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3-03李小波
李小波
(安徽省i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安徽 芜湖 241000)
引言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骨折,手术是治疗此类骨折的常见手段,但传统后正中入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肉,造成“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Wiltse 等[1]提出的胸腰椎骨折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椎旁肌入路的术式,随近年来随微创理念兴起被临床逐渐接受及应用,优势逐渐显现。为此,本次选2016 年7 月至2018 年7月期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25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11 例,女14 例;年龄29-71 岁,平均(51.4±1.6)岁。;骨折部位:T11、T12、L1、L2、L3分别为3 例、5 例、11 例、5 例、1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 4 d 左右。纳入标准:无神经损伤症状;均为单节段爆裂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椎管占位;术中无需实施椎管减压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椎管神经损伤、椎管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发生椎管占位;术中需椎管减压治疗者。
1.2 方法 患者全麻,手术区域消毒铺巾,C 臂机定位。以骨折椎体为中心,于中线做上下延长纵行切口,总长度约为6-8 cm,并逐层切开皮肤至腰背肌筋膜,在距棘突2 指位置切开腰背肌筋膜,钝性分离外侧最长肌及内侧多裂肌间隙直至关节突,充分显露伤椎上下椎体的关节突及其间隙,以横突中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切线的交点作为进钉点,以开孔器、钻孔器实施开孔、钻孔治疗,后以探针进行孔道处于弓根内且周围骨质完整良好行探查,确认无误后将1 根大小适宜弓根螺钉拧于伤椎上下椎弓根中;C 臂机检查,确认螺钉型号合适、位置良好后进行连接杆安装并撑开复位;C 臂机再次透视确认骨折复位良好后,冲洗切口,彻底止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缝合包扎,根据渗血情况放置引流。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预防使用抗生素,次日指导床上行下肢功能锻炼,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24-48 h;术后3 d 以拍摄腰椎正侧位片确认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情况,无误后于术后2 周进行缝线拆除,后在支具保护下下地活动,术后3 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深弯腰等运动。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并实施电话、门诊跟踪随访。
1.4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VAS 评分范围为0-10 分,分数高表示疼痛感受明显。
2 结果
25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患者均为发生螺钉不稳松动剂椎弓根骨折情况;随访中X 线检查未见椎体高度丢失,其他结果如表1。
表1 疗效观察分析表()
表1 疗效观察分析表()
3 讨论
椎旁肌主要由多裂肌和最长肌组成,是脊柱后柱的主要结构,起到维持胸椎和腰椎交界区的稳定性的作用。传统后正中入路需广泛剥离多裂肌,且置钉过程中裂肌牵拉时间较长。相关研究表示,肌肉组织长时间牵拉及剥离会诱发肌肉细胞损伤及神经功能损伤,使肌肉组织功能丧失,出现腰背肌瘢痕愈合,进而增加腰背痛、腰背肌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而椎旁肌入路经肌间隙钝性分离进入关节突关节,不需广泛剥离,减少对脊神经后支损伤,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3],且随着微创理念的兴起,椎旁肌入路临床研究逐渐增多。
椎旁肌入路最早由 Watkins[4]首先提出,是指从腰方肌和骶棘肌外侧入路,而后来Wiltse 对其进行改良,指出从外侧的最长肌、内侧的多裂肌及髂肋肌间肌肉组织实施钝性分离,并以此为入路直达手术关节突,可最大程度上减少肌肉组织损伤,提升椎关节周围肌肉组织支撑能力。因胸腰端脊柱位置较表浅,肌间隙易于寻找,文献报道[5-6]显示胸腰段椎旁肌间隙距中线约2 cm,可钝性分离进入,无需剥离椎旁肌,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本研究25 例患者伤椎高度均恢复满意,术后24 h、1 周及随访过程中 VAS 评分分别为(4.8±0.3)分、(3.3±0.2)分、(1.2±0.5)分。综上,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对缓解术后疼痛、提升手术治疗稳定性具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