仁6 g,若患者便溏则加薏苡仁30g, 若患者泛酸则加瓦楞子30 g、参术10 g、白芨10 g, 加水煎熬为400 ml, 早晚口服, 1剂/d。治疗期间, 患者均禁坚硬、油腻、生冷、辛辣等食物, 确保生活作息良好性和规律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指标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各症状全部消失, 食量增加,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下血管网主要为粉红色;有效:各症状均得到改善, 给予胃镜检查结果为黏膜下血管网为橘红色;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血液流变学 治疗前两组对比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血细胞比容(%) 血浆粘度(mPa·s) 血细胞比容(%) 血浆粘度(mPa·s)研究组 40 0.45±0.22a 2.17±0.44a 0.30±0.16b 1.57±0.23b对照组 40 0.44±0.23 2.20±0.26 0.39±0.16 1.89±0.30 t 0.1987 0.3713 2.5156 5.3538 P 0.8430 0.7115 0.0139 0.0000

3 讨论

近几年来, 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 病理变化主要为胃壁蠕动及张力、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状况减弱、胃黏膜萎缩薄、胃腺体萎缩等[4-6], 继发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 表现主要为嗳气、胃部不适、隐痛、胃脘部饱胀和胀痛, 或因反流胃酸造成食管过性痉挛、心悸、胸闷造成进食阻塞感等, 少数患者症状为痞满不适、上腹部胀痛。从中医上讲, 属于纳化无权、脾胃两虚, 为胃痛痞证的范围,其病理基本为胃寒肠热、脾胃不调, 升降失调, 虚实夹杂。

因临床病理诊断和内窥镜技术逐步发展, 人们逐步认识到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之间有密切性关系, 进一步深入了解疾病发展过程, 感染幽门螺杆菌-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7,8], 此阶段已得到医学界公认。所以, 怎样逆转或控制炎症、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及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属于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变为癌症的重点, 给予中医方式进行治疗, 其疗效突出。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接受西药治疗基础上, 再接受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 从治疗总疗效、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均证实了加味半夏泻心汤的可应用性和优势性。此药方针对寒热交结瘀证, 可健脾益气和辛开苦降的功效。干姜与半夏有消积祛痞、温中祛寒的功效, 枳实可清滞破气, 蒲公英、黄连、黄芩药性苦寒, 可解毒清热, 镇痛祛邪, 甘草和党参可调胃中和、健脾益气, 煅乌贼骨可收敛黏膜损伤和抑制胃酸[9,10], 三七粉有化瘀活血的作用, 并对病灶微循环有促进作用, 协助炎性物质吸收, 配合益气药物, 协助修复受损组织和促进细胞新生。此外, 药方内黄芩、黄连、党参药物可杀灭和抑制病菌, 在清除幽门螺杆菌中药效也更为突出,蒲公英、黄芩、黄连均存在抗内毒素的作用, 对细胞器和生物膜的强效保护存在有利, 机体免疫力得到增强, 进而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体脏器。现代医学表明, 半夏泻心汤可改善胃动力, 有效调节胃与脑自主神经分泌功能, 修复保护胃黏膜,并降低一氧化碳, 具有抗氧化性损伤, 或将炎症状况降低,进而促进保护胃黏膜, 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和西药对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 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可考虑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 疗效突出, 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为明显, 值得应用。

[1]韩积军.慢性萎缩性胃炎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效果观察.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5):136-137.

[2]张建荣.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6):1099-1100.

[3]崔志军.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4):32.

[4]杨仲秋.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8):128-129.

[5]宫丽萍, 陈新.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6, 11(6):27.

[6]张振平.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24):49-51.

[7]翁毅, 罗中吉.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医药前沿, 2017, 7(6):161-162.

[8]刘丽霞.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临床研究.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6):113-114.

[9]田秀峰.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研究.陕西中医, 2016, 37(8):951-952.

[10]李才菊.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处方药, 2016, 14(9):100-101.

猜你喜欢

泻心汤萎缩性螺杆菌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