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3-05李顺源孙舫南李守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社交微信大学生

程 卫,李顺源,孙舫南,李守林,张 慧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以及4G信号的广泛覆盖,出现了一大批深受用户欢迎的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腾讯公司在2011年首次推出微信,为手机用户提供即时通信服务,截至2016年,约有8亿以上手机用户使用微信,其中,大学生是微信的活跃用户。

本次调查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3%。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调查内容主要为:(1)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和现状。(2)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使用微信处理人际关系。(3)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微信给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方式带来的改变。

1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积极影响

1.1 拓展大学生社会交往范围,降低社会交往成本

作为一款即时方便的网络社交软件,一方面,微信可以发送即时文字消息、语音信息、图片、视频等,既打破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间、空间限制,拓宽了人际交流渠道,又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另一方面,与传统手机通信方式不同,微信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了一个虚拟和现实结合的社交平台。

与经济交往会产生交易成本一样,社会交往也是有成本的。从本质上来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从社会交往的成本来看,微信作为一款可免费使用的通信软件,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社交成本,大学生使用微信时只需要花少量流量费,而在校园和其他公共区域wifi广泛覆盖的今天,微信沟通甚至可以视为免费。微信便捷与互动性强的特点同时降低了大学生结交朋友需要花费的信息搜集成本。实时更新的朋友圈,有利于亲友间随时随地分享彼此的日常生活,从而降低了大学生与亲友间的信息共享成本。

1.2 微信朋友圈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实现,提升自我认同感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Goffman)就曾提出“戏剧理论”,其认为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在他人面前的自己就像是一个舞台上的演员,要利用各种“符号”进行乔装打扮,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按预先设计的形象来进行表演的[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6.7%的人最常用的微信功能是朋友圈。与广受欢迎的微博和QQ空间功能类似,用户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即时发布照片、分享个人心情、查看好友朋友圈内容,转发感兴趣的话题。朋友圈的这些功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和私密的环境,在满足大学生自我表达和展示需求的同时,也是他们了解微信好友最新状态的平台。

2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消极影响

2.1 过度沉溺于网络聊天易导致大学生产生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障碍,弱化实际社交能力

39.3%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表示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为4~6小时,23%的学生每天使用微信时长超过6小时,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社交,那么他们花在现实社会人际交往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在访谈中,部分大学生表示习惯用微信交流,同学间当面交流时间大大缩短,微信交流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调查显示,有29.7%的大学生认为每天在微信上花费时间过多,14.3%的大学生感觉对微信产生了社交依赖。访谈发现,大学生使用微信与男女朋友或好友交流的比例远远超过与父母家人的交流,说明过度依赖微信交流易导致大学生忽略传统人际交往,这在无形中淡化了现实社会的直接人际交往,势必会弱化大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

2.2 微信的使用有一定开放性,易给大学生带来安全隐患

微信“摇一摇”和“附近的人”都是用于结交新朋友的特色功能,这些功能有助于拓宽大学生社会交往范围,但通过这些渠道认识的多为陌生人,微信的半开放性和匿名性也给一些别有用心者和不法分子制造了利用虚假身份接近大学生的机会。对此,也有部分大学生有所警觉,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2.6%的人认为微信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当被问到最常用的微信功能时,18.3%的大学生选择“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部分学生喜欢将微信头像设置为自己的照片,或是在朋友圈里分享地理位置、自拍、合照,甚至消费信息等涉及隐私的信息,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从微信上获取的学生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甚至利用虚假个人信息取得大学生的信任,以见面交友的名义实施抢劫、强奸等恶性犯罪。

3 大学生合理使用微信进行社会交往的对策建议

3.1 不过度沉迷网络,注重现实社交

微信虽然能够拓展大学生社会交往范围,但是重网络轻现实的做法显然不妥当。在现实社会人际交往中,要靠不断提升自身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合作协调能力来提升社交能力。人际交往的前提是信任和理解。网络社交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微信只能作为现实社会交往的补充手段,而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大学生可通过主动参加校园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团以及一些校外拓展活动,开阔眼界,扩大交友范围,增加实践经验,更多用现实途径接触新鲜事物、结交新朋友、维系友谊,并为步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3.2 主动树立健康的社会交往观,提升自我约束能力

社会交往是指在社会大环境下,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运用一定的语言、表情、文字和肢体动作等将目标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建立在双方可以互动、理解的基础上。树立健康的社会交往观,是大学生顺利开展社交的前提。社会交往观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起宏观指导作用,是他们衡量自己社会交往行为的标尺。在健康的社会交往观指导下,大学生可以正确自我督促、自我反思,提升自我约束能力,从而改善过度依赖微信社交的状况。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微信扩大社交范围、拓宽知识面、方便获取有用信息等优势,督促自己养成适当不过度,依托不依赖,理性不偏激,客观不任性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3.3 提高自身辨别能力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大学生可通过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了解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管理运营以及如何筛选甄别有效真实的信息,了解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和属性,提高自身辨别能力,避免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互联网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或消息的发布者,互联网在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将大量消极内容和错误思想呈现在大众面前[3]。在这样一个相对虚拟、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网络社交平台上,交往双方的身份都有一定不确定性,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在网上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和财产信息,不轻信某些公众号散布的谣言,转发信息前先证实信息的真实性。

总之,目前我国微信用户已经拥有8亿以上,将来用户数量可能还会增加,微信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的社交模式,网络社交时代逐渐到来。身处这样的变化中,大学生在享受微信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应感受到危机。微信虽然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需引起关注。合理使用微信的关键在于用户能适当、正确使用新媒体科技,同时微信运营方也要逐渐完善运营、管理机制,社会、学校、家庭都要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社交微信大学生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大学生之歌
微信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