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能力研究现状述评

2018-03-03李玉莹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护士核心专业

李玉莹,贾 琪,牛 耿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老龄人口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由于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表现及反应特点和成年人不同,因此,必须由专业化的老年医护人员为其提供医疗护理等服务。面对老年护理人才匮乏、能力不足的困境,一些院校陆续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专科方向,部分地区组织了在岗护士老年护理专科能力培训,但目前老年护理领域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加强老年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研究,可以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明确、可操作的依据。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研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探讨了未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研究及人才培养方向。

1 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能力基本概念

1.1 护理核心能力概念

核心能力的概念自被提出以来,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和关注。关于护理领域核心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迄今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临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体系。由于不同国家或组织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同,国际上对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界定[1~3]。2003年,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将护士的核心能力定义为:“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4]我国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刘明等人通过咨询护理专业人士,总结出我国护理实践者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定义:护士为完成任务应具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有机结合[5]。

虽然关于护理核心能力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但获得学者一致认可的是:护士的核心能力应该为护士为达到工作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是控制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1.2 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界定

国内部分研究将专科护士等同于临床护理专家,也有研究将在某一专科工作的护士称为专科护士,区别于通科护士。针对这些现象,王晓杰等[6]经过文献分析及专家访谈,总结出适合我国护理实践的专科护士及临床护理专家的概念。他们认为专科护士应是经过某一护理专科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化职业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不包括在某一专科工作但并未经过系统化培训的护士;临床护理专家则应是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经过系统培训的,在某一专科具有较高的理论及实践水平的护士,层次应高于专科护士。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提出了“专业护士”的概念,有学者在实践中用“专业护士”代替了上文中的“专科护士”[7]。因此,结合我国老年护理工作现状,为避免概念的混淆,本文中“老年护理护士”应是经过系统的老年护理理论及实践课程培训的注册护士,定义为“老年护理专业护士”。

综上所述,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能力应为:经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的老年护理专业护士为达成工作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和个人特质等的整合,是其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关键的能力。

2 老年护理专业护士主要工作内容

老年人在生理方面大多存在多系统器官生理功能退化以及整体代谢率降低现象,再加上其生活方式及社会关系的改变,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老年护理专业护士作为老年护理服务主要的提供人群,其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比普通护士更为广泛与多样化。除传统的医院病房外,老年护理专业护士还应在社区、老年人家庭、养老机构等涉及老年人照护的地方提供连续性老年护理服务。在护理实践中,老年护理专业护士不仅要进行老年人生活、疾病及心理护理,对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对老年人及其家属和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或护理方面的指导,参与社区老年人健康及慢性疾病管理,协同不同专业团队进行跨学科老年人整体护理,还需承担老年护理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和老年护理相关的科研等工作。因此,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标准较高,只有经过系统化培训的专业人员才能满足老年护理工作需求。

3 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指标

老年护理在欧美、日本等国的发展较为成熟,其中很多国家建立了健全的老年护理体系,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专业教育标准。其中,美国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研究较早,制定了基础和高级两个水平的老年护理实践标准,即老年护理注册护士和高级执业护士的核心能力标准,并开设了相应课程[8,9]。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护理实践及教育特点不同,在研究国外老年护理的先进经验时,要立足于我国社会及护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并开设相应培训课程。

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老年护理人员所需的能力和素质。王章安[10]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访谈等方法,参考《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的质性研究》《浅析美国护理本科教育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与教学策略》等文献,发展了“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包括7项一级指标和48项二级指标。该量表经过专家评价和目标人群调查,表明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郭加佳等人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并通过较大样本量的调查,获得了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11]。刘月等人通过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咨询,分别构建了包含三级指标层次的本科护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体系,但二者尚没有进行较大样本量的实测研究[12,13]。其余一些相关研究大多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通过经验总结方法制定了相关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但均没有构建明确的指标体系。

由于研究者的角度或依据的理论框架不同,国内相关研究中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架构也不同。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制定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维度:老年专科护理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法律及伦理素质、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对老年人及家属等教育指导能力、科研能力、个人专业发展能力。另外,部分学者还强调了相关知识综合能力、应对老年人突发事件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及预见潜在问题能力等[14~1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我国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研究内容还不够丰富,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工作岗位的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要求尚没有加以区分。社区及医院病房老年护理专业护士面临的老年人健康问题不同,他们的工作范围和任务也就有一定区别,同样,不同学历、不同级别及不同岗位的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要求也应各有侧重[17]。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具体的工作领域、级别等角度出发,探讨不同工作领域和级别层次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

国内关于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各项指标权重大小的论述较少,只有刘月等人进行了相关报道[12~15]。指标权重是指某一单项指标在整体指标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反映了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是完整的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8]。因此,进一步明确不同指标在核心能力总体评价中所占比重,可以使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体系研究更加深入和更具科学性。

4 我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评价研究现况

4.1 我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水平及影响因素

核心能力评价在核心能力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反映被评价主体的能力及培养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个体工作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国内关于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的调查研究为数不多,且方法较为单一,均以“护士能力评价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多采用自陈法。其中部分研究采用王章安发展的“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或自制的“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能力调查表”[19~22],也有学者采用针对通科护士的能力量表,如刘明等人编制的“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23]和Blanzola等人编制的“护士能力评价量表”[24]。这些研究分别对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护士进行了老年护理能力水平测评。调查结果显示,在核心能力水平方面,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和科研能力整体水平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可能与被调查护士背景不同有关。在核心能力各维度水平方面,部分研究中,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对较低,可能和研究对象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岗位培训时间较短,缺少批判性思维和科研相应课程学习有关。而批判性思维作为一项重要的认知能力,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25]。因此,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增设相应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使老年护理工作者分配好临床护理和科研工作时间。只有提高人才的创新性和科研能力,才能有力地推动专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法律和伦理素质较高,这可能与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促使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护行为较为规范有关。

另外,部分学者探讨了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现老年护理工作年限、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及聘任方式等是影响老年护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20,21]。提示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应优化老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建设。

4.2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方法

从评价工具来看,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普通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要求不同,对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评价应采用针对性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量表”,并且针对不同工作岗位及角色选择相应的评价量表,提高测评结果的说服力。同时,基于较大样本量调查的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学方法的运用,能使量表具备可靠的结构效度、稳定的信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测评结果的科学性。

此外,除上述的量表法外,笔试法、观察法、情景模拟法以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均可用于老年护理核心能力考核。每种方法都有其利弊以及适用范围。护理教育者或管理者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促使我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评价往多样化方向发展,并在实践中探索合理可行、有效且可靠的核心能力评价方法。

5 对我国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养的启示

现阶段,我国老年护理工作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我国设置老年护理专业的护理院校也较少,相关师资和教材较匮乏,面对不断加快的老龄化社会进程,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由于不同层次的老年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要求不同,因此,在培养模式上,可以在高等院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硕士、博士课程,并且加强对在职老年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养适应专业发展的不同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同时,构建不同层次的老年护理职业认证体系,从职业准入这一环节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能力的提升提供保证。在培养内容上,重视薄弱环节,如加强护理人员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在培养方法上,吸收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点,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传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促进老年护理人员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6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入探讨。今后,可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医院病房、社区养老机构等)的老年护理专业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研究及培养。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方法,以使研究结果更科学。

参考文献:

[1]While A E.Competence versus performance:which is more important?[J].J Adv Nurs,1994,20(3):525-531.

[2]Lenburg C B.The framework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the competency out 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COPA)model[J].Online Journal of Issues in Nursing,1999,30(9):2.

[3]Tom Defloor.The clinical nursing competences and their complexity in belgian general hospitals[J].J Adv Nurs,2006,56(6):669-678.

[4]Alexander M F,Runciman P J.ICN Framework of Competencies for the Generalist Nurse: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nsultation[R].Geneva(Switzerlan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2003.

[5]刘明,Kunaiktikul W,Senaratana W,等.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1-694.

[6]王晓杰.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2):8-11.

[7]刘苏君.“专业护士”是护理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阶段[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04.

[8]谢红.日本老年护理发展和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13-15.

[9]王章安,郑宏来.浅析美国护理本科教育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与教学策略[J].护理研究,2011,25(11):2897-2898.

[10]王章安.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指标构建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5):457-459.

[11]郭加佳,陈敏,陈娟.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的修订与验证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7):2366-2369.

[12]刘月,张先庚,梁小利.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6,23(13):14-17.

[13]李燕,宋洁.本科护生必备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8):549-552.

[14]颜君,尤黎明,陈琪尔,等.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0):445-447.

[15]李靖.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7(7):96-97.

[16]王芳.老年护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模块的构建与阶段性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3,28(13):68-69.

[17]陈凌玉,张玲芝.老年护理人才及专业设置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845-848.

[18]陈和利.评估体系中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双维量化法[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16(1):50-52.

[19]王章安,吴彬,黄颖.护士期望与实际老年护理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1):113-116.

[20]周爱君,姜丽萍.金华市养老机构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5):63-65.

[21]陈群,邱大石,张倚玮,等.潍坊市养老机构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20):1-5.

[22]齐玉梅,王生锋.老年护理服务内容及从业人员能力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4):951-953.

[23]陈彩芳,岳丽青.老年病区护士核心能力的调查研究[J].当代护士,2015,13(16):1489-1491.

[24]袁琳,凌慧芬.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在低年护士导师制培训中导向性的效果与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6):106-108.

[25]李惠萍,苏茜,王维利.护理学界评判性思维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69-71.

猜你喜欢

护士核心专业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