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金峰:水电是最现实最具绿色特性的能源

2018-03-08谢泽

中国三峡 2018年1期
关键词:黄先生三峡工程水电

◎ 文 | 谢泽

建设水库大坝,能够解决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矛盾,统筹防洪、发电、供水、灌溉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我国水旱灾害频发和能源短缺的现状来说,是必然选择。同时水库大坝的建造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及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水库大坝认知需客观、正确、科学,而增加水库大坝认知亟需拓展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要把水库大坝建造的必要性、生态保护、安全保障、危机应对等更多信息客观真实地告知公众,增强其知晓度和认知度。

为增强公众对水库大坝的科学认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在2017年会期间成立了水库大坝公众认知与公众关系委员会,并举行了首次会议及“水库大坝公众认知论坛”。本期刊登论坛期间部分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11月10日,在湖南长沙参加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库大坝与公众认知论坛的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金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我国水库大坝公众认知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于水库大坝基本常识和水电绿色清洁能源特性的认知水平还很低,误解和谣言已经严重影响到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科学界和工程界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现象,联合起来加强对公众普及水库大坝知识的力度。

“水库大坝公众认知是一门科学,应该引起科学界和工程界的共同重视。”

作为大坝公众认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金峰向记者表示,较之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公众科学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国家科学普及工作水平也还不够。水库大坝涉及到水利、能源、交通等多个行业的众多专业知识,向大众科普难度更大,公众对于生态、移民、社会的多元化诉求,也会影响其对水库大坝的正确认知。

金峰认为,过去在面对公众对于水库大坝错误认知时,我们的回应往往是用复杂的科学原理作出解释,澄清事实。但这种方式仅是从科学原理上的回答,而未充分考虑到受众接受情况。他表示,公众认知工作本身就是一门科学,需要科学界和工程界认真研究。对于不同类型的群体应有相对应的宣传应对方式,对于利益诉求多元化带来的认识分歧,也应客观科学的看待,让科普的授受双方能在同一话语体系内充分交流、消除谣言、消弭分歧。

“水电的经济性决定了它不仅是最现实,也是最环保的能源形式。”

我国在签署《巴黎协定》的同时承诺到2030年前,让非化石能源在中国的能源需求比例中提升至20%,碳排放强度最高降低65%,这些承诺是史无前例的,也给当前减排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金峰告诉本刊记者,在可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形式中,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放弃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比较现实的选择。其中,水电较之于风电、太阳能发电有技术成熟、装机规模大、电源相对稳定、能为电网和其他发电形式调峰调频的优点,更有价格上的优势。

金峰特别强调,水电在价格上的优势,不仅意味着其更受电网和用户欢迎,还意味着它更“绿色”。他解释说,我们所花出的每一分钱,其背后价值的创造过程都是存在碳排放的,也就是说,我们购买一定量的清洁能源,花费的钱越少,则为其间接支出的碳排放量更少。因此,水电较之于其他清洁能源,其绿色特性更显著。

“黄万里先生有着崇高的科学精神,我相信他若见证三峡工程建设,一定不会固执己见。”

金峰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很多中小学就学过的科学常识,本来深深扎根在公众的心中,但大家面对关于三峡工程很多荒谬的谣言时,却因为一些科学之外的原因,违背那些熟知的常识,选择相信甚至传播谣言。

金峰介绍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也曾请很多专家来讲三峡工程,有支持三峡工程的,也有反对的。反对者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黄万里先生。系方并不预设立场,谁对谁错交付科学检验。他觉得黄先生在支撑结论的一些数据上存在问题,因此结论也会出现问题,事实也证明了黄先生在泥沙等方面的预测与现实情况差距很大。

金峰说,但这丝毫不能影响黄先生在我、在清华土木人心中的崇高地位,我们尊敬他,是尊重他坚持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偏差,是追求真理道路上难免的。但我相信,若黄先生能见证三峡工程建设运行,一定不会像一些人迷信他一样的迷信自己过去的观点,他会发现、研究自己出现的偏差,修正自己的观点。

猜你喜欢

黄先生三峡工程水电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合同到期未入住,空置费谁承担?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二十余载三峡路:承人民嘱托 铸民族伟业
朋友能继承孤寡老人遗产吗?
存钱路上现金“变”假币广东惠州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