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
2018-03-05张艳
张 艳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在教育体制改革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及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实际教学中,职业教育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招生难、就业难等,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教育活力,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1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在社会供给侧改革中,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有效解决现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矛盾,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还停留在教育表面,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导致大多数学生只能处于中低端水准,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需要,导致企业出现用工荒等问题,而这种矛盾越来越激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实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体制新模式,不但可以缓解教育与市场之间的供需矛盾,还可以创新教育理念,从而全面推动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
2.1 改革原则
2.1.1绿色发展原则
在进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时,要求相关部门了解我国的教育市场容量,遵循绿色发展原则,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合理控制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市场经济以及教育改革的双重作用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但存在盲目办学的情况,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不能有效培养人才。因此,应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纠正错误办学思想,强调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
2.1.2 协调发展原则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教育与市场的供需问题,将其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讲,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进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达到辩证统一。例如,以生产力来说,要以现有的教育结构为基础,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结构优化,完善教育资源配置,调整供给结构,从而达到供需平衡;而以生产关系来说,要求职业教育学校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堂配置,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协调教育与市场之间的供需矛盾[1]。
2.1.3 创新发展原则 目前,我国各职业教育普遍面临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要求职业教育实行创新发展战略,转变发展中的劣势局面,形成市场竞争力,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创新办学理念。我国很多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学校发展为主,为了扩充生源,提高经济效益,导致学生缺乏对口的就业单位,学生的就业率不高。因此,要转变办学理念,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发展趋势开办相应的教育专业;(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将学校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理念,实行“双师”教育,全面培养人才,使学生符合市场需要。
2.1.4 开放原则 我国大多数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以国内市场为主,满足国内的人才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使我国的教育空间受到了限制,不能与国际市场进行对接,限制了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另外,我国很多先进的技术理念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核心技术仍被其他国家所掌控,导致我国处于被动的局面。对此,要求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坚持开放发展原则,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提高教育标准,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要先行了解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将先进的技术、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引入国内,并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空间;(2)鼓励发展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将教师派到国外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加大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力度,选拔优秀的学生派到国外企业进行实训,提高专业素质,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保障。
2.2 改革路径
2.2.1 创新教育运营体制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应以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创新供给形式,将中低端人才培养模式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第一,发展个性化教学。我国大多数职业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实行统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比较低。对此,应发展个性化教学理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从而有效培养专业人才。
第二,创新管理模式。要求职业教育者能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完善的管理计划,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发展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学校运营工作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管理水平[2]。
第三,创新办学理念。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存在盲目办学的情况,导致开办的教学专业与自身教育能力不相匹配,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比较低,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对此,需要创新办学理念来调整专业结构,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例如,要掌握市场发展动态,了解自身发展现状,淘汰落后专业,大力发展社会需要的专业,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在开设新专业时,要对市场需求和教育能力进行分析,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2.2.2 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大多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空间受到了严重限制,导致教学效率比较低,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下,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使教育主体市场化、国际化,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专业素质比较低,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影响。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开展“双师型”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符合现代人才发展的需求,从而缓解就业难等问题[3]。
其次,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学校与社会对接,可建立职业培养委员会等组织,将社会各界的人士组织起来,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探讨,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培养符合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最后,创新职业学校与国有企业合作模式。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代表了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与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但需要政府出面来建立合作平台,在国企内部建立实训基地,有利于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计划,从而整体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2.3 制订信息化教学目标 第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有了重大改变,在新时期下,“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的教学形式发生了改变,要求教职人员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计划。
第二,职业教育应完善信息化设施,以利于教育资源共享。教职人员通过共享系统,可对教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供给结构,同时,还可有效实现智慧资源共享,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4]。
第三,我国职业教育缺少实践教学的另一因素是缺乏实践条件,部分课程实践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且难度比较大,不利于学校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对此,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对实践场景进行真实模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技能的掌握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5]。
2.2.4 加大招生力度 在新时期下,职业教育的内涵发生了改变,使其具备两个职能,即就业和升学。但大多数人片面地认为职业教育仅具备就业职能,导致职业教育存在招生难等问题。而现有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对人才培养计划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例如,各职业学校在进行招生工作时,应将两个职能宣传透彻,提高社会的认知能力,有利于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6]。另外,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使职校与普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步进行宣传和招生,可以有效提高招生效率和质量,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提供必要保证,从而推动其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通过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调整教育结构,优化供给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1]曾东,陈洪达.航海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究——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26):326-328.
[2]陈晨明.从要素投入到结构优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J].教育学术月刊,2016(9):16-21.
[3]方法林.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J].大学教育,2016(9):25-27.
[4]俞浩奇.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问题、路径与对策[J].职业教育,2016(17):3-5.
[5]吴兴富,何学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论略[J].教育与职业,2017(3):5-10.
[6]李解语,赵庆.困境与路径:众创空间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6(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