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家长与教师双重作用下的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2018-03-07王春
王春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高效地进行,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一直致力于讨论、研究的问题。但是,高效教学不仅是教师的职责,还应当是家长与教师携手,共同努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还需要家长的进一步参与,引导并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家长参与
随着外出打工潮流的涌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变成了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同生活,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面务工,很少回家与孩子做伴。因此父母把孩子全部交给了学校的老师,在学习上起不到良好的监督作用。然而老师只在学校对学生有约束力,学生回到家之后,缺乏家长的管束与监督,由此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家长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承担起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专注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教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生大都是儿童,即便是进入高年级的小学生,也或多或少都有顽皮的时候。对于自控力不强的小学生而言,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并且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于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趣味性教学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要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激发课堂活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将教材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人教版“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教学中,上课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机智的喜羊羊出谋划策,羊村的小伙伴们勇敢而又团结,因此又一次战胜了灰太狼。由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会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由此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增强课堂趣味性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或者合理地利用教学模型、多媒体等工具辅助教学等。
学生的心里认为是有趣的课程就会用心去学,并且课后会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在促使学生更加专心学习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
效率[1]。
二、家长增强课后的监督性
爱玩,是所有小孩子的天性。小学生作为小孩,自然贪玩。随着上学这个概念在脑海里的产生,学生自然而然对老师也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畏惧感,认为,老师是有权管束学生的,因此在学校时学生们都会相对收敛玩心。但是放学后回到家就不一样了,爷爷奶奶辈的老年人一般都不会严肃地管教孩子。对于学习上的事他们也都不怎么关心,老人关心的只是孩子能不能吃得饱、穿得暖。这种自由散漫的环境与学校截然相反,因此,家长若是能够参与到课后教学中去,自然就对学生有了一定的约束力和监督力,教学也就能更加有效。
许多家庭留下子女与老人同住,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由此导致了学生课后无人监管,学习效率不高。在外务工父母若是有条件安稳下来,不妨将孩子带在身边,放学后积极地引导孩子,督促他们完成作业,复习当天的功课,预习第二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如若是没有条件将孩子带在身边,也不能留其中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的,建议跟家里的老人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端正老人的思想,让老人督促孩子学习。
三、学生加强课后练习
数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课,逐步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要在课后加强练习。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公式。在课堂上,教师的职责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公式,并能够加以运用。但是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除了例题之外,时间不允许老师们给学生讲解过多的扩展题,因此,课后的自主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领者的角色。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之后,练习就是学生的事情了。练习能够造就完美,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加以消化,并逐渐加深印象。长此以往,知识就会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不易忘记。人的记忆是会周期性遗忘的,假如学生僅靠课堂上老师教学的时间去学习,课后不花时间去巩固复习的话,一天后所学的知识就只剩下原来的36%了,一周后仅剩下不到15%。因此,学生应当在家长的督促下加强课后练习,加深对课堂教学的记忆,并提高学习效率[2]。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共同努力,以期收获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教师应该增强自身课程的趣味性,结合实际生活,借助工具等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家长们在学生课后应该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督促孩子学习。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在家长的督促下勤加练习。学生们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小学数学活力课堂的构建探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3(8).
[2]王金虎.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J].学周刊,2015(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