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8-03-03沈建英侯玉东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医患研究生医学

沈建英,侯玉东

(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医患沟通是指医务人员用语言、行为、神态等与患者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1]。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极度恶化、纠纷不断、冲突频发,污医、伤医、杀医案件时有发生。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有很多,但医患沟通不畅是重要原因之一。Vikram Jha[2]研究发现,约80%的医患矛盾是由医患沟通不畅导致的。有效的医患沟通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避免医患纠纷的前提,更是培养医生关爱患者和尊重生命意识、强化职业道德的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注重专业知识灌输和职业技能培训,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医患沟通能力与服务理念培养[3],导致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4]。有些医学院校甚至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仍以“三基”训练为重点,过于重视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导致学生临床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在与患者交流时词不达意,易使患者及其家属出现理解偏差,产生不信任感。

随着国家“卓越医生培养”及“医教协同”等要求的提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即培养能胜任临床医疗工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临床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直接影响临床能力,进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迫在眉睫。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生在诊治时不仅要重视机体的“病”,更要重视患病的“人”。虽然患者情况各不相同,医患沟通存在稍许差异,但基本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 增强法制观念,依法依规与患者沟通

医患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而是涉及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的特殊关系。患者及其家属有选择医生权、知情同意权甚至参与医疗抉择权[5]。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的实施,医疗纠纷案件激增。因此,必须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医疗法规、制度及诊疗规范教育,要求其依法依规从事医疗活动,严格执医权限,注意说话态度。要分清医生和患者各自的权利、义务及责任,规范医疗行为,养成医疗文书记录习惯,一旦发生纠纷有规可依、有证可循。

2 注重医学人文素养培养,提升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素养是医生最根本、最基础的职业素养。研究生应清楚临床医生不仅要解除患者的病痛,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著名医学史家西格里斯曾说:“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使人适应他的环境。”[6]当前医学教育过于注重专科技术培训,过度强调医疗市场化,忽视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导致研究生处理医患关系能力并未随着学历的提高而提升[7]。因此,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增设人文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各环节,重视医德教育;加强研究生医德规范和医学伦理培养,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通,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最大程度避免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

3 强化医患沟通技巧训练,努力做到有效沟通

机体疾患往往伴有心理变化,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受教育程度的患者对疾病认知存在差异,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至关重要。临床工作和科研任务繁重以及医患沟通类课程缺失,是医学生沟通意识薄弱的根本原因[8]。因此,应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加强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1)开设医患沟通学课程,系统学习医患沟通基本知识和技能;采用CBL教学法,熟悉医患沟通过程及注意事项,掌握沟通方法与技巧,增强自信心。(2)加强岗前培训,了解医疗环境、医疗法规、制度以及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等。(3)反复训练,临床实习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灵活掌握沟通技巧,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沟通能力。

医患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主要为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技巧包括:(1)善于引导患者谈话;(2)进行开放式谈话;(3)重视信息的反馈;(4)信息传递要明确,谈话态度要认真;(5)处理好交谈中的沉默[9]。医患沟通时应真诚礼貌,行为规范,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逻辑性强,忌用生僻难懂的专业术语。非语言沟通主要借助非语言符号,如目光、空间距离、表情和躯体动作等。沟通时一般面对面平坐,姿势放松,目光相接,稳重得体,表情友好,语调宜人。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姿势、动作及声音等的细微变化。沟通期间可适当进行身体接触,以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从而使医患沟通顺利进行。

医者始终怀有仁爱、同理之心,才能达到有效的医患沟通,切记以下注意事项。

3.1 尊重患者是进行良好医患沟通的基础

被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患者受疾病折磨,更渴望得到关怀和尊重。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应给予患者尊重、关心、爱心、耐心,使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沟通中若医生表情淡漠、语气生硬、缺乏耐心等,易使患者产生不被尊重、医生不能信赖的感觉,势必影响医患关系和有效沟通。

3.2 倾听和换位思考是最基本的医患沟通技巧

患者诉说所遭受的痛苦时,医生要认真倾听,缓解患者焦虑低落的情绪,减轻病情。医生耐心倾听过程中要适当表现出同情、理解、关心、安慰、鼓励,赢得患者的信任。提倡医生换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去倾听,正确理解患者诉求。当医生全面获悉患者的信息后,尽量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建议,帮助患者选择治疗计划,与患者共同商定治疗方案,并时刻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真诚是医患沟通中养成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习惯的必要前提[10]。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效的医患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生临床诊断和处理能力,减少医疗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进而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11]。研究生要依法依规,牢记“医者仁心”;学会尊重、关爱患者,换位思考,善于倾听;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促使医患之间达到有效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解除其疾苦;提升自身临床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

参考文献:

[1]肖正华.重庆某医院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及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5):505-508.

[2]Vikram Jha,Quinton N D,Bekker H L.What educators and students reallyt hink about using patients as teachers in medical education:a qualitative study[J].Med Educ,2009,43(5):449-456.

[3]杜舟,黄萍.关于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58-59.

[4]肖希斌,丁卢胤,黄连生.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61-62.

[5]岳海泉,余占海.医患沟通的技巧与能力培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6):831-833.

[6]艾钢阳.医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7]李春艳,段志军,王莺燕,等.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40-241.

[8]裴益,徐仲华,乐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策略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4,27(9):85-87.

[9]高志,杨炼,李倩,等.口腔临床实习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重庆医学,2008,37(17):2005-2006.

[10]朱亚杰,张艳清.医学人文教育的德性内涵与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3,26(9):90-92.

[11]Brown J.How clinic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core par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K[J].Med Educ,2008,42(3):271-278.

猜你喜欢

医患研究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