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士人的闲隐生活初探
——以冯梦祯的杭城生活为例
2018-03-07王晨燕
王晨燕
(晋中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冯梦祯(1548-1605),字开之,号具区,又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祖籍江苏高邮,生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万历五年(1577)会试第一,与沈懋学、张嗣修同榜,授官翰林院编修。万历十五年(1587),冯氏因得罪当权者,“京察以浮躁谪官”。万历二十一年(1593)又被起用,渐渐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但四年后又中“蜚语”而去职,冯梦祯从此正式归隐杭州孤山之麓。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月廿二日冯梦祯于杭州病逝,葬于西溪梅坞,主要作品有《快雪堂集》六十四卷、《快雪堂漫录》一卷、《历代贡举志》等。其中,《快雪堂集》的卷四十七至卷六十二的日记部分为《快雪堂日记》,是他在万历十五年到三十三年去官归里、闲隐西湖时写下的个人行年录。对于这样的史料,学界颇为注意,因为这些史料中呈现的内容,可以比较真切地反映出文人绅士的生活细节、社会网络、旅游生活与精神世界,也是研究明代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
在晚明文人的观念中,旅游不仅仅是休闲性质的游山玩水,而是标志着一种境界。和不少晚明的其他文人一样,冯梦祯的政治热情大不如前,开始追求任性放达、随缘自适的一种恬淡的生活方式。杭州闲居之时,冯梦祯正是过着这样的生活:既可以在孤山小筑品茗赏画,也可以外出听曲游湖。《快雪堂日记》中反复记载冯梦祯的山水之游,频度之高几达无日不记。在他万历二十六年以后的去官生活中,在外旅游频率之高、时间之长,远非一般士大夫所能及。就以冯梦祯里居时期日记中的记载来分析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旅游频率,可以发现他几乎每年有四十至五十天在旅游,平均每月有四天;较远距离且长时间的旅游,几乎每年有一至四次,大约会花上七天左右。[1]
一、归隐杭城
在《快雪堂日记》中,冯梦祯开始表述自己隐退的想法,书中所记的既是冯氏归隐林泉的过程,也是冯氏不断建构理想生活意境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落实,就是他用半生的精力实现了在孤山建造别墅的计划。万历二十六年(1598)八月,冯梦祯因“无根蜚语”,遭受了仕途上的第三次重创,由此决定不再复出。去官之后,董其昌等好友依然为冯梦祯谋求官职,但冯仍坚定其隐居不仕的决心,“然我辈自可胸中度世,宁赖官爵?”他要远离官场,回归山水。第二年,冯梦祯开始营建别墅。三十三年(1605)正月十一日,“午时,上‘快雪堂’额”,别墅正式建成入住。
二、西湖闲游
结庐孤山后,西湖便是他日夜相对、流连忘返的风景。《快雪堂日记》中关于冯氏与友朋们徜徉于西湖及其周边佳山胜水之间的记录数不甚数,几乎每月都有一到两次出游记录。若从出游活动分类,冯梦祯游西湖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观戏游湖
明万历年间,一些离开政坛的士大夫自办家班、观戏听曲,已经是当时的普遍风气,这既是文人的自娱自乐,也是朋友之间相互联络的一种方式。而冯梦祯有家班,一人观戏无趣时,常想到与友人一同欣赏、相互切磋。如万历二十七年(1599)十一月初四,“沈薇亭二子设席湖中,款余及臧晋叔,诸柴及伯皋陪,以风大不堪移舟,闷坐,作戏,戏子松江人,甚不佳,演《玉玦记》。”万历二十八年(1600)五月初三:“晴。款藏晋叔、朱君采、姚叔度于湖中。章元礼、吴允兆为不夙之客。王(黄)问琴在坐。既借叔度二歌童,问琴亦一再清歌。晋叔论词曲及他,谈谑大有名理,可谓胜举。”[2]黄问琴是当时“善歌为江南之最”的昆曲演唱家[3],因屠隆也有家班,于是冯屠二人常常主持湖中赏戏的活动。如三十年(1602)八月十五,“屠长卿、曹能始作主唱西湖大会,饭于湖舟,席设金沙滩陈氏别业,长卿、苍头演《昙花记》,宿桂舟,四歌姬从,羡长、东生、允兆诸君小叙始散,而薛素君从沈景倩自槜李至,过船相见。”[4]
(二)赏花游湖
春探桃花,夏赏荷,秋观菊,冬寻梅,可以说是冯梦祯每年固定的出行活动。万历三十一年(1603)二月十二,冯梦祯“同王问琴、沈伯宏、俞唐卿湖上探桃花消息,会次儿移榼请高深甫,集于我舟,吴太宁大儿亦在坐,历新堤、旧堤、岳祠、孤山,新堤桃花开放者十三,旧堤数树而已。”[5]十七年(1589)五月二十七日,食莲子;六月十七日,经龙井、孤山、西泠,“湖边荷花政发,香气袭人”。[6]十八年(1590)十月十一日,“同黄贞甫、杨仲坚、凌元孚兄弟辈七八人新堤一行,时黄菊盛开,长堤如绣。”[7]相较春夏赏花,腊月、正月的寻梅活动则更为频繁隆重。十八年正月十八日,冯梦祯冒雨邀请包心韦、杨澹所、来道之,从钱塘门出发,至西山看梅花:“西山梅花,何园最盛。雪作而行。既至,僧出应门,隔水数十树,开者未半。道之与包心韦搉拳,道之戒酒,负则以饼易酒,连噉三饼,饼恶,良苦。雪愈繁,溪流甚壮。偶得句云‘涨添初夜雪,声落万重云’,道之得句云‘暮雨壮溪流’。”[8]二十一日,冯梦祯为此次探梅之行作《西山看梅记》。冯梦祯认为,“武林梅花最盛者,法华山上下十里如雪,其次西山。西山数何氏园,园去横春桥,甚近。梅数百树,根干俱奇古,余所最喜,游必至焉。”[9]二十七日,冯梦之与来道之等人再次出发至法华山看梅,“由昭庆后门觅路至松毛场,田畦桑径,颇有野趣。松毛场买小舟一叶,行十五六里登陆。一路看梅花,听溪流。……三方庙四周,梅花最盛……入龙居坞,梅花少减,溪声如故。”[10]事后,冯梦祯写《法华山看梅遂至西溪记》。[11]值得注意的是,冯梦祯寻梅活动不止限于杭州一地,在万历二十二年正月初三,他曾至南京灵谷寺赴张端叔、中陆敬承、张睿甫等人的探梅之约,此次活动记在《快雪堂集·灵谷寺东探梅记》。[12]
(三)会友同游
冯梦祯一生交友甚广,不仅仅局限于嘉兴地区,在当时浙东和苏南一带,甚至皖南,都颇具名望,交游皆一时名流。在《快雪堂日记》和尺牍、书信中记录了他与众友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以冯梦祯与田艺蘅之间的交游活动为例,即可发现游西湖已然成为他们交流的方式之一。万历十六年(1588)十二月十日,冯梦祯收到田艺衡书信。[13]同月十二日,雪后初雾,田艺蘅访问冯梦祯,两人泛舟西湖,开怀痛饮,“舟出西泠,沿孤山而返。积雪在山,明月相映,可谓不夜。薄暮,都阃君宴客,鼓吹,放烟火,如星如月,飞空而下。与子艺凭栏看之,亦佳观也。”[14]万历十八年(1590)二月二十六,冯梦祯邀孙如法一起游西湖,后遇到了田艺衡和张毖,于是就结伴而行,闲聊一阵后,直到傍晚才由新堤来到田氏居处,一茶而别。[15]
三、崇佛之游
晚明的风气,就是士人以与释、道相交为雅。冯梦祯是晚明著名的佛教居士,日常活动即包括了习佛、宣佛。他联系僧界,交际各类崇佛人士,冯梦祯退隐后,多次与友人拜访高僧,阅经礼佛,又因为名山、古刹、奇泉所构建的境界,足以满足文人享受山水的审美需求,因此寺庙也成为其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万历十五年(1587)六月二十九日,“赴曹林、一如二师约。至湖中,憩净慈大殿,石林沙弥迎至其寮,设斋为款。”[16]同年七月十一日,“午后至灵芝寺听雪浪上人说《惟识三十论》。”[17]次日,又听《三支比量》。[18]如此记录,在《快雪堂日记》中大概有近五十处之多。以冯梦祯游览杭州灵隐寺为例,即可看出寺庙对于晚明士人的吸引力。
杭州是山水形胜之地,而灵隐寺所处之地山水最盛,灵隐寺所在的自然山水环境是建寺修行的胜地。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三年,到明代时,早已成为江南名寺的代表。《快雪堂日记》中提到“灵隐寺”“灵隐”的共有11次,而明确记录为目的地或主要游览地的有七次。其中,万历十五年、十六年八月、十八年各三次,冯梦祯与友人游览灵隐寺,以社交欣赏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因此记录十分简单,如“至灵隐,遍探飞来五洞,步至下竺,徘徊三生石而返”[19]“昨雨后泉声甚壮,落叶满途,真佳观也”。[20]
万历十六年九月,冯梦祯与黄贞甫入寺,则是为黄母祈求健康,于冯、黄二人在天竺僧芳公的陪同下,偕同黄门生三人,“由寺左觅路,登北高峰,凡八九折、五六休而后至。巅上有观音堂,最高处为灵宫殿,道者献茶”,这也是冯梦祯第一次登北峰。[21]
万历二十七年,冯、康、孙三人访马心易。马心易,名应图,平湖(今属浙江)人,官至刑部主事。万历十三年(1585),因疏劾科道齐世臣等,并及首辅,谪大同典史,与汤显祖、达观大师都是好友。二月初一日,冯梦祯与马心易“饭于涧西,同心易步至冷泉亭,数酌而别。”[22]万历十六年和万历二十八年的两处记录,似与佛事相关。十六年五月初九日,冯与周中甫至天竺看铸钟,“步行灵隐,小憩飞来诸洞,至天竺长生房。宿山中。”[23]铸钟是佛教大事,冯周二人前去观看,或许二人同为捐助人。夜宿寺院,即寺庙为文人提供食宿,这也是晚明寺院的功能之一。第二天,冯梦祯与周中甫又前往朝圣神尼舍利塔。[24]万历二十八年七月初二日,“金沙滩登岸,至灵隐……胜上人出迎……衣冠受斋,如襬襶何?同诸君至殿上,为朱公郎拉去。席散,婆娑飞来洞,始觉意兴勃勃。”[25]冯梦祯并没有记录这次文人集会的缘由,但通过前后几天日记中提到两次参加放生会的情境,可以想象,或许此次集会就是放生会的准备活动。
根据本文的初步梳理,冯梦祯在万历十五年到三十三年间,都可以归入其闲隐西湖的生活史。冯梦祯以孤山为出发点,围绕西湖,逐步构建起他在杭州的生活和闲游空间。在这个略形庞大的空间里,冯梦祯投身山水,以游会友,与佛结缘、助缘佛事,由此获得精神的回归或寄托。冯梦祯归隐后,追蹈天、地、神、人归于一体的理想生活,而日记中记载的无数次的出游活动,就是其获得的体验,寻找到自我的过程。也可以说,到了晚明,怡情自足已成为士人们较为普遍的一种时代风气。
[1]巫仁恕.游道:明清旅游文化[M].台北:三民书局,2010.73.
[2][25]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卷十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54.157.
[3][22]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卷十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46.124.
[4]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卷十三)[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79.
[5]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卷十四)[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94.
[6]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卷三)[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40.
[13][14][19][21][23][24]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卷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29.30.22.25.18.18.
[7][8][10][15][20]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卷四)[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59.49.50.51.57.
[16][17][18]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卷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3.4.4.
[9][11][12]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二十八)[Z].刻本,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