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2018-03-07黄盛
黄盛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脓毒血症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停用时间、休克逆转时间以及死亡率。 结果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停用时间对比,对照组为(232.3±51.58)h,观察组为(87.0±25.2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休克逆转时间在两组患者间的对比,对照组为(240.0±87.56)h,观察组为(83.3±23.0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6%(23/5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0%(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较快速的逆转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降低致死率。
[关键词]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脓毒血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2(b)-015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mall-doe glucocorticoid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sepsis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mall-dose glucocorticoi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own time, shock reverse time and mor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own tim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232.3±51.58)h and (87.0±25.22)h,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P<0.05), and the shock reverse tim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240.0±87.56)h and (83.3±23.00)h,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P<0.05), and the morality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46%(23/50) and 10%(2/5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small-doe glucocorticoid can rapidly reverse the disease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reduce the morality.
[Key words] Small-doe glucocorticoid; Sepsis; Clinical analysis
脓毒血症是指大量细菌集中在一起形成细菌栓子,这些细菌栓子间歇侵入人体血循环中,并停留于身体某处,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1-2]。脓毒血症的发生机制较多,常见的为化脓菌经伤口直接进入血液内、体内正常菌群异位进入血液内、体内化脓部位细菌入侵进入血液内及医源性感染等。进入血液内的病原菌大多数被体内巨噬细胞等清道夫消灭,仅少数病原菌存活,存活的病原菌以血液为培养基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干扰体内代谢[3]。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脓毒血症的疗效尚存在争议[4]。该研究随机选取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脓毒血症患者,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30~55岁之间,平均年龄(42.5±17.6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34~49岁之间,平均年龄(41.5±10.61)岁。该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该研究进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依据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本人知情并同意参加该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有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证;②患者有严重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肾功能不全,合并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3 治疗方法endprint
1.3.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给予机械通气、脏器功能支持和原发病治疗等。常规应用抗生素、控制血糖并升压、维持水电介质酸碱平衡、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同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率级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
1.3.2 观察组 患者入院后,给予机械通气、脏器功能支持和原发病治疗等。常规应用抗生素、控制血糖并升压、维持水电介质酸碱平衡、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同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率级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批号:0712241) 100 mg,静脉注射1次/8 h,使用1周后药量减半,维持6 d后停药。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机械通气停用时间、休克逆转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差异,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休克逆转时间与机械通气停用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停用时间,对照组(232.3±51.58)h与观察组(87.0±25.22)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休克逆转时间,对照组(240.0±87.56)h与观察组(83.3±23.00)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6%(23/5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0%(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脓毒血症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感染、炎性反应、免疫、凝血及组织损伤等方面,失控全身炎性反应的作用是目前大多学者的普遍看法[5-6]。在机体受到严重感染、烧伤、休克、胰腺炎及再灌注损伤等感染与非感染因素刺激时,机体免疫细胞处于被激活状态,引发体内大量细胞因子(IL-6、IL-8、TNF-α等)及炎性介质释放,再激活补体、凝血和纤溶系统,产生“瀑布效应”,从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7]。这些炎性因子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使皮质醇释放增加,而增加的皮质醇同伙负反馈抑制肾上腺轴,但是长时间会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8]。
糖皮质激素作为脓毒症的治疗药物长达30多年,但其用量和疗程一直备受争议,这也是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1992年美国感染协会的治疗指南不再推薦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而1998年的几个实验,使人们重新评估糖皮质激素在脓毒症中的治疗作用;2004年脓毒症防治指南中强烈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然而,2008年欧洲多中心研究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9]使得该年的脓毒症防治指南中不推荐对无休克的脓毒性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提出激素治疗仅用于液体复苏和血管加压药治疗后仍为低血压的脓毒症患者。
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的依据有两方面:① 脓毒症市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糖皮质激素作为强有力的抗炎药物,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影响着炎症瀑布式级联反应的多个环节,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以达到治疗脓毒症的作用。②脓毒症患者特别是脓毒症发展至休克的患者可能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组织细胞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减弱也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10]。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用于SIRS可减轻肺内炎性反应,降低肺毛细血管渗漏,减轻肺水肿;另外,用于脓毒症可提高血管对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敏感。然而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有较大的附加损害。大剂量、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如免疫功能低下,继发感染,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存在生理功能代偿的基础,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极易发生意外,还可能引起继发感染,增加死亡风险。
戈大海的研究中[3],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为8.33%,糖皮质激素组患者死亡率为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顾益萍等人[8]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225.0±57.9)h,死亡率为38.29%;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4.2±27.5)h,死亡率为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琳等人[11]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休克逆转时间与机械通气停用时间分别为(84.5±28.5)、(86.5±24.5)h;对照组的休克逆转时间与机械通气停用时间分别为(250.5±72.5)、(268.5±48.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文中,机械通气停用时间、休克逆转时间分别为,对照组(232.3±51.58)、(240.0±87.56)h与观察组(87.0±25.22)、(83.3±23.00)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戈大海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脓毒血症的治疗中起到降低致死率的作用。
综上所述,脓毒血症患者在治疗时,可适当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雯,王东,方明明,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5, 42(2):110-114.
[2] Dellinger RP,Levy MM,Rhodes A,et al.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12[J].Intensive Care Med,2013,39(2):165-228.
[3] 戈大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急诊治疗脓毒血症患者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7(18):15-16.
[4] Minneci PC,Deans KJ,Banks SM,et al.Meta-analysis:the effect of steroids on survival and shock during sepsis depends on the dose[J].Ann Intern Med,2004,141(1):47-56.
[5] 任珊,赵鹤龄.拯救脓毒症运动:2012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要点[J].河北医药,2013,35(8):1233-1236
[6] 陈洁茹,陈伟燕,熊旭明.APACHE Ⅱ评分系统在综合ICU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3,34(1):86-89.
[7] 邹琪,何先弟.脓毒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612-613,642.
[8] 顾益萍,唐和锋.小伎俩糖皮质激素在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7):1050-1051.
[9] Dellinger RP,Levy MN,Carlet JM,et al.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08[J].Intensive Care Med,2008,34(1):17-60.
[10] 许东,肖淼淼.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血症的策略[J].临床医生论坛,2014,35(4B):88-90.
[11] 王琳,张爱红,李雪松.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抢救的临床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737-4739.
(收稿日期:2017-09-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