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生体验在曹禺《雷雨》创作中的体现
2018-03-07贾思默
◎贾思默
(山东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文学作品的产生源于作者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意识形态层面的思维通过文字这一媒介与方式进行传达。而作者观念的形成与其个人的成长背景及人生阅历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写作素材也通常来源于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比如: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受到作家活动年代的限定与影响,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可以在作家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作品的文字与风格更是有关作者的个人喜好。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可避免的要对作者的人生体验进行探究。
曹禺于23岁创作完成的首部作品《雷雨》,被公认为是中国话剧艺术的里程碑,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悲剧。
在创作题材中,《雷雨》的创作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这一题材的选定与曹禺年少时期成长经历的封建官僚大家庭密不可分。在创作主题的构造中,作者曹禺广泛吸收与运用青年时代在清华大学接触与学习的西方戏剧及批评理论,结合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创造出了根植于中华大地但又蕴涵古希腊悲剧色彩的剧作《雷雨》,并在其中创作出了富含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与时代悲剧的诸多鲜活人物与故事情节。在人物原型的选取上,曹禺则选择了自身生活中亲近的人物作为剧作人物塑造的原型。最后,在艺术手法上,曹禺基于五四新青年“开眼看世界”的时代背景,突破性地运用了法国象征主义创作手法进行《雷雨》剧作的创作,以一种较为猛烈的自然现象烘托了剧作的内部氛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了矛盾冲突,传递了作者曹禺内心的体感与诉求[1]。
一、写作题材
《雷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这一题材的确定与他个人经历密不可分。曹禺成长在民国初年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自小一直成长在家中,曹禺儿童少年时期主要是在继母和私塾那接受教育。家庭是曹禺主要的成长环境,是他最为熟悉的写作题材,因而发挥起来得心应手。
另外,在最后一任封建王朝结束,民主制、军阀并存的年代,长达两千多年的大家庭生存模式并不会随着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就彻底瓦解。而曹禺居住的天津,又正是满清遗老、遗少大量聚集的地方。儿时的曹禺经常随父母接触熟悉许多封建家庭,对其中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了然于心,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熏陶也在《雷雨》中有所体现。《雷雨》悲剧的收场被设定在雷雨之夜,似乎一切的恩怨都被大雨涤荡。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道家思想:对自然和物的崇拜,认为人的起点和终结都归于自然,自然主宰着人的命运,人们向自然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曹禺也接受了西方宗教关于救赎的概念[2],《雷雨》中周朴园最终的悔改体现在他将周公馆捐为教堂,整出剧在巴赫的教堂音乐《b小调弥撒曲》中落幕。
二、写作主题
《雷雨》讲述了一个大资产阶级家庭的灭亡过程,从平日的兴盛到最后的家破人亡,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悲剧仅仅发生在短短的一天之中。据曹禺称他之所以创作这一作品是源于感情的冲动。笔者认为,感情冲动实则是起因于曹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内心世界的碰撞,《雷雨》恰好是这些人生体验融合了曹禺的写作才华汇聚而成。曹禺于1933年完成《雷雨》的创作,之前花费5年时间构思。在决定一位作家写作主题的青少年时期,曹禺在思想上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文化上接受了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的熏陶[3]。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曹禺参加了“爱美剧”社团,并担任《玩偶之家》的主演,后入清华大学英文系学习,广泛涉猎西方戏剧文学。
《雷雨》以命运悲剧为主,杂糅了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的体现如下:首先,《雷雨》的叙事结构如同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一样,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开头周朴园和两个妻子住在教堂,是什么导致了他们这样的命运,后文开始叙述。其次,如同俄狄浦斯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一样,曹禺将《雷雨》中的人物,侍萍的坎坷遭遇归类于命运的捉弄、自然的法则支配的结果[4]。少年时被伺候的少爷周朴园引诱,生下两子,后周家为娶有钱太太,侍萍产后第二天,雪夜将其逐出,强行留下侍萍的大儿子。侍萍带着快要死亡的二儿子,投河自尽未遂被救起后又改嫁泼皮鲁贵,生下女儿鲁四风,三十年后返回周公馆,发现女儿与大儿子有染。女儿获知自己珠胎暗结的情人竟是同母异父的哥哥时,雷雨之夜跑出触电而亡[5]。
社会悲剧则主要体现在周朴园和鲁大海这一对矛盾冲突体上。周朴园是资本家,而鲁大海是工人。马克思《资本论》指出,资产阶级是以榨取工人阶级最大剩余价值为生,这就注定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更何况周朴园是一个靠“在哈尔滨修桥时,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人三百块赔偿”发家的资本家,而鲁大海作为周家矿上矿工的代表,据理力争要为工人争取利益,反抗不公对待。20世纪初是中国法制不健全、社会缺乏约束力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阶级矛盾更为尖锐和不可调和[6]。虽然曹禺在《雷雨·序》中提到,他“并不是为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但在当时的社会中耳濡目染,即使只当做一种常见的现象来描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7]。
性格悲剧则主要体现在周朴园的妻子繁漪身上。繁漪的悲剧部分来自自身的命运和当时社会所限,她为金钱地位嫁入豪门做续弦。周朴园只是要她作为服从的榜样来规范家庭的秩序,在没有爱而只有压抑的环境下,她像一个“困兽”选择做最后一次的挣扎。她想将自己从困境中拯救出来。而她也真切热烈地爱着周萍。她性格中的极端因素,对于爱、自由、美好生活的极度向往使她不惜放弃自己的名声和作为母亲的责任,试图在众人面前揭露与周萍的不伦关系,不惜伤害亲生儿子,意图挽留决意离开的周萍,最后导致了儿子死亡,自己疯癫的悲剧下场[8]。
三、人物塑造
《雷雨》中共出现了8位个性鲜明、颇具代表性的人物。这些人物都可在曹禺的生活经历中找到典型[9]。狠毒冷酷的资本家和封建专制家长周朴园身上有曹禺从事买办事务的父亲的影子,敢爱敢恨极端向往美好生活的繁漪源自曹禺一位朋友的嫂嫂,性格懦弱的周萍像是曹禺身边的兄长们[10],充满幻想的周冲是曹禺自身的化身,狡猾贪婪的鲁贵就像曹禺家中的仆人陈贵,善良温顺的侍萍如同曹禺的继母,天使般美好的四凤像是曹禺的姐姐万家瑛,朴实粗鲁的鲁大海像是曹禺在火车上偶遇的一位工厂工人。
四、艺术手法
除了西方古典主义的影响,曹禺在创作《雷雨》时明显受到了现实主义的熏陶。象征主义被认为是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水岭。曹禺受法国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在《雷雨》的创作中大量使用了象征手法[11]。
话剧名为《雷雨》,雷雨本为一种自然现象,但曹禺赋予了它多种含义。雷雨,从雨前的热闷压抑逐渐发展到最后的大雨侵盆、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象征了剧中人物之间矛盾的爆发,象征了剧中人物极端的性格的释放和矛盾的心理,切合了文学作品发展的模式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曹禺当时的心境和所处社会时代的动荡。
《雷雨》一开始就写到屋中很气闷郁热逼人,空气低压着。外面没有阳光,天空灰暗,是将要落暴雨的神气。一方面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决定了作品的基调——沉闷、压抑,酝酿这一场大的变革。周蘩漪:“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恶兆地)风暴就要起来了。”外面风雷大作。周朴园(走到窗前望外面,风声甚烈.花盆落地打碎的声音):“萍儿,花盆叫大风吹倒了,你叫下人快把这窗关上。大概是暴雨就要下来了。”周萍:“是,爸爸!”(由中门下)(朴园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闪电。)
故事的第二幕,侍萍来看望女儿四凤,与周朴园相认。侍萍发现女儿在周公馆做女佣,决定带女儿返回济南。周萍决定彻底摆脱繁漪,准备夜晚去四凤家与其相会。繁漪借由描述风暴威胁周萍,从她的话语中可窥见她乖戾、为爱痴狂的性格。周朴园看到的大风刮碎花盆的场景,说道的大概是暴雨就要下来了,切合着他与侍萍的重逢,预示着三十年前的罪恶将要惩罚他。
第三幕在鲁贵家中,侍萍要女儿四凤发誓以后绝不再见周家人,四凤舍不得周萍,但在母亲的恳求下发下毒誓。这一段的场景象征了四凤矛盾挣扎的内心。后周萍前来与四凤相见。雷声大作象征着四凤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繁漪前来将周萍逃脱的窗户关上时,雷声大作、一声霹雳。这声霹雳正如后来繁漪当众道出了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催生了一系列的悲剧。
最后在周公馆,当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揭晓后,四凤、周冲触电线死亡,周萍吞枪自尽,鲁大海不知所踪,侍萍、繁漪疯癫了,一切的存在似乎都被瓢泼的大雨冲刷干净,结束了。
五、结语
曹禺的《雷雨》在创作题材上,从自身的生活坏境出发,选择了描写家庭生活,意识形态上贯穿了中国的道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在写作主题上,受阅读的古希腊戏剧、易卜生戏剧和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和当时社会现状的浸沁,以描写命运悲剧为主,同时描写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在人物塑造上,《雷雨》中的八个人物原型均来自曹禺的现实生活。在艺术手法上,受法国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大量使用了西方现代文学核心的象征主义。《雷雨》,这一中国话剧史上划时代的经典著作的诞生与曹禺个人的人生体验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