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带教模式探讨
2018-03-03寇京莉孙雪枫
欧 洲,寇京莉,王 颖,孙雪枫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
专科护士是为适应民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护理人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疾病发病率日渐升高,健康护理需求越来越大。国外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经验表明必须具备足够的老年护理专科人才,才能带动老年护理的专科发展[1]。为了更好地为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北京护理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先后于2016年11月和2017年10月开始培养老年专科护士。我院老年医学科,顺利通过了老年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评审,先后取得北京护理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资质,顺利完成了北京护理学会两届共36名和中华护理学会一届10名老年专科护士的临床培训。现将我科临床培训带教模式做一介绍,为探索建立并完善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培训体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是来自全国各所医院老年专科或相关专科工作5年以上,热爱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学员在完成1个月的老年专科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后,北京护理学会学员需要在两家医院的临床培训基地分别进行2周临床培训;中华护理学会学员需要在一家三级医院临床培训基地进行5周和一家养老机构进行3周的老年专科临床培训。参加我科临床培训的学员共46人,其中北京护理学会学员36人,中华护理学会学员10人。工作年限5年~25年;学历:本科38人,专科8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3人,护师12人。
1.2 培训方法
(1)培训内容:学员根据学会制定的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培训手册”的要求完成临床实践,培训基地根据学会制定的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实习大纲进行培训。北京护理学会学员在2周的临床培训期间以老年综合评估技术为切入点,配合老年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练习,撰写综述老年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等内容,全面培养学员的老年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中华护理学会的学员在5周的临床培训期间,与责任护士共同管理患者,完成老年综合评估和个案护理管理全过程,参与护理会诊、护理特色门诊、健康教育等工作,使学员具备老年专科护士必备的基本能力。
(2)培训目标:临床培训是将专科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中心,以老年综合评估为切入点,在整体护理和个案管理中对老年患者实施基于循证的高级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巩固相关专科知识、提高老年专科护理技术水平、开阔视野,培养具有良好老年护理、教育、科研、管理等学科型护理人才。
(3)时间安排:根据北京护理学会老年专科护理培训的要求,学员临床实践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在一家医院的临床培训基地进行2周的培训。我院将学员先后安排在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普外科3个临床培训基地进行为期2周的集中培训。第一阶段培训主要针对老年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护理;第二阶段培训主要针对老年专科护理技术和护理科研,每人撰写综述一篇,完成老年专科护理技术考核。根据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专科护理培训的要求,学员临床实践分为两部分,分别在一家三级医院临床培训基地进行5周和一家养老机构进行3周的老年专科临床培训。我院将学员安排在老年医学科进行5周主要针对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和个案管理的临床培训。
(4)培训方法:分别根据北京和中华护理学会对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培训的要求,制订相应的临床基地带教计划,确保临床培训目标的实现。①护理学会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共同管理学员的临床培训工作,由护理部教学护士长、临床培训基地护士长、一名脱产教师和两名在老年专科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且有专科护士资质的临床教师作为临床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和组织实施实践教学计划。②为确保临床教学的同质性,教学基地护士长、脱产教师和临床指导教师,共同学习相关老年专科护理理论、老年综合评估和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并通过护理部的考核。③培训前,基地护士长和脱产教师对全体学员进行集中访谈,了解每位学员所在科室的专业特点及个人专业水平,制订有针对性的带教计划。脱产教师、临床指导教师和学员均明确各自的职责,共同完成临床教学活动。④北京护理学会的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带教基地由我院综合科、神经内科、普外科3个科室共同组成,在第一阶段培训中,分别在院内的3个科室进行轮转学习,每个科室学习3天,每个科室都安排一名脱产教师全程带教,安排学员见习科内老年常见疾病及护理、老年综合评估及护理;在第二阶段培训中,学员先是分别在院内的3个科室进行轮转学习,每个科室1天,每个科室都安排一名脱产教师全程带教,安排学员见习老年综合评估及护理。然后集中练习,学会要求掌握的操作考核项目,包括单人心肺复苏技术、经口鼻腔吸痰技术、除颤技术、留置导尿技术、鼻饲技术等6项护理技术操作,每位学员除必考项目单人心肺复苏技术外,还需在上述操作中抽考一项,取其平均成绩。操作考核后,为学员进行综述指导,指导学员撰写综述并进行预答辩及点评。中华护理学会的老年专科护士在为期5周的临床基地培训期间基地安排一名脱产教师全程带教,第1周安排学员见习老年综合评估、老年门诊、认知门诊、糖尿病门诊、造口门诊等老年护理特色门诊各半天和进入社区实践学习1天,第2~5周临床指导教师引导学员分管2~3名老年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运用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对老年患者进行筛查,找出老年人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查找循证依据,制订及实施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每周组织学员交流分管患者的心得体会,对学员提出的疑难护理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学员参与相关护理查房,并组织护理查房1次,参与科内业务学习;指导学员完成护理个案书写,并进行个案答辩,基地护士长、脱产教师及临床指导教师对个案报告进行点评,基地推选优秀个案报告参与学会答辩。
1.3 临床实践评价
临床实践评价包括学员的自我评价和培训基地教师的综合评价。学员的自我评价和培训基地教师的综合评价均在临床实践结束时填写在培训手册上,并上交学会保存。北京护理学会的老年专科操作考核成绩上报到北京护理学会,综述答辩在学会统一进行,学员综合考评合格由北京护理学会颁发老年专科护士证书;中华护理学会学员个案管理成绩、健康教育和临床授课成绩上报到中华护理学会,综合考评合格由中华护理学会颁发老年专科护士证书。
2 结果
(1)北京护理学会学员经过4周的临床实践,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为92.4分,综述答辩成绩全部为优;中华护理学会学员经过5周的临床实践,个案答辩平均成绩为93.7分,健康教育和临床授课平均成绩为95.8分。学员完成临床实践后,在出科最后一天,由护理部教学护士长组织学员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平均成绩为96.2分。通过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北京和中华护理学会46名学员均获得了老年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2)提高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水平,树立老年护理新观念。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医疗和护理的需求随之增加。通过老年相关专科理论学习,学员了解了老年护理现状,加深了对老年专科和老年康复护理知识的理解,通过临床实践,学员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评估工具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运用新的理论和循证结果,帮助患者解决疑难护理问题,不仅提高了专科护理技术水平,并且深刻地认识到老年护理不是单一的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而是帮助老年人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维持最佳的功能状态,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提高临床护理教学和护理组织能力。专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2],工作中不但要有能力和技巧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心理支持,还要为临床护士提供指导。因此,在临床培训中要加强对学员临床教学和护理组织能力的培养,学员通过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参与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个案汇报等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还使其临床教学和护理组织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4)提高临床护理科研能力。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学员对临床科研和管理方面的知识需求增加[3]。培训中北京护理学会要求学员书写老年护理方面综述一篇,学员通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国内外的资料进行综述的选题、书写以及最后的答辩;中华护理学会要求学员完成个案管理一例,学员通过运用综合评估技术对患者进行评估,找到老年患者存在的问题,运用循证的结果,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最后进行个案答辩,从而践行了高级护理,具备了开展老年专科高级护理的临床能力,提高了临床护理科研能力。
3 讨论
(1)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带教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学员要参与临床个案管理、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等,这就需要带教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学员要撰写综述并进行临床护理措施的循证。带教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老年专科护理人才[4]。我院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起步较晚,学员基本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是目前最适合的临床带教教师[5]。
(2)加强临床基地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北京护理学会的学员在院内实践期间需要在3个科室轮转见习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和老年护理专科技术;中华护理学会的学员在院内实践期间需要见习老年认知门诊、老年糖尿病门诊等,了解相关护理进展,学员还要进入养老机构进行实践,这都需要不同科室、不同专科老年基地和不同单位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因此要加强临床基地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促使参与临床教学的教师共同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使临床教学工作更加细致、规范,以不断提高临床培训效果。
4 小结
我国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我科通过两次北京护理学会和一次中华护理学会的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带教,总结了一套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带教模式,此模式能够促进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老年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教学、组织及科研方面的能力,值得推广和借鉴。另外本模式也有不足之处,在北京护理学会的带教模式中,我们设计了临床3个科室的轮转学习,希望学员能充分了解各系统的老年护理特色和更全面的老年综合评估技术,但存在轮换频繁、学习时间短的问题,加之因为轮换也会导致频繁更换带教教师,未安排一位专职的脱产带教教师全程管理,在第二次带教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名教师全程带教模式,受到了学员好评;综述指导方面,我们在总结第一次带教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导师负责制,并增加了护理部科研干事对学员撰写综述进行专题指导,获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临床实践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根据学员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以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