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古诗英译体系简化策略之增添法研究

2018-03-07

外国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原诗英译形容词

张 汨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0 引言

汉语古诗历史悠久,数量众多。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清末汉诗,无数迁客骚人留下了数不尽的作品,汉语古诗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汉语古诗英译也成为向英美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大量国内外翻译家,如华兹生(Burton Watson, 1925—2017)、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1946—)、汪榕培(1942—2017)、许渊冲(1921—)等都在此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而归纳和总结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以及相对应的翻译方法可以为当前语境下汉语古诗歌英译或者重译提供参考,进而对汉语古诗的翻译与对外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1 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及增添法解读

汉语古诗数量众多,译者背景各异。通过对各时期、各译者的译文进行整理和归纳,文军等(2016)将汉语古诗英译策略分为易化、多样化和简化三大类,每种类别之下又包含若干不同的翻译方法。简化策略指的是译者“以各种方式将汉语古诗古旧名物及典故等英译得更简略、更清楚,使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文军 等,2016:96),具体包括概括法、释义法、替换法、节略法和增添法五种方法(文军 等,2016:96-97)。

“增译”或者“增添”法指的是“根据目的(标)语词法、句法、语义、修辞或问题的需要,或因受制于目的(标)语某些特定文化规范,在翻译中增添某些词、句或段落,以更好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或更好地体现特定翻译目的”(熊兵,2014:86)。放在汉语古诗英译中,我们认为,增添法“不是指通常意义上为使文顺句通而增加代词、转折词等方法,而指译者在译文中增加原文所没有的比喻形象”(文军 等,2016:97)或者原文隐含的各种意象,从而使目标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诗。

就当前翻译研究界对增添法的研究而言,经过笔者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归类,我们发现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学翻译中的增添法应用研究。陶友兰(2006)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时可以使用的方法,指出在诗歌翻译时译者可以选择深化原诗意象,例如古代地名可能是外国人在文化背景上的盲点,而这些专有名词往往具有特定的联想意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选择把这些联想意义增加出来,例如“扬州”可以翻译成“River Town”,也即江南水乡。唐均等(2017)探讨了华裔汉学家张心沧英译《红楼梦·花冢》桥段,总结出其使用的增译、串译以及误译三种情况,并且附以不同实例阐释了增译法的几种类型,即对文中首次出现的人名补充说明,对容易使读者疑惑的地方进行增补以及文化增译。而Pedersen(2017)则聚焦英国电视剧《是,首相》的瑞典语字幕翻译时译者处理隐喻的策略和方法,指出虽然译者受到对话互动、图像和字幕特点以及时间和空间限制等因素影响,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仍然将隐喻看作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并且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对隐喻进行明示。

其次,科技翻译中的增添法应用研究。石春让(2006)对通俗科技英语中隐喻的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通俗科技英语文体中隐喻的特点,并指出了翻译时隐喻可使用的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和增译法。李照国(2011)结合自己翻译《黄帝内经》的翻译实践,论述了不同比喻层面,包括比喻、借喻、比拟、对偶、联珠等以及相应的翻译处理方法,对中医翻译中不同意象处理时使用增添方法进行了阐释。Bisiada(2018)以英语翻译成德语的商务文本为例,对比了译者手稿和刊出版本之间的差别之后指出,现有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使用的基本都是刊印文本,而事实上编辑者在出版过程中会对译者的手稿做出大量修改来发挥重要的角色,包括增添词语等方法。

再次,口译中的增添法应用研究。张其帆(2011)以国家领导人发言的英语同声传译为个案,对译员采用的翻译方法做了研究,包括删减和增添,其中后者又分为显化增译、脱壳增译以及补充增译三种。Ribas等(2017)采取问卷调查、视频分析、访谈等多种手段对五名中西语译员在公共服务口译中使用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译员会根据语言或者文化上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其中包括增译法。

从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前增译或者增添法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国内外文献大多将增添法或者增译法作为翻译方法或者翻译策略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而对增添法作为一种单独翻译方法的聚焦不足,较少关注增添法在某一类文体翻译中的具体体现。鉴于此,本文聚焦古诗汉译翻译策略体系中简化策略的增添法,并且选取不同时期的汉语古诗及其英译文作为语料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对增添法的系统研究。

2 汉语古诗英译的增添法研究

上文提到,增添法主要是通过增加一些原诗歌中没有的比喻形象或者隐含意象,使原文的意思更清晰明了。通过总结和分析,我们发现译者在增添意象时,主要为名词意象、形容词意象、动词意象以及短语或者短句意象,接下来笔者对以上四种意象增添法的使用进行逐个分析。

2.1 名词意象的增添

汉语古诗中很多具有古典的名词意象,如动物、植物、自然环境等等,往往暗含一定的意义,但是这类内容通常不太为外国读者所了解。因此,在处理这类意象的时候,译者往往会选择将原诗中名词中所隐含的意象增译出来,以让目标语读者更加了解原文的内容。

例1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Oh, the ruler of the Heaven,

I’m willing to love this young man.

Let our love not come to the end,

Until mounts turned into a flat ground,like a pan.

Even though rivers dried up,

In winter rumbled thunder,

In summer snow was a ground cover,

The sky combined with the earth under,

I would never part my lover.(王才美 等,2001: 209)

《上邪》是汉乐府诗歌中非常流行的一首,展现的是女子对男子的爱慕和对爱情的坚贞,女子对天起誓,只有当诗中提到的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同时发生的时候,才会与男子分离。在处理原文意象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对“山无陵”这一句进行英译时,译者除了将“Until mounts turned into a flat ground”译出之外,还增添了“like a pan”来指代山峰被夷为平地之后的样子[注]有些时候“山无陵”这句话被误写成“山无棱”,因此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山峰被夷为平地而没有棱角,从而使读者理解产生偏差。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山和人一样,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长高,如果山停止了长高,则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古汉语词典》(2002:992)当中,“陵”这个词的第三个解释也是“登,升”,并附了两个例子“齐侯亲鼓,士陵城”以及“陵飞连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因此,“陵”作动词是以为“升或者长高”,因此“山无陵”的确切含义应该是“山峰不再长高”,汪榕培(2006:85)将此译为“When mountains do not rise high”,但是此内容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也即像平底锅一样平,译者增添的名词意象一方面可以使女子发誓的程度得以更强烈的体现,因为其他几种情况,包括“江水枯竭、冬天打雷、夏天下雪以及天与地合在一起”在古代都是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另一方面,“pan”意为“平底锅”,是一种西方常见的烹饪工具,译者加上这个意象也可以让西方读者更加了解原诗中少女对爱情的矢志不渝。

例(2)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The crescent moonlooks like old Autumn’s golden brow,

Its deep reflection flows with limpid water blue.

I’ll leave the town on Clear Stream for Three Gorges now,

O Moon, how I miss you when you are out of view!(许渊冲,2007:6-7)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次离开四川后创作的一首怀念家乡山水的诗歌,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船上看到的夜景,后两句则重在表现诗人思念友人之情。首句主要描写的是夜晚在峨眉山上空悬挂的半轮月亮,可以看到译者在处理这个意象的时候,将悬挂在高空的月亮比作金色的眉毛(“golden brow”),一方面将月亮弯曲的形状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增添此比喻意象烘托出人、景和情融合为一体的感觉,也有利于为译文后面的思念友人等情感起到铺垫作用。

例(3)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净且停停。

For fame, or for wealth? Alas, on life’s journey how people bustle and rustle in their quest!

Comers and goers,‘Midst serene hills and limpid rills why not savor the sweetness of rest? (卓振英,2011:98-99)

清朝作家李渔的《且停亭联》写于其为某个亭子起名之时,当时乡亲父老推举李渔为该亭子起名,而州官则想仗势用自己想的名字来给亭子命名。李渔在沉思的时候说了一句“且停停”,也就是说希望给一些时间思考,而州官则认为李渔才气不够而计划用自己起的名字。于是李渔灵机一动将此亭名定为“且停亭”,一方面很好地应对了州官的刁难,另一方面也用“且停停”来暗讽州官不尊重人的行为,同时在诗歌中进一步暗指在人生道路上追求名利的步伐可以放缓,过分地追名逐利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幸福感。在翻译“道路”时,译者将其翻为“life’s journey”也即“人生道路”,此处名词意象的添加也有利于读者将对亭子的描写与人生哲理联系在一起,进而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好理解原诗内容。

2.2 形容词意象的增添

除了名词意象之外,汉语古诗中还有很多形容词用来形容不同的意象,如绿水、青山、明月等等,而在大部分情况下诗歌需要使用凝练的语言,故很多时候形容词意象会在原诗中省略,但是中国读者往往可以理解这些隐含的意象及其含义。在汉语古诗英译时,译者往往就需要增添意象来将原诗的意思更好地传达给目标语读者。

例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fter it rains in the empty mountain,

Autumn sets in, bringing fresh evening air.

Thesilver moonlight shines on tall pine trees,

Clear water flows on stones in the brook there.(王才美 等,2001:27)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写的是自己于初秋时节隐居在终南山的所见所感。整首诗的前半段描绘的是诗人在一场秋雨后所见到的景象,诗人用了“山、月、松、泉以及石”等让雨后终南山清新脱俗的画面跃然纸上,而这种感觉不仅与作者使用的不同景物有关,更与不同景物给读者带来的感受相关,这种感受更蕴含在修饰这些景物的形容词上。我们可以发现,译者在翻译“天气”以及“松”这两个词的时候,分别在英文译文中增添了“fresh”和“tall”这两个形容词意象,让目标语读者感受到了空气的清新和松树的耸立。与此同时,在翻译“明月”的时候,译者选择的是“silver”这个形容词,而将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译为“Catching sight of the bright 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mistake it as a coat of frost on the floor. ”(王才美 等,2001:29),此处的“明月”则是“bright”这一形容词。因此,此处使用“silver”更能体现出月光的皎洁以及作者当时恬静的心态,相较于“bright”而言,也可以算是增添了更为具体的形容词来反映原诗的意思。

例(5)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Thou, having suffer’d countless strikes, come’st out from mountains deep;

Undaunted in the face of flames which do around thee leap.

Though destin’d to be pulveriz’d thou show’st no sign of fright,

For‘tis thy wish to leave with th’ world a lily white! (卓振英 等,2010:262)

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借物言志,歌颂石灰经历各种磨炼和考验之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的品质,并把自己比作石灰,显示出自己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而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故而留在世间的“清白”是全诗最重要的意象。“清白”在原诗中作为名词,大致意思为廉洁端正的品行,而在译文中被翻译为“lily white”,即“如百合花般的洁白(纯洁)”。可以看出,译者增添了“lily”(百合花般)这样一个形容词意象,因为在英语文化中,百合花象征能够抵抗外界诱惑而不被污染的纯真。翻译方法的选择 “在很大程度上由其自身的翻译目的或者说译者意图所决定的”(胡安江 等,2017:134),因此两位译者在此添加“如百合花般”这样的形容词意象能够更精确地将原诗中的比喻意义传递出来,从而让目标语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原文的比喻意象。

例(6)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Kwan-kwan go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Themodest,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Trans. by James Legge,收录于吕叔湘 等,1988:2)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被认为是古代青年男女恋爱情歌,河中小洲上和鸣的雎鸠象征青年男女之间的互动。诗中第二句的“君子”和“淑女”分别指代古时候年轻的少男少女,而我们看到理雅各(James Legge)在翻译“淑女”之时选择了“modest”“retiring”以及“virtuous”三个形容词来修饰女子的品格,而原诗中只有一个“淑”字。中国古代文化认为女子应该有好的品德,因此事实上只用“virtuous”(有道德的)就可以概括所有品质,而译者添加了“modest”(谦逊的)以及“retiring”(文静腼腆的)来强调中国古代对于“淑女”品质的期盼,也能够让目标语读者更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2.3 动词意象的增添

除了名词意象和形容词意象之外,在汉语古诗英译中,译者在很多情况下还会选择在译文中增添动词的意象从而使原诗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

例(7)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Fine grape wine fills luminous cups of jade;

To drink I want but the summoning Pipa is played.

Laugh not, my dear friend, if drunk on the battlefield I lay;

From of the old, how many ever returned from battles anyway?(何中坚,2012:119)

王翰的此首《凉州词》描绘的是边塞风光以及将士出征的场景。在出征前为将士饯行以鼓舞士气是军队的常用战略,在原诗中由于字数限制,葡萄酒和夜光杯被写成了两个并列的名词意象,但是中国读者都知道葡萄酒是盛在夜光杯中再给将士喝的,而由于中文本身是意合语言且受到字数限制,原诗中“盛”这个意象被省略。我们发现,译者将这个动词意象增添到了译文“Fine grape wine fills luminous cups of jade”中,葡萄酒和夜光杯之间的关系被呈现给了目标语读者。

例(8)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O’er the grassland, boundless and vast.

Making the grass wave, the wind blows.

A herd of cattle is seen and grows. (王才美 等,2001:5)

北朝乐府诗《敕勒歌》是一首歌颂草原风光的民歌,抒发了敕勒人对家乡的热爱,尤其最后两句写出了大草原一望无际的苍茫以及草原上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动态图景。译者在翻译中三句话的时候增添了很多意象,其中最后一句话中“A herd of cattle is seen and grows”,增添了一个动词意象“grows”。原诗中最后一句话指的是风吹过之后草地上的牛羊显现出来的情景,译者使用的“is seen”反映出了原文的“见”(通“现”)的意思,而增添的“grows”则让读者体会到这样一种场景:一开始成群的牛羊藏在旺盛的水草之中,一阵风拂过之后,牛羊都展现在人们眼前,而“grows”能够体现出这种动态的景象。

例(9)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ehold the grasses green and thick

Which wither every year and thrive.

The prairie fires may burn and lick;

When breezes blow they’ll yet revive. (卓振英,1996:161)

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白居易描绘了野草生长和枯萎的情景:野草每年都会生长旺盛也会枯萎,即使被烧光了,也会在第二年春天再次长出来。诗人借景抒情,旨在表达全诗后半部分离别的情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者在翻译此诗的时候,在第一句增添了“behold”这一动词意象,把译文读者直接拉到了自然场景之中,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4 短语或者短句意象的增添

前文提到,由于诗歌字数受到限制,因此会有很多意象需要读者自己体会,而在汉语古诗英译中往往需要译者进行适当的增添。除了上述名词意象、形容词意象以及动词意象三大类之外,我们发现有时候译者还会通过增添短语或者短句来使原文的隐含意思更为直白地传递给外国读者。

例(10)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Returning birds glide in the sky;

At dawn they leave the wood sclose-by.

Sometimes they fly far far away;

Sometimes on hazy peaks they stay.(汪榕培,2002:59)

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遁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至今仍为人们称道,因此其大部分诗歌都是以田园风景来抒发自由之情,《归鸟》讲述的就是飞鸟从容地飞回山林的返璞归真体验。全诗第一句“翼翼归鸟”的意思为从容不慌的归山之鸟,而我们从译文中可以看到译者将整句诗译为“Returning birds glide in the sky”,增加了“in the sky”这样一个短语意象。正如上文提到,作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主要歌颂摆脱了官场束缚之后的自由,而这里增加的意象更好地体现出了归鸟在天空中无拘无束飞翔的情景,因为天空往往指代自由和无拘无束,译者增添这一短语意象可以用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归鸟来更完全地展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追求。

例(11)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Like the catkin in the wind land’s being lost, which gives me pain.

While my life suggests the duckweed being spatter’d by the rain.

On the Panic shoal, remarks on being panic I forth sent;

Crossing the Lonely Bay, over loneliness I now lament.(卓振英,1996:258)

《过零丁洋》是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代表作,此诗记录的是他率兵打仗兵败被元军俘虏后,对自己命运以及国家衰败的感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指国家破败飘摇如柳絮一般,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自己身世像水中浮萍一样起伏不定。我们知道,文天祥是爱国诗人,面临国破家亡,自然会感叹命运的不公以及自身的苦楚。因此,我们看到,译者除了将这两句话的意思翻译出来之外,还增加了“which gives me pain”来强化原诗中隐含的意象,指出国家的衰亡让自己感到痛心疾首,完美地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例(1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1:I left my home young but returned old;

My accent hasn’t changed but my hair’s on the wane.

Children greeted me but know me not;

With a giggle, they asked from where I came. (何中坚,2012:124)

译文2:I left my home-village when very young, Without changes I speak my native tongue.

As an aged person, now I’ve returned. The thick hair on my temples whitish turned.

Seeing children, I don’t know who they are. Not knowing me, they all call me grandpa.

“We all have never seen the likes of you, Tell us, sir, where you’ve arrived from, please do.”

(王才美 等,2001:11)

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讲述了离家少年到晚年返乡的情形和际遇,诗人回乡之后口音没变但是已经步入暮年,而家乡的孩童能够听出他的乡音却没见过他,所以开玩笑般地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客人。我们可以发现,何中坚的译文基本是忠实于原文的意义而没有选择任何的增添,而王才美和屈平在翻译时增加了两处短句。第一句是在描绘家乡孩童见到两鬓白发的自己时的反应,译者除了译出“儿童相见不相识”之外,还增添了“they all call me grandpa”这样一个短句,其目的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突出自己回乡的时间,两鬓苍苍并且到了可以当爷爷的年纪,暗指离家时间十分长;二是和“I don’t know who they are”进行押韵。译文中第二处增添在诗的最后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译文中增添了“please do”这样一个非常口语化的短句。和上一处增添“they all call me grandpa”一起,这两处的增添使得孩子可爱俏皮的形象跃然纸上,也更容易将读者带入这个场景之中来了解诗人的处境和感受。

3 汉诗英译增添法原因解读

翻译行为涉及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理解,因此译者应该在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进行抉择,主要涉及对源文本与文化以及目标文本和文化之间的理解,本文从以上两个方面对汉语古诗英译中译者使用增添法的原因进行解读。

上文已经简要提到,由于受到字数和韵律的限制,汉语古诗中很多意象往往无法在有限的字数中得以呈现,而很多时候有些内容对于诗歌的理解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意象能够展现出原诗的生命和灵性(冯全功 等,2017)或者包含中国文化专有项(王克非 等,2016)。因此,译者是否能够完全理解汉语古诗中隐含的不同比喻或者意象是其选择增添法的第一步。从上述选取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增添法出自中国译者或者汉学家之手,他们在理解中国文化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对原文隐含内容的明晰化理解是译者使用增添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在完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是否以及如何合理地将原文中的意象增添出来则是影响译者决策的又一重要因素。正如伊恩·梅森(Ian Mason)教授所言,诗歌翻译取决于译者目的(焦鹏帅,2010)。从宏观角度来看,以上译例均出自一些著名中国翻译家或者汉学家,其在进行汉语古诗英译时的目的大多在于向国外读者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在正确理解原文比喻或者隐含意象基础上,通过合适的翻译方法将这些意象翻译出来便是达到翻译目的的途径。

4 结语

本文对汉语古诗英译简化策略中增添法的使用进行了分析,结合相关实例,从名词意象、动词意象、形容词意象以及短句或者短语意象等方面分析了不同译者增添的不同内容。研究发现,使用增添法处理这些内容可以将汉语古诗中隐含的意象更加清晰地呈现给目标语读者,以达到译者的翻译目的。当然,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不同译者在翻译不同层面的意象时使用的增添法进行了大量实例的描写,对译者使用增添法的原因进行了概要性勾勒,因此后续研究可以发掘不同译者使用增添法背后的深层次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以对译者的翻译行为做出更合理的解释。

猜你喜欢

原诗英译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峨眉山月歌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改诗为文三步走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