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模式探析
2018-03-05侯丽英
侯丽英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1 通识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是对近代高等教育有着重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实践。“通”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达不同领域,“识”不仅局限于“知识”,还包括人的情感、意志、责任等。因此,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为学生成人成才和人格养成服务。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真正发展于美国。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后被称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书中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其需具备4种能力:一是有效思考的能力;二是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三是判断能力;四是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最普遍的实施形式是开设一组或多组通识核心课程,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前两年必修或限制性选修完成,后两年进行专业课程学习[1]。
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把“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促进文理交融”作为“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医学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对通识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夯实5年制临床医学、中医学教育基础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统筹优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结合通识教育的一般认识和医学人才培养的特质,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一般被定义为专业教育之外的,着眼于培养学生素质修养、综合能力、道德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为矫正高等教育日益专业化所致的知识偏狭和能力缺失[2]。
2 我国通识教育现状
我国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模式主要有书院制和教务处下设科室管理两种。复旦大学2005年成立复旦学院,率先在国内实质性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复旦学院包含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五大四年制住宿书院,通过通识教育传递科学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领悟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习惯,对自然和社会有更高境界的把握。书院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共同基础,构建了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共计建设核心课程近180门。实施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方案包括六大模块,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课程由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以及知名教授等担任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形成了经典导读、助教制度、小班讨论、多元考核、网络互动等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清华大学2014年特设文理兼收的新雅书院。书院以“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理渗透”为宗旨,以“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为导向,培养志向远大、文理兼修、能力突出、开拓创新的精英人才。新生入学时不分专业,首先接受以数理、人文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小班通识教育,一年后自由选择清华大学各专业方向(临床医学等个别专业除外),或选择交叉学科发展。优质的文理通识教育是新雅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书院推行由通到专、通专融合,跨学科发展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明确个人学习志趣的基础上,自由选择真正喜欢并能胜出的专业,在认知、思维、表达和知识运用方面融会贯通,全面发展。
教务处下设通识教育中心(或科室)是较为普遍的形式。南方医科大学于2016年7月成立通识教育部,全面负责学校通识教育建设和改革工作。已建设体育类、汉语言文学类课程,并将逐步建设系统的医学通识核心课程,形成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生通识教育体系。温州医科大学2016年起以立项方式开展核心课程(群)建设,分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群)、学科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群)、专业教育和专业方向教育核心课程(群)。其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群)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鼓励申报创新创业类课程。安徽中医药大学于2014年12月启动通识教育课程申报工作,总学分控制在课程总学分的25%~30%,其中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课程占8%~10%,自然科学类课程占17%~20%。
3 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通识教育模式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因此,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除需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广博、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身心素质、善于合作和沟通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组织机构设置、课程规划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3]。
3.1 组织机构设置
设置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及副主任最好由主管校长牵头,委员由来自各个学院及教务处管理人员担任。该中心负责通识教育体系的整体顶层设计和协调推行,以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为目标来思考、研究、开展通识教育。避免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明确、缺乏总体规划布局、课程比重不合理、师资力量水平不均衡等问题,也避免通识教育课程以公共选修课形式出现,没有专门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师资培养。
3.2 通识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按照模块化设计实施路径,根据医学生素质培养需求设置通识课程、通识讲堂、通识经典、通识社区、通识培优、通识体验创新等模块。
通识课程设置涉及的人文课程包括语言沟通与情感交流、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与生态环境、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人性与心理、政治与经济等,树立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怜悯的人文情怀;同时也要学习有效避免和正确处理医患矛盾,学会运用伦理规范来避免和减少医学科技的负面效应。教学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线上学习优质网络课程,线下举办专题讲座、学生分组汇报,总成绩由线上、线下两部分组成。
通识讲堂聘请国内外名师大家举办讲座,名师的人格魅力、精神感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可以和授课名师同步思考。通识讲堂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下,理解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和生死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其树立乐观心态的榜样。
通识经典,筛选百部经典书籍和电影供学生选择性阅读或观看,采取撰写读后感的方式进行考核。文学经典作品凝聚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汇集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通过经典的阅读代代相传。读文学经典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突破时空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通过经典阅读帮助医学生积淀人文底蕴,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树立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勇于创新的思想,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识社区,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在社区进行问题讨论、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交流共享。
通识培优平台支持教师的通识精品课建设,开展通识教育培训班,组建“大学通识教育联盟论坛”,通过师资培养,提高通识教育水平。
通识体验创新可以艺术展览、艺术体验(例如工艺作品、陶艺等)、表演、参观、实践操作等形式走出传统课堂或校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提高人文素养;也可以聘请有省级以上课题的教授,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增强实践创新能力。通识体验创新能增强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其适应社会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