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护生混合式学习效率不高的探讨
2018-03-03孙永波
孙永波
(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
自2012—2013年慕课(MOOC)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等兴起以来,我国全日制高职院校做出了积极的教学回应,对传统的说教式课堂和MOOC进行有效性比对和评价,辨析各自优、缺点,逐渐推出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主导的混合式学习,以适应教学技术变革[1,2]。
混合式教学具有引发式教学活动属性,被引入高职护理院校课程教学是必然的。其作为一种教学新技术,是完成教学使命的助推器,要不断解决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发挥其应用价值。可以这样认为,混合式教学不是高职护理院校的教学扩张手段,而是其教学过程的活跃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高职护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在调动高职护生自我学习情绪方面的效应更值得人们期待。
目前,在高职护理院校试行混合式教学并不顺畅,初步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学习效率不高(浅层学习)、学习深度不够、学习量不足,其中前者较为突出。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教学技术主义的影响
教学(育)技术的约定性定义是关于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4]。对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教育技术研究自身独特的话语逻辑体系方面的认识不足,对教育技术研究系统内部缺乏“哲学深思”,即某些教育技术研究者缺乏在“哲学深思”基础上对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问题的剖析、把控与决断能力[5]。这些人忽视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以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往往热衷于教学新技术的机械应用,借以形成教学技术主义观念,以教学技术主义行为来进行教学新技术的机械实践。笔者认为,把教学活动单纯技术化,片面追求规模化,机械性地使护生处于强加性矛盾学习状态,即教学技术主义。在教学发展趋势下,教学活动与护生的主动学习状态密切相关。混合式学习是满足护生主动学习需求的一种学习方式,为缓解教与学的矛盾,将其引入高职护理院校教学是一种趋势,形成一定的混合式课程体系也是必然。但随意应用混合式学习,易导致教学技术主义行为,与现代教学模式不适应。一旦混合式学习在高职护理院校演变成一种教学技术主义行为,将使高职护生陷入一种茫然的学习状态,进而降低学习效率、学习时间利用率,甚至产生学习困惑。
在教学技术主义的影响下,混合式教学往往视护生为学习机器,视学习活动为简单的、机械的教学技术活动,违背了护生是学习第一因素的原则,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若任其发展,护生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深度不够、学习量不足的问题,甚至产生学习挫败感。学习效率不高放大了师生双方的缺点,也就是说,单纯教学主义行为,开展没有效率或效率不高的学习活动是比较原始的学习过程。
2 教学设计能力较差
混合式学习具有统整性、系统性、开放性、生成性等基本特征,其取决于教师的混合式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直接影响着护生学习效率[6]。对护生基础分析不到位、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盲目自信、教学资源优化效应不高、教学程序把控不力等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上的缺陷,这些缺陷易使混合式教学流于形式,护生学习效率不高。
混合式学习从理论到实践存在潜在问题,即教师借助过于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推行过于理想化的课前在线微课形式的碎片化知识自学和课中互动式的内化吸收。在高职护理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使高职护生进行混合式学习,有必要考虑以下几点[7]。(1)多门课程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对这些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否把高职护生带进过于理想化设计的“学习笼子”?有无“混而不和”的教学脱节现象?(2)一味追求主动学习,易高估高职护生学习能力,进而出现学习效率不高的漏洞。(3)高职护生课前能否主动自学?课内能否进行分组讨论?教与学的冲突几率有多大?(4)高职护生误以为混合式教学不是教学主形式,大班或合堂班授课时如何进行分组讨论与管控?出勤率能否保障?(5)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高职护生自以为能够主导或驾驭自己的学习,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的能力有限。(6)以碎片化学习为特征的混合式学习,能否满足高职护生专业知识学习和知识体系构建需要,能否提升护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属于教学扩张效应,还是教学萎缩效应?
3 浅层学习现象
高职护理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浅层学习是护生在混合式学习中出现的常见现象,也是突出的短板效应,其直接原因是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护生学习特点不匹配,学习要素调动和整合能力较低,教学中勉强应付,难以满足高职护生学习要求。
实现混合式学习的价值,需要把握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统整性、系统性、开放性、生成性、协同性、成长性等基本特性,实现各类要素的协同创造和整合创新[4]。也就是说,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繁杂,以碎片化学习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对责任教师要求较高,若责任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较低,就难以满足高职护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虚实结合的学习情景。加之在线学习方式及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导致护生知识体系不健全[2],主动学习态度趋于淡化,被动学习状态逐渐凸显,面对诸多学习内容时易不知所措,甚至产生学习挫败感,若不及时加以改善,出现浅层学习现象实属必然。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当护生在混合式学习中出现浅层学习现象及学习效率不高时,他们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抵触混合式学习,不配合责任教师推行这种学习模式,学习效率更低,浅层学习问题日益突出,形成恶性循环。
若多门课程同时进行混合式教学,易打乱高职护生学习节奏,使其面对诸多学习任务,学习负担骤增,在线学习流于形式。混合式学习中,高职护生面对多门混合式课程,课堂参与元素、交互渠道、知识来源更加多元,与“数字土著”特征相符[8]。当遇到学习体验不佳、参与欲不强或者是能力不匹配的学习活动时,护生往往不遵守课堂规则,导致混合式学习效率低,出现浅层学习现象[2]。
4 学习节奏问题
将混合式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是满足护生学习要求的需要。在混合式学习情景下,护生利用零碎时间接受零碎信息,使学习形态发生根本变化,甚至出现翻转,改变原有学习程序和学习习惯,本质上就是学习节奏的变更。对此,必须思考一个实际问题,就是混合式学习中任务递进的节点是什么?
面对诸多课程的学习,高职护生感到学习负担沉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他们的学习追求,但其学习节奏却不能适应诸多混合式课程的教学。一旦多门课程同时进行混合式教学,多个任务的递进学习会使某些高职护生难以适应混合式学习节奏,出现浅层学习现象。如果整合3~4门课程进行翻转和混合式教学,每门课程的微课学习时间是20分钟,那么护生课前至少需要花费60~80分钟来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面对多门混合式课程教学局面,高职护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若学习节奏不能适应混合式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就会出现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割裂的局面。此时,教师不及时调整护生的学习节奏,他们就有可能陷入学习效能感不强的窘境[9],既摆脱不了浅层学习,也不可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甚至学习效率明显低于传统课堂。另外,某些高职护生业余时间热衷于社团活动,以致无暇顾及课前的微课学习,甚至预习都不可能完成。教师应对高职护生这样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控制好混合式课程开设的数量及规模,否则,会适得其反。
很显然,学习节奏是混合式课程中任务递进的节点。学习节奏是否适应混合式学习形态,直接影响护生学习效率。混合式学习在传统课堂形式上增加了在线学习环节,随意性较大,实现了多个任务、多种情景的不断转换,时常干扰护生学习节奏。混合式教学中,若在线学习频率转变过快,会使护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节奏,不能有效对不同层次知识进行递进学习,学习效率不高。笔者认为,学习节奏是混合式学习的节点,倡导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护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节奏来适应混合式学习,使其乐于接受这种学习形式;一旦学习节奏出现问题,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混合式教学特别是多课程、多个学习任务混杂的混合式课程教学将难以开展。
5 课程改革的短板效应
当前,高职护理院校课程改革的一个弊病就是对课时分配方面的调研不够,一刀切、删减学时成为诸多课程改革常态,护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进行知识学习时易产生课时短缺的困惑,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时易受限于短缺的课时[9,10]。课时短缺是课程改革的最大短板,在线学习、课堂互动、课堂传授等均受限于该短板效应。毫无疑问,混合式学习是一种较松散的学习活动,对课时的把控不像传统课堂那么严谨,课时短缺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风险因素,是一个“致命伤”,易使护生知识积累和知识体系构建受到冲击,进而学习效率不高。
另外,卫生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不注重基础医学课程和专业医学课程之间的优化、整合,也是课程改革的又一短板[10]。该短板可使教师传授的知识链条不完整,高职护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低水平徘徊。在这种课程改革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往往带有教学技术主义色彩,必然打乱高职护生的学习节奏,学习效率不高也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课程改革的短板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风险因素,是高职护生学习效率不高的又一佐证。
6 混合式教学程序的断层问题
混合式学习以知识点为中心,包括课前教师视频制作和护生视频学习、课中护生讨论与教师收集问题、课堂教师解答问题和护生解决问题3个阶段程序。其中第一阶段遇到的问题最多,除了视频制作质量方面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护生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前视频学习任务。笔者曾针对高职生理学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结果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高职护生没有认真完成课前视频学习任务。这部分护生随大流进入后两个学习阶段,对该学习方式极为反感,学习盲从现象较为普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拖沓、知识体系不健全,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如果护生不能完成课前视频学习任务,那么混合式学习的后两个阶段程序,即“课中护生讨论与教师收集问题、课堂教师解答问题和护生解决问题”必然出现断层,进而造成护生学习模糊、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深度不够、学习量不足,出现渐进性学习困难,甚至产生学习挫败感与厌学情绪。
有学者对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主体意识进行了研究[11],结果显示,护生普遍赞同该学习模式,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占52%,基本赞同的占37%,不太赞同的占比不足10%。这表明参与混合式学习的学习者大多对该模式持赞同态度,但是学习者还没有完全放弃原有的学习习惯,新的学习模式的效率不是很理想,成绩也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如上所述,高职护生对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是混合式课程运行程序断层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责任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做出回应:(1)护生参与学习内容(内容交互与生成)的互动;(2)护生参与教师和同伴之间的互动;(3)护生参与学习活动设计;(4)护生参与多元化的学习评价;(5)护生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6)护生参与学习的迁移与应用。
7 缺乏大数据支持
混合式学习在高职护理院校是否形成“可理解和经历的隐性课程与追求卓越的学习给养”的学习模式[12],有待于进一步教学研究与大数据支持。混合式教学中,护生学习效率如何?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决定混合式学习效率的相关因素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当前,在高职护理院校没有形成良好的混合式学习文化背景下,缺乏大数据支持,混合式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切不可多门课程同时进行混合式教学。不然,学习内容繁杂,学习节奏混乱,学习活动对学习的支持效能不高,护生一头雾水,混合式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支持服务跟不上,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数据化指的是对学习环境进行基于大数据的布局,包括学习分析、学习评价等大数据技术。通过情景捕捉技术将环境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捕捉、读取、清洗、建模,实现学习空间的数据挖掘功效,帮助教师和研究者观测护生的各类学习表现、学习基础和学习成效,为引导护生进入更高层次学习作数据支持[2]。笔者认为基于大数据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评估中,数据与决策先后有4个阶段,即反馈—数据驱动决策、个性—基于数据决策和预测—数据感知决策。从教学的适应性到大数据决策再到教学效率与教学深度,是混合式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理念上的问题。目前,关于高职护理院校混合式教学方式主导下的高职护生混合式学习的大数据研究较少,尤其是教学内容设计和学习效率的大数据支持方面更是未见报道。
8 教学技术质量文化是提升混合式教学效率的灵魂
构建教学技术质量文化保证体系、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培育现代教学质量文化是高职护理教育建立“教学新程序”的三大主要任务。构建教学技术质量文化保证体系是基础和保证,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是抓手,而培育现代教学质量文化则是根本和灵魂。
笔者认为,教学技术质量文化追求的节点就是教学技术实施质量与教学、学习效率的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学习有效感和满足感,其底线就是保持较高的教学、学习效率,完善知识储备,这是教学大数据的一种本源。概括起来,教学技术质量文化内涵包括4个方面:(1)护生的满意度,这是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契合;(2)教学技术的可持续性应用与发展,是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品鉴;(3)教学与学习成果事实,是对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验证;(4)尊重师生,这是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共同体。
混合式教学作为目前较为推崇的一种教学新技术,其实施质量与教学、学习效率的平衡需要教学技术质量文化作为其灵魂,需要用质量证据(特别是大数据)来考量,这也是一种教学证据文化的缩影。因此,开展混合式教学,在教学效率方面,既要培养证据观念,又要构建证据制度,还要进行证据实践,这是教学理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