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效果与具体方法
2018-03-03张馨木
张馨木
(吉林省吉林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2)
引言
临床上,传染性疾病较常见,儿童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倘若传染病未经及时治疗,在人群中扩散,会造成严重后果[1]。因而,临床上,应关注儿童传染病,加强计划免疫,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降低传染病发生率。本研究选取病例简要论述计划免疫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效果与具体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时间为2017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研究对象即101 例传染病患儿。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把研究对象划分A 组50 例和B 组51 例。A 组男24 例,女26 例,年龄0.5-5 岁,平均(2.75±0.48)岁;B 组男26 例,女25 例,年龄1-6 岁,平均(3.52±0.53)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础病历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 方法 A 组进行常规预防,向家长、教师讲解儿童传染病类型、临床症状、预防方法、注意事项,为其普及相关传染病知识。B组实施计划免疫,如下:①制定计划:依据传染病类型,为家长、教师普及计划免疫相关知识,帮助其认识到计划免疫的价值、作用,将儿童传染病预防工作落实到位,安排儿科、传染科医护人员入院调查,明确儿童生活习惯、身心状况、家庭环境、家族遗传病等,以此为基础,把儿童传染病计划免疫方案确定下来,督促家长积极配合计划免疫工作。②监测实施:将儿童传染病监测机制建立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开展调查、采样、检测工作,明确儿童患病情况,并对儿童传染病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兼顾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风疹、水痘、麻疹等传染病发生情况。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中录入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发生率)采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表示,t 检验。如果P<0.05,提示实验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
B 组患儿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风疹等传染病发生率明显比A 组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传染病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传染病类型多样,由病原体所致,在人与人或者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倘若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很容易被感染,尤其是儿童。0-6 岁儿童抵抗力差,体质弱,稍有不慎,便会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甚至留下后遗症[2]。因而,临床上,应关注儿童传染病预防。现如今,计划免疫在儿童传染病中应用普遍,实施效果好。
依据儿童传染病类型、特点,应用计划免疫,即观测、分析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把与之相对应的传染病免疫方案确定下来,合理监测传染病疫情,便于儿童及时接种疫苗,实现有效预防[3]。然而,由于部分家长对传染病知识、计划免疫缺乏认知,加之,部分地区免疫工作宣传不到位,疫苗保存、接种不当,导致免疫效果大打折扣。基于上述情况考量,在儿童传染病预防过程中,将计划免疫流程、知识告知家长,便于其了解更多儿童传染病知识,积极配合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儿童免疫率,降低风疹、水痘、甲型肝炎等儿童传染病发生率。除此之外,还应将儿童传染病预防宣传工作落实到位,不断完善疫苗接种机制,对疫苗生产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按照规范流程接种,使疫苗更加安全、有效。结果显示,B 组患儿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等传染病发生率为7.84%,明显比A 组的22.00%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提示在儿童传染病预防中实施计划免疫,有助于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等传染病发生率,达到良好的儿童传染病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临床效果显著,使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等儿童传染病发生率显著降低,说明该免疫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由于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样本数量太少,实验时间短,以至于结果普遍性有所缺失,未来一段时间,将选取更多临床病例资料,再次开展实验,得出更加准确的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