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与太极
2018-03-04周月亮
周月亮
创伤变成了暗伤的心理痛点,是自我形成的契机、基地,因此是文学艺术的根须。所有的悲剧引发共鸣、净化灵魂都是在淘洗痛点。创伤寄寓于记忆的柔软地带。对待创伤的态度、能力形成一个人的个性。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挥霍创伤的小说家,曹雪芹是超越创伤的小说家,尼采、福柯是寻找创伤的哲学家,茨威格是发现创伤的作家。庸人譬如阿Q是转化创伤的幸福专家,因为他能够创而不伤。
自伤
资源自由合理配置在资本上也许可能,在性情上是不可能的,于是各种类型的自伤便像呼吸一样不可避免了。自伤终身者就是害完了自己。可以断言,我们已无法得知的许多埋没了的天才,都经历了处境转变成心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广义的自伤。
自伤的大宗是情感和文化给其主人的压抑,因情自戕自尽者是自伤的极致,因文化自虐自闭者是文人的孽缘,屈原二者兼之遂不得不死。文化不能化人的时候就反刃自伤了,文人颓废得理直气壮的理就是那点不能化的文。看不见的慢性自杀是自伤的真义。
自己挖坑自己跳——陷阱自备,是欲望主体的宿命,无论是人是飞禽走兽概莫能外,这不叫自伤。自伤的家常态是自虐: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的样式千奇百怪,不想好的、不把事情和别人往好处想,不沉湎于苦恼就空虚是最常规的模式。享受虐待,寻找沉重,憋屈生产窝囊,窝囊扩张消沉,消沉孵化颓废,颓废是向死神献媚,废得起也是“舞起来”了。恶之花、恶恶之花,别有一种自伤出来的妩媚。看懂了,就知道大诗人都有找死的意欲,拜伦、雪莱,当然更别说真歌颂死亡的济慈和假向往死亡的华兹华斯了。
根据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原理,伤害都是通过内因的。内在性是个说不清绕不开的坎。意欲摆脱自伤而豪迈,其实任何豪迈都包含着相当的自虐。二百五是对自己降格使用的意思。沉舟侧畔千帆过,细看原来皆破船。
双重性
双重性不是一分为二的那个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不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负阴抱阳,当然肯定更不是那个简单的自相矛盾。有点接近自相矛盾等价式(悖论)的意思,却不是平面的、静态的。有点像滑了扣的螺丝,每次都在转却无效果。
用德勒兹的话说:双重性是“差异的重复”,是“我在自我中找到他者”(《德勒兹论福柯》101页),不是弥缝,而是钩破之缝。弥缝是两面派,钩破是双重性。而且在自我中找到他者是双重性,在他者中找到自我叫认同。
落实到人格上恐怕可以说双重性是奴性与背叛性的综合征。
有人利用双重性,如辩证法高手、维持会中人;有人受制于双重性,如夹缝中人:有人天生担负着双重性、左右支绌。
怕与偷
“偷得浮生半日闲”是赚得了清闲这种便宜的意思。人人无论干什么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产出,都想活得“赚”,赚什么?赚到便宜。怕什么?怕失去不想失去的、怕得到不想得到的。偷呢?是赚的一种。而且,著名的偷着不如偷不着之“理”,揭示的是人赚便宜没够又到手成空的天性。喜新厌旧只有在美学上是受鼓励的。偷,用于“学习”的时候是体面的。怕,用于“尊重”的时候是高尚的。
便宜二字虽然轻巧却是人生的重头戏,是许多人判断是非的法官、定夺去就取予的宗教裁判所、衡量得失的秤杆子。扩散到“便宜行事”“便宜说法”,延伸到“权宜之计”,等等。赚便宜、行权宜,一边联系着偷,一边联系着怕。权宜之计,是不特别理想但还合情理的有点妥协的折中策略。折中与中道、权宜与通权达变的差别约略相当乡愿与中庸的差别。这个差别的要义在于前者因怕而偷,后者保持着理想坚守着尊严。权宜为了便宜,通权达变为了最终的合理而且包含着满足道义。
偷者,捣鬼也。不愿意面对、担当又想得到的所有设计、行为都有“偷”的意味。偷,躲避着怕,追求着白得。包括“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既有偷袭的意思也有想赚一定人情的意思。偷,是想白赚、干挣不赔,是利益最大化的极致,是伪装又躲避不良后果的抢劫。揩油之偷是中饱私囊之中饱,偷的“心之理”是又怕又不怕。不怕就明抢了,太怕就不偷了。偷的心理美学极致是偷生:失去自我失去自尊失去根本却有所赚,《四郎探母》是这种模式的表征。偷生也是生活在别处,这个别处的底囊是“不真”。所有的兵法就是讲究一个偷袭成功,但这就不叫偷了,叫出奇制胜。因为,此处的偷不再是“诚”的反义词,而是“诚”本身了。如同欺骗敌人不叫欺骗,叫谋略、叫有本事。
“害”怕,是怕“害”。趋利避害是自然人性,于是有追求自己永远合适的滑头来想占尽便宜了。所谓的“滑头”不是偷心就是偷气。当面偷心背后笑是偷巧。投机取巧,投机取巧,“偷”已经是“投”了。从“苟化偷生”可以明白人要“大声活着”需要怎样的不准备“偷着”“躲着”的“赚”了啊。
于是思想家和统治者都要启动各色的“怕”。譬如孔子之三畏,基督教说敬畏。宗教的统治欲是天然的,追求教化作用的思想家的统治欲也是天然的。
理性的怕是计算:非理性的怕是天性,是情绪反应。兵法的基础是怕,美学的基础是爱。不怕不爱的人有没有?没有。
爱、偷需要意志力量,那么怕呢?让你怕是让你的意志受到束缚,但怕本身是种意志能量还是意志无能量?阿伦特说“力量是意志的起源”。害怕了,显然是力量、能量不够了。但也不全是简单的意志无能。据日常观察及无知无畏之类的说法,怕,总是多出了些什么,譬如多情、多虑、多欲、多闻、多心等等。意志无能未必不好,贾宝玉比贾琏、西门庆意志无能,但比他们高级。
多出来而没有多下去就会怕。有怕出来的自由么?有,譬如宗教。让人怕死,怕作孽,怕出了不做什么的消极自由。宗教又最反自由。关键还是“度”,自由恰在合理的“度”中,这就是平衡的道理。
疲倦
疲倦,不是厌倦,厌是满足,因满足而倦怠,是富人的事情。疲倦,则是劳人的事情。疲了,软了,废了,生命的意欲能量消歇、困顿了。努力落了空、希望拔了灯、信仰上了当、爱情受了伤,未必都得自杀或杀人,只得疲软了事、倦怠作罢:
苦熬岁月偶尔晒晒太阳
完不成的事情不敢承当
无能不说无能却说不想
疲倦就是累了还歇不成,认了但结不了账,不想干了还得撑着。常说的“活得累不累”刻画的就是“疲倦状”。疲倦的原因大于疲倦:生命力低下就疲倦,意志无能就疲倦,欲望不强就疲倦。没有兴趣了就疲倦,没有追求了就疲倦,没有奔头了就疲倦,太明智了易疲倦,看得太透了易疲倦。悲观者自然常疲倦,因为疲倦是死本能的发用、是死神的使者。疲倦是迷惘、无望、沮丧、荒凉、漂泊等等之于身体的回响。
疲倦的后果却能一语说尽:疲倦了就苟化了、就认了、就爱咋咋的随便了,疲倦了容易上当受骗、步入歧途,因为他想抄近路了。捷径是有的,但疲倦者很难找到,就像守株待兔一样概率低。
人是容易疲倦的,怕这怕那的算了,还得这还得那的有啥用呢,翻山过梁的还看不着要去的地儿,歇了吧。
疲倦是存在状态之一种,与无聊一样,根在主体,不在客体。自己打倒自己的途径之一是疲倦。
反应
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反应中,生态问题就是个反应问题。星际之间、昆虫之间、地球之上、梵天之内,所有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灵异心神感應都是反应。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反应模式,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其相沿成习的反应模式。文化的内核是反应方式,譬如面对西方的入境,中国是危机感,印度是超然感。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能力关键是反应能力。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品质尽显于反应之中。所有的哲学都是在主张应该如此反应。语言是反应出来的,语言学是研究人的思维表达之反应的。修辞学是说话反应学,兵法是对抗反应法、拳术是肢体反应术。中国哲学强调有变必应,中国人讲究有应必变。
所有的宗教、哲学、艺术、史学都是不同的反应模式。乃至于到了后现代,宗教成了消遣、哲学成了借口、艺术成了宣泄、史学成了游戏。
基督教的反应模式是“顺从”,却保住了个性。佛教的反应模式是“超脱”,却保住了心性。
孤独的个体从来没有自在过,从呼吸到出处无一不是在反应。人类最大的反应活剧过去是战争、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最小的反应是个人的“受想行识”。
所有的生灵都处在反应中,所有的心灵都在反应中。重要的是反应而不是反映。过去唯物主义强调反映是为了突出客观的势力,这也是一种反应模式:客观决定主观、存在决定意识、客观规律决定成败,等等,旨在毁灭个性、洗脑、以便造神,人定胜天居然也成了钦定的客观规律。强调反映恰恰是他的反应。
万法唯心、万法唯识强调的是反应,心的反应、识的作用。所谓真理、真相、真心都只能从反应中求之,没有一个呆定的真在那里永恒不动的等待人们光顾垂青。
接受、学习是反应,恐惧、抗拒也是反应。但是学习之反应容易形成面具,抗拒则不易形成面具。然而反抗往往是别样的合伙经营。
心灵情绪的反应既可能聚变也可能裂变,因此人及人间世才有了那么多测不准。
疏忽
疏忽是缺乏反应,是该有而没能有的那种反应不对,或者说反应不对当中疏忽最可惜可恼。因为,不疏忽,明明可以有所得啊。学习的时候疏忽会丢失重要的东西,定作战计划时疏忽会送掉性命。
有漫不经心的疏忽:压根没有这样挖空心思的想:有处心积虑的没有想到:百密一疏。
疏忽的反义词是过敏。过敏比疏忽更毁人,尤其是自己。
疏忽是热的,耐心是冷的,过敏是冷热都没有弄对地方,是反应错。
脾气
脾气是生命的“相”,是内化到人根上的天性,是尼采费尽毕生之力鼓吹的生命意志,它以本能为依托,以心思现量为半径,沟通形而上、理性、良心等等。譬如,不同脾气对良心的领取就迥然不同,对理性的领取也因脾气不同而使理性异彩纷呈,好像是万法归一的形而上其实也因人殊意异的脾气而各人供奉自己的上帝、佛祖。人人活的都是自己的脾气,幸福就是脾气的实现满足度。
但它与性格略有不同,性格是自己的追求体系,脾气未必凸显追求,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应,一个人的反应有了模式,有了条件反射一般的联动反应,就是他的脾气了。反应决定情节的发展,于是,脾气是一个人的生存空间,是一个人的机会系数。它是一个人自足配置的演算器,包括着算法、进位制,到最后勾勒完成自己的命运图谱。
素质的核心“技术”是脾气。人们都着眼素质的能力层面,更突出能力的智力因素,其实能力是智力与脾气的折合、化合,智力因素是基本的不是根本的。譬如进入到“都不傻”的圈层,决定性因素看脾气。而且脾气决定一个人的“学习”质量,从兴趣取向、敏感区域、努力程度,到应对顺逆状态的效果一决于脾气。可以说脾气是一个人全方位扩大再生产的初始条件、持续支持系统。所谓核心技术云云,即:脾气是一个人的感应器,是一个人的反应模式,是一个人条件反射的机制。
生存空间是生命气息的幅度。生命气息,根在脾气:俗话说,不为仨不为俩,就是这德性。孔夫子的脾气是穷讲究,孟子的脾气是见大人则藐之,老子的脾气是装孙子,庄子的脾气是耍聪明而不糊涂,贾宝玉的脾气是见一个爱一个。狗的脾气是“狗改不了吃屎”,即使如今的宠物狗无屎可吃了,但狗性还在。
混账
浅显的愚蠢是糊涂,努力糊涂使之深不可测了就混账。把糊涂刚愎自用地进行到底是“糊涂型”混账,把“英明”强施予人地进行到底是“极权型”混账。所有的宗教领袖及其经典都包含着“蛮”,只说自己的理,干净如《圣经》尚且不免,古老而新获流行的《韦达经》亦然。再英明强行推销其英明也混账,何况英明与否自评自认就是个混。
欲望和能力不协调了会有随机的临时性混账,譬如在躁急、愤激、嫉妒时失掉了明白的力量。还有来自天性的无条件的混账,无目的、无标准、无限制的跟“正确”作对。混账者总是一脑门子官司,总有夹七夹八的理由,几乎是专拣错药吃,自己挖坑自己跳,或者给不该埋的人准备坑,还抱怨显摆挖坑这活儿太累。混账显然是在大张旗鼓地误解着自己和这个世界,混其实混在坚信自己的解最正确,别人告诉那是误解,他反而认为别人糊涂并且软弱。误解的人与事林林总总,无论是贪婪于自以为是还是躲避惩罚、以及对这双重的不明不白的理由化,到头来都是个混账。
善良的人易糊涂,坚强的人爱混账。混账的人意志最坚强,尽管坚强的结果是把自己坑了。混账人抱怨终身却从不言败,他们有着奇特的归因与推论。他们那权力意志主义、唯意志论使他们绝不屈服,从而一辈子无数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可以翻脸不认人,却总无事生非地乱折腾在老路上。
只占便宜不吃亏,只看到这回看不到下回的是傻奸傻奸的混账,其中娇气又求全的(既要一又要:既不一又不)混账主,是地球只围自己转的。你再不爱我也不能离开我,因为我爱你:你对我好了前半辈子,就得再好后半辈子:我不要你这样,你就不能这样:这种种自私的混账,都是操持片面道理、片面道德的混账。搬个箱子两块钱,不搬了还要两块钱,鲁迅赞扬的这种青皮精神,是耍赖式的牛二型混账。鲁迅在前、柏杨在后赠送了祖传老店一比喻:酱缸。其实酱缸之所以是酱缸因为它混账。体育竞赛式的规则残酷但不混账,中国式的无规则、潜规则充满混账。
无论有无强权,人人评判混账与否的标准都可能是:同我意者不混账,不同我意者自然混账。受限制的灵魂无论实施者还是评判者都是受限制的,逻辑上人人都可能是混账的。
交往理性、对话理论、博弈思维,都是对理性人有效的,对于非理性的来说只是个聒噪。混账是非逻辑的,尽管混賬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逻辑系统。混账者可能疯狂,但不是福柯说了许多好话的那种疯狂,毋宁说那种疯狂挑战的正是混账。爱因斯坦所说的沉闷的令人窒息的日常生活正因为它混账,艾略特《荒原》长诗四次喊出“泥淖”,也是被混账憋的。
混账的反义词是得体。除了信徒觉得与绝对者一起了可以叫得体,不知道还有什么“体”。理性人的得体,就是个相对相关的合适,真理也是与时俱进的,而信徒觉得这种真理就是个混账。
上山擒虎易,消灭混账难。虎已经被人擒绝了,人之混账变得更嚣张了。论混账,人这个类就混账:凌驾于单个人之上并孳生其中的、看不见却试得着的混账,是命运。一是无常,挑战着因果;二是作弄,赢输变幻巧难窥。当人们浩叹造化弄人、八字不好、英雄失手时就是在说:论混账,命运最混账。
不信命的人却更混账:大到人定胜天之学说杀人,小到弄险成灾之愚而诈的种种伎俩。混,是人类之历史、现状和将来的总“账”。
混账话
贾政整天骂宝玉混账,宝玉夸林妹妹不说混账话,而林妹妹心里却觉得宝玉有时混账。宝玉的混账在贾政那里是不好好念书,在黛玉那里是见一个爱一个。不合己意,又爱莫能改之,便把对方那份“不明白”标识为混账。混账的人从来不说自己混账,自己混账却硬说别人混账也是有的,因此,混账问题是自评、他评都做不了准的,本身就是个混账。
宝钗在合府上下公认最懂事,然而宝玉嫌她说混账话,宝玉没有也不敢说出来、只要他标准一致会觉得:老爷天天说着宝姐姐那种混账话。宝玉何尝不觉得林妹妹小不如意就发脾气,尤其总拿自己的身子赌气是混账?不然,二人何至于吵了那么多架。贾母最后不疼黛玉了,明面上说“这孩子糊涂”,那帮奴才可以理解老太太嫌她混账了。主子骂奴才的常用语就是:混账,混账东西。奴才嘴上说主子圣明,心里多半回应着:我那糊涂爷。
宝玉不想当官,他当不了也不适合当官,然而晚清有人倡言要选他当大总统,因为他真民主、真平等、真自由。在“话语”“话语权”的背后是人的心识现量、类的意识形态,变动不居永远有的说的解释学。现实生活里,理工科的人觉得文科没有标准,只是个掏糨糊,推成大话就是:科学有真理,文科会混账。再放开了说:“文化”看着“政治”混账,同样,“政治”看着“文化”糊涂不中用,“文化”看着“经济”无耻,“经济”看着文化废物、垃圾。佛祖、大宗师看着凡尘景象一派混账。
一部人类历史何尝不是一部混账资料长编?因了宗教、利益、种族仇恨的战争可谓大混账。其他如宫廷政变、刑事犯罪、电视剧一样的爱恨情仇,则是天天如此的无常当中的常规混账。小写的文字的文化思想“史”,公理婆理、西洋东洋、前人后人,除了自说自话就是我是你非,呜呜咋咋刺刺不休,局外人看着当然是部糊涂账。
混账两大要素:乱、蛮。乱:不得要领、门不清、自相矛盾、倒打一耙、胡搅蛮缠。蛮:一根筋、一头劲、无论如何也要强加于人。
废名与熊十力一起研习佛学,自然投契,也常常大吵,旁人听见他们各自都在说自己就是佛祖。听的人及再听到的人都只能匿笑:连佛祖本人都一再告诫学佛的不要把我当偶像,别人谁以佛祖自居不混账?
人们单把古希腊之獒格拉斯牛圈解释为欲望是不到位的,它直陈着人类自产自销的混账本质,每个人都对这个牛圈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力量之一就是抱怨它是牛圈,这抱怨是种排泄,一如我这篇短文。
因果小例释
沈从文没有想到自己从纯艺术的标准说郭沫若写小说不行,换来了郭沫若对他“粉红色作家”的攻击。郭沫若只是想从香港杀出自己到北京的投名状,没想到沈从文又是自杀又是神经并且自封了自己的创作之笔。
刘伯承客观评价百团大战没有想到换来刚坐稳江山的彭德怀对“军事上的教条主义”的批判。
鲁迅说胡风耿直容易结怨,其实胡风岂一个耿直可以了的?文人比女人更能飞蛾扑火,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就是个一厢情愿而已。
一厢情愿的原因很多,视角单一是智力品质上的主因。
给孩子的爱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愫,“让世界充满爱”是最动人的呼唤。因为地球是个孤独的个体,因为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大地也只是松软的岩石而已,所以,即使全人类变成一个充满爱的乐园,爱,在这个球体上也依然是稀薄的气体。
爱儿女、教育孩子是人类自身的训练,也是“传统”对“未来”的一种雕塑。父母是传统的人格化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爱的行为不但传播着亲情、更传播着文化倾向、社会风气。父母给予子女的心理暗示胜过任何教科书的灌输,尤其当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早期经验”的时候(早期经验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命的,如所谓的幸福就是早期经验的满足:各种心理疾病都可以从早期经验中追溯出来龙去脉)。过量的爱不但具有尽人皆知的溺爱后遗症,它还是一种文化压抑,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一种熟视无睹、一旦察觉悔之晚矣的损伤。因为你无论如何是用你这一套去爱孩子的,这种爱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要求——要求孩子听话则是“自然法”,是完成这种爱的前提(孩子越不听话越是前提),然而,问题在于:你是真理的化身么?你是一个完美的成功者么?孩子若真接受了你那一套、成为你的再版就对么?
拿破仑有言:唯有科学的征服才是不留遗憾的征服。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人类延续的一环,都应当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怎样让后来人超过自己!后来居上还赶不上世界进化的步伐,更何况自以为是的、以我为天然标准的封闭性的要求呢?父母与孩子交流时有一句天然的口头禅:我们小时候怎样怎样。其实,若要后来者总保持原先的模样,那人类还有前途么?另有一种心态:凡是我小时候受过的苦绝不在孩子身上重演。这是一种动人的错误。不让孩子重演那些黯淡的剧目绝对正确、伟大,但应该落实到开发孩子的能力上去,而不应该成为溺爱的理由。
开发孩子的智力、能力,这种爱多多益善。当然并不是指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小提琴、电子琴的那种开发,那种爱如果脱离孩子的实际(兴趣、素质、承受力)同样也是暴力。孩子应有童年,开发不等于用推土机去推,幼儿教育有其规律,情趣性是首要的。开发尤其要重视全面性,早期经验是人一生的河床,尔后河流的走势、幅面都直接受河床的规约,开发性的爱就是个河床建筑工程。
以一个大写的“不”字出现在孩子面前的爱,事实上是把孩子送上了危险之途——孩子认为面前的世界处处是葬身之地。让孩子在任性的自由中成为无法无天的“天纵之雄”,更是把孩子送上危险之途。
兵法
除了赵括、马谡,没有照搬兵书打仗的。兵法是经验总结出来的决策原则,不是占卜,是思维艺术,是提供可能的思路、提示可能的掌控局面的思路和利用已有元素的策略。真实的战争过程像湍流,充满蝴蝶效应,看《武经七书》之《唐李问对》就明白了,不像《六韬》那样教科书般整齐,也不像《三国演义》写的那样主要靠战将的武艺。岳飞早就说过兵法之妙存乎一心。霍去病不看兵法单靠心思。《曾胡治兵语录》第十一章讲“兵机”在善于用气,巧妙在“长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集体的气靠“组织”,治兵的要着在于“治气”,治气靠心法。兵法是谋定与相机的随机组合。成与败的关键在治兵。
兵法首先是治兵之法,其次才是用兵之法。治兵是组织、体制建设、治心治气的意识形态管理,用兵是典型的对策思维。治兵是政治,用兵是军事,军政一体。用兵的核心是个想到与做到的关系。万事都存在想到与做到的矛盾。治兵决定兵的临战表现,兵的行动力、执行力决定谋略能否成功地贯彻。
许多独裁者都想把自己的天下变成军营。军营就是不产钱,不然这个世界已然军营矣。这也是军营式管理与经营式管理的不同、商场与战场的差别。兵法的功能是屠杀,管理的功能是赢利,都是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可统称为操控的艺术、操纵的艺术(包括舆论学),权力的形式构建着操控艺术的模式,操控艺术的使用范围大于国家机器。权力和抵抗的猫鼠游戏构成太极图式的流转。
心法
战场与市场都讲究个时机、契机。对“机”的把握靠“心”,不是常识意义上的知识和文化,而是“性格”的反应能力,胆识才学力合成的智慧——心法。
心学是自己跟自己斗以实现自我本质的兵法,兵法是跟别人斗的心学。心学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学,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兵——就剩下心法了。法的最高境界又是无法之法,所以心法的内核是艺术。
不妨从字源学角度展示一下“心”绝地天通的义域。杨时《龟山先生集》卷七:“心字左点木,右点金,上点跷尖为火,下曲钩翘起为水。”除了与土字联系不上,五行中挂了其四。还有一种直接的说法:“心”字为倒“火”。还有说“协”从“心”,日“同心之和”(勰从思,同思之和)。还是来句实用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可谓一口道尽:帝王事业也从心头做。
太极人格
太极拳是“哲(理)拳”,其哲理不仅体现为与自然之道合一,尤为重要的是要求练拳者的人格契合拳理。《陈氏太极拳门规戒律》之“门尊十二严…‘规守二十备”等等,还是外在的要求,是消极管理,根本而内在的是将拳理内在化,拳理变成本然的人生哲学,形成人拳合一的太极人格。
陈王廷在创建太极拳时,过了“披坚执锐,扫荡群氛”的纯刚期,进入到了“参透机关,识破邯郸”的恬淡期,他做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所以,他下面的话既是人生抒怀也是太极拳贯穿性的拳理法则:“不忮不求”“权衡相参”(《长短句》)。太极拳之阴阳互根、虚实兼到、刚柔相济,乃至于缠丝劲本身的“道理”,都是中华人文的精湛表达,亦即中华文化传统的萃要。
中华文化是人文型的(没有贯通的宗教维度)。中华文化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是医学和兵学,这两部分的精要又都浓缩于武术之中,中华武术门派纷繁,最体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物我合一,从而博大精深的首推太极拳。1984年,一个欧洲团来到陈家沟,亲睹亲历太极推手后,惊叹称赞:“只有产生了老子和易经的中国土地,才能创造出如此奇妙的拳法和竞技方法。”一个把太极练出来或者说练到身上的人,就是一个活国粹。这股“粹劲”简单地说就是:醇厚虚灵。太极人文的道理可以用“质而弥光”之“至诚运动”(陈鑫《太极拳经谱》)来概括,要求“立身中正”的太极拳的拳理直到柔化刚发的技击要领都贯穿着一个中道、中行的中华之道。这种道行落实到人生姿态、人格状态便是个醇厚虚灵。
太极人文
太極人文,是个极为“娇气”灵敏的范畴,有着极高的内在性规定,几乎是个艺术状态性的术语。太极人文里面包含的是生命艺术、生存哲学、形而上的精神原理。离开了这个内核,太极拳会变成晨练项目、表演品种、广告插图,乃至于上市公司的技术产品种类。太极拳普及了,太极真髓流失了。这叫“成功异化”。
太极人文又与文学艺术中的人文不同,它是由身体行为领取、体验、表现、传播的人文,靠的是动作、身体语言,而不是群体通用的公共走廊般的符号语言。太极人文就是太极拳外似处女内如金刚之暗劲及其劲路,是“稍涉虚伪,妙理难寻”的太极拳理——其基本要求是人拳合一、道术一体。太极拳是人体易学,是把《易经》的道理落实到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把人的气练得一派“中行”,人而体天,内外一致。太极拳是性命易理拳,用易学大道拿捏性命,通过内气内劲的运行达到自然天道合一的境界。阴阳转化、刚柔相济、虚实盈消,都是具体的方法、具体的形象、具体而微的验证。
这种人文不在“口说”,唯在亲证,不但外形动作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对拳的心意也是容不得半点不虔诚,这也是练拳总是要求“静”“敬”的根本原因,与道学家之理学要求如出一辙。不静则不能人内,不敬则怠慢这个世界和自身。若自己都怠慢自己,就别怪这个世界不把你当人了。
可以在生活中、在健身之类的活动中普及太极人文的教化功能。大而言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部修养功夫可一以太极而定:就是个平衡和谐。修身: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人格上都要求个“立身中正”。齐家:人与人关系上要求个“周身一体”。治国:协调各阶级阶层的和谐,讲求个“曲虚有余”。平天下:燮理阴阳、刚柔相济。古代的宰相之学就是个太极功夫。今天的商战也离不开屈己从人,以柔克刚。造势创意须粘连粘随、松活弹抖。
当然这都是在比方的意义说的。而“欺敌必败,差微则亡”却是不易的拳理。“拳者,权也。”能让充满权衡分寸感的太极人文精神普及到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便可以在“传”中保持住“统”了。
太极道术
道不远人,能得到多少道,取决于你的“德”,德者,得也。太极拳是在随时都可验证的实实在在的功夫中体现了玄而又玄的太极学说的“体操”。决定这功夫之所以是如此的道理、练成这功夫的道路,便是我们可以感觉到而且必须感觉到的“太极道术”。拳论云:“练理不练力”,意谓练习太极拳最重要的是要明白道理,即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明白了道理才能做到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心中有拳理,身上才出拳势;或者倒过来:拳练千遍其意自现,通过拳架子上身领悟拳理的玄妙。学练太极拳要从中学习领取练就太极拳之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寻觅平衡之理,感受宇宙之自然、人体之自然,练法虽逆,却是为了复归自然。练的行为、方法等主观方面的努力、能力统可称为“德”。“太极人文”就是对这种德的一种体认,但是,光有人文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做出来、练成功的方法,包含着内在精神的方法,可以简称之为“术”。
这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的“术”,最大的术。最小的术是如何正确盘架子的方法,譬如做好每个招式的奥秘是要“结合”得好,尊重骨骼运动的规律,发现微妙的衔接逻辑。立身中正,是大结合;虚实转换是二结合:定势与变招之间是三结合。只有结合得好才能够一动皆动、一静皆静,却又动中寓静、静中寓动。天下的任何道术都是个“结合术”。
“术”就是解决“怎样做成”的问题。譬如哲学上的大话:我们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者反之,但是因为没有解决了怎样把体变为用的问题,所以始终是句大话。艺术乃至于宗教哲学都要求“做”出来,做不来的艺术,只是异想天开而已。要想做出来,先得做起来,拳术中做不出来就是个空。能知不能行只是个不知,最为惋惜的是不得功法正确门径的盲练、痴练。练太极要用的是太极精神。
我们可以把道术一体的太极拳理概括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太极拳术是阴阳易道的肉身化,当然的天人合一;太极练心、练意、练神——如不能落实到一招一式上就还是个口惠而实不至,或者是个糊弄混元腔的评论家,或者是个花腔滑拳的吃太极拳的把式,知行合一是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的。至于情景合一,是强调心中有妙趣,外形有韵味,活泼泼充满生机,而且每一遍练习都充满艺术的不确定性。做到这三合一,就是艺术学术武术心术道术的合一,就能“日新日日新”了,最后臻达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这三个合一,合一于心:“运用在心,此是真诀”。
太极艺术
太极是道,也是艺:由艺而人道、证道、得道、行道,是人文型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性特征。孔子提出“游于艺”,古代把科举考试叫做“制艺”,被今人无限诟病的八股文,它的写作其实充满了高难度的意向性要求,如代哪一位圣贤立言就要求连说话的口气也要肖似(如文题的话是子路的,在起讲之后就得像子路口气,复查卷子的一道工序是“磨堪口气”)。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术和中国古老的任何武术一样,是与舞和巫同源的,它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有形而上意蕴的艺术。道术一体,是道的要求更是“术”的要求。如果术不能通道,就是雕虫小技。而太极拳不讲究这个就不再是太极,而是体操了。
且从一个细节性要求说起。陈鑫在《太极拳著解》讲“着”时说:“每一着必思手从何处起、何处过,至何处去:外面是何处形象,里边是何劲气,要从心坎中细细过去:此着之下与下着之上,夹缝中如何承上,如何起下。必使血脉贯通,不至于上下两着,看成两橛。始而一着自成一着,继而一气贯通,千百着如一着矣。”(《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
陈氏太极拳的根本要求“练意不练力”的“意”是这样一板一眼“细细”地练的。这样细密的练在练什么、能够练出什么呢?是在通过形体的运行练内在的劲气。这内在的劲气是人原本就有的,只因后天的各种习惯把这能量流囚禁住了。就像王阳明说的“良知”、海德格尔说的“真”一样,它们本来就有,只是被我们各种不当的东西给遮蔽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能量(良知良能)的囚徒。太极拳是至诚运动,说的也是这种“去蔽”的努力。练意就是“去蔽”。练意也是在寻找,寻找真气、真意。
必须通过正确的动作才能练意、才能练出真意,这是艺术的实践性、个体性、感觉性要求。艺术与宗教的差别至少在于艺术是必须做出来才算数,而宗教只要心里信就可以算有。太极拳术的艺术性有似于书法艺术,同样一个字,大师、名家、成手、凡夫写出来差别大如天,太极拳是妙处难与君说的线条的艺术、结合的艺术、气韵的艺术。比体操之类的人体运动艺术多出了一种“虚灵之美”。
如果说体操像油画,是“实在”的冲击,那么,太极拳就像书法是虚灵的心意运行构成的气韵感应。如做出太极拳化境之拉单鞭,左右两手神气呼应如两人照脸说话,似有两分之势,其实寓两合之神,周身空靈,一缕中气自然运行,几乎看不到虚实转换,却内劲弥漫,潇洒飘逸。着与着之间的结合,理精法密,实在细巧,顾盼之间,情景相生。一动一静,里面有情外面有景。开合收放,清静诚敬,委婉曲折,全是涵养功夫。理精法密,不偏不倚,一阴一阳都以中峰之劲运之,自然一气,刚柔具泯,一派神行。其造型美、韵律美,兼有空间艺术时间之化境的生命艺术。
它,首先当然是肉身化的,许多玄虚的哲理要求必须落实到身上,不上身,太极拳之道如黄河浩荡流,不属于你,它不是个客观的某物,你要想拥有它,必须与它同体同构,而且稍涉虚伪,便是空架闲着,只能苟且了事。第二是生成性的,拳术是种技艺,是可以通过模仿习得的,你可以从入门到三层、五层功夫,但直到你死了,也突不破太极艺术的上限,因为它是无始无终的道。第三是意向性的,太极拳意义世界的创立全部都是练拳者赋予的,如果说九层功夫的太极拳是个太极意义充满的世界,那门外汉的太极拳是太极意义缺失的世界。太极拳术的意向性就是古训说的:“惟以意思运行”。
美,是意义的充满。
责任编辑 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