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设水上定向运动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18-03-07王锋林国平孙健

科技资讯 2018年33期
关键词:定向运动高校体育

王锋 林国平 孙健

摘 要:定向运动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开发,是一项极具锻炼价值的项目。水上定向就是定向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借助划船来完成比赛,具有划船运动和定向运动双重促进作用。有水系、湖泊等自然条件的高校将水上定向引入高校体育课堂,对大学生上肢力量、心肺耐力等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理论提供实践依据,也为大学生提供一项具有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关键词:高校体育 定向运动 水上运动 上水定向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c)-0170-02

定向运动是利用地图和指北针依次到达地图上所示的各個地点,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地点者为胜。它要求要有良好的体力和辨别方向选择路线的智力。经常进行定向运动,可以锻炼大学生奔跑能力、耐力、果断的判断力及空间智能,还能在团队项目中养成合作意识。因此,定向运动是一项极具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已经普遍开展。定向运动除了可以徒步完成比赛以外,还可以分借助工具定向。如自行车定向、滑雪定向等,水上定向也是其中一种定向形式。水上定向通过在水中划船来完成定向比赛,在国内外已经出现,但还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具有水上运动和定向运动双重促进作用。在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特别是男生上肢力量和心肺耐力下降更加严重的严峻形势下。发展水上定向运动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理论为依据,分析水上定向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作用的同时,探讨水上定向运动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理论提供实践依据,也为大学生提供一项极具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1 水上定向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1.1 水上定向运动能发展大学生上肢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力量

水上定向是借助划船运动完成定向比赛,因此,水上定向具有划船运动对大学生的促进作用。划船运动是通过上肢持握划桨,通过一定的动作划水,通过水体的反作用力的一系列传递,推动船体的前进。因此,划船运动要求发达的上肢力量。经常从事划船运动,最直接的锻炼价值就是促进大学生上肢力量。另外,在划船运动的过程中,要保证船体在水中的稳定性基础上持续发力,这需要人体通过自身的核心稳定性力量维持船体的稳定,无形中增强了核心稳定性力量。在当今因玩手机而造成的脊椎病增多的情况下,划船运动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恢复手段。可见,水上定向以划船运动为基础,对大学生上肢力量及核心稳定性力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水上定向运动能发展大学生心肺耐力

划船运动能促进人体心肺功能是经过广大科研工作者证实了的。通过各种距离的练习,锻炼了人体持续工作的能力,需要大量的氧气和养分供应至骨骼肌完成动作。需要强大的心脏供血能力和肺部的吸氧能力。经常进行划船运动,能促进心肺功能。因此,水上定向可以通过设置不同距离的路线来发展大学生的心肺功能。

1.3 水上定向运动能培养大学生顽强意志和拼搏的精神

在水上定向运动练习和训练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如路线距离一般都比较长,需要长时间并维持一定的速度进行划船,其过程中除了消耗大量的体力外,还要思考方向和选择路线问题。而且如果在顶风逆水的环境中完成比赛,更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因此,水上定向对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起到了促进作用。

1.4 水上定向培养大学生正当的竞争意识

水上定向运动的竞争同徒步定一样,在同场的水上划船中发挥自身能动性去争夺优异成绩,这更贴近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所以,水上定向运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必然的。参与水上定向运动比赛,让学生发挥出自己高超的体能和技术水平,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超越对手,赢得荣誉,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进取心。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竞争品质,避免为了胜利而采取不正当竞争。

1.5 水上定向运动能发展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国内外的水上定向形式,大部分使用灵活且安全的充气橡皮艇,一般6~8人为宜。因比赛需要迅速的反应调整船的方向,因此,需要全体船员配合。这就决定了船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分工,诠释了同舟共济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中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任务,通过任务合理分工、相互合作才能最终取得集体的比赛胜利。长时期的进行水上定向运动练习,学生就会形成在团队合作意识,为了集体利益具备自我奉献的精神。

2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具备开展水上定向的条件

2.1 高校有开展水上定向需要的水域条件

目前,从全国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有水系、河流湖泊等水域条件。我国东、南部沿江沿海水系发达地区的高校,水域面积大,水系网络错综复杂,最适合开展水上定向。中部及西、北地区高校有条件的也都设置了水域。水上定向可根据不同的水域情况灵活开展。如水系发达,水域面积大、水网错综复杂的高校,可以设置多条行进路线。保证大学生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水域面积小的高校可以灵活设置路线,增加往返路线,增设多的水中及岸边检查点数量,也可以保证学生的运动负荷。另外,“水上不够,陆上来凑”可以根据各自特色,开展水陆结合定向,以保证路线距离要求和学生的运动量。

2.2 高校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体育师资团队

高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雄厚,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团体科研能力较强,具备将科研成果向体育实践转化的基本条件。另外,教育部要求高校尽量多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不同专项的师资引进。目前,水上运动、定向运动已经成为高校体育的常规项目,师资力量也都进行了引进和培训,具备开展水上定向师资条件。

3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水上定向存在的问题

3.1 水上安全隐患

安全是高校体育课程开展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水上运动,必须要把水上安全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水上定向需要更加广阔的水域才能开展,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把控能力下降。一旦出现学生落水甚至翻船情况,教师的施救能力就会受到严峻的考验。

3.2 高校水上定向课程标准及评价指标有待于研究

高校體育课程开设水上定向运动,虽然增设了新的项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目前仍没有学者进行研究。各高校如果开设水上定向,所使用的船只存在多样性。如充气橡皮艇、独木舟、肥仔艇、海浪舟以及舢板,每种船只的特点需要学生用不同的动作去完成,其水中阻力的不同也会造成学生运动强度的不同,对学生的锻炼效果也会不同。因此,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船只条件下学生的成绩。

4 高校开展水上定向运动的安全对策

4.1 提高师生水上定向的安全意识

水上运动虽然会造成落水或者翻船,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其锻炼价值。可以采取完备的安全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首先要提高师生水上定向的安全意识。教师要在每节水上定向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安全强调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到水上安全三令五申,从思想上不断灌输安全意识。

4.2 师生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师要进行水上安全培训方可被允许授课。并将安全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在进行水中教学以前对学生进行传授,保证每个学生都掌握安全知识和水中安全自救、施救的技能。

4.3 提供完备的安全器材用品保证教学安全

在教学水域设置完备的安全器材、物品和用具,如救生衣、救生圈等,并安排专门的救生员随机而动,保证教学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锋.定向越野对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9):384.

[2] 林燕如.定向运动对大学生有氧耐力素质的影响的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公体体育定向选项课教学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296.

[3] 杨志仙,周栋梁.定向运动对普通大学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J].体育教育,2015(12):45-46.

[4] 王琼.野外森林定向越野对城市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梧州学院学报,2010,20(3):97-100.

[5] 史松涛.定向越野运动对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J].运动,2016(12):120-121.

[6] 方荣荣.简析高校大学生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效用[J].运动,2017(8):105-106.

[7] 王彩平.定向越野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训练方法研究[J].武术研究,2017(12):121-122.

[8] 吴佳伟.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定向越野教学改革研究[J].运动,2015(10):123-124.

[9] 田静,肖亚玲.航海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7):226-228.

[10] 滕海颖,陈学德.航海体育[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11] 赵卫星.对我国普通高校开展赛艇运动的现状调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84-87.

猜你喜欢

定向运动高校体育
新兴智慧型体育项目——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方法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浅析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价值和对策
定向运动引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
定向运动引入初中体育健康课堂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