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典之下不良校园贷问题的探究

2018-03-02崔时庆

市场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校园贷探究问题

崔时庆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重担,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近些年来,部分不良校园贷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青年大学生产生的危害很严重,不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泄露学生隐私,而且腐蚀大学生的思想,更有甚者会酿成家庭惨剧。本文就相关部门重典治理后存在的校园贷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校园贷;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2-0140-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香饽饽”,校园贷迅速崛起成蔓延态势。各种校园贷平台良莠不齐,许多不良校园贷平台为了迎合部分在校大学生的过多消费和超前消费欲望和需求,往往通过各种诱导甚至误导性手段夸大宣传,有的通过降低借贷消费门槛,有的通过欺瞒甚至谎骗真实借贷成本和费用等方式使极少部分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导致近几年发生了多起大学生因陷入校园贷高利率陷阱无力偿还做出极端悲剧的案例。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良校园贷已经给校园环境和金融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直接危及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阻止不良校园贷事态的继续蔓延,国家有关部门为切实维护在校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对校园贷始终采取高压严打态势,依法依规、多措并举。2016年、2017年,教育部、银监会与人力资源社会劳动保障部等先后发布若干个文件,对校园贷进行一系列整治,坚决斩断伸向高校的借贷“黑手”,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

当前校园贷正呈现出三个变化趋势,值得我们警示:①校园贷面临的对象逐渐从本科校园转向专科校园。专科学生的整体面较大,相对抗诱惑意识和风险意识薄弱;②校园贷活动的区域逐渐从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相对来说,三、四城市监管力量有限,打击力度较弱,不良校园贷活动更为猖獗;③校园贷授信的额度从小额授信转向大额授信。其风险越来越大,造成的影响也越发严重,值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探究。

一、 如何认识校园贷

所谓的校园网贷,指各类借贷平台向在校大学生出借款项的行为,其对象是在校大学生,目的是满足其分期消费,渠道是通过网络借贷平台进行的消费贷款。投资人和贷款人在网络上签订合约,通过其平台完成借贷活动,具有很大的便捷性。

校园贷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大类:①具有电商背景的各类信贷服务平台;②消费金融公司开发的分期购物平台;③针对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的P2P网贷平台;④民间放贷机构或放贷团体提供的线下私贷;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校园现金贷产品等。

二、 不良校园贷存在的原因

在國家多部门重典之下,不良校园贷仍未彻底铲除,目前校园贷乱象重新包装、手段翻新、换穿“马甲”,各种类似培训贷、美容贷、求职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突出。造成不良校园贷屡禁不止的原因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数多而集聚

当前我国共有1900所高等院校,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高达近两千万,数量庞大,人群集中度很高,关联度极强,从而有利于校园贷快速开拓市场。

(二)消费潜力巨大

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刚步入成年阶段,且一直待在校园,基本上与社会脱节,严重缺乏社会经验,又往往头脑简单,行为易于冲动,一些人缺乏自制力,往往会被物质刺激,消费潜力高,敢于消费又缺少更多的经济来源,这为校园贷提供了很好的市场需求。

(三)人员身份稳定

由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全日制的,身份固化,在毕业前不大可能出现校园消失的情况,这便于校园贷长期跟踪和防止逃债。

(四)金融知识缺乏

大多数在校大学生严重缺乏金融等经济方面的知识,也不了解校园贷还款方式、利率计算方法等因素对真实借贷成本和费用的影响,往往受其低利息等诱惑而接触上校园贷。

(五)攀比风气盛行

离开父母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过上了集体生活,由于受众影响加之年轻人的虚荣心形成了恶性的攀比心理。一些大学生明知借款消费自身无力偿还,往往把后果推给家长,子债父偿。对于校园贷机构来说“父母是子女坏账最可靠的接盘手”,一般家长绝对不会因为校园贷偿债而影响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发展前途。

(六)获取门槛较低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出通知,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停止为在校大学生发放透支额度在千元以上的信用卡,并且要求商业银行对其发放贷款必须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受此约束,在校大学生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资金。而校园贷平台没有过多的限制,仅仅需要提供学生证和身份证的复印件即可。许多校园网贷平台在向在校大学生提供消费信贷时,其业务焦点主要集中在“零利息”“零首付”“无担保”和“无门槛”等优惠信用贷款,对学生诱惑性很大。

三、 不良校园贷的危害

不难看出,不良校园贷带来的危害性极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高利贷性质

不良校园贷之所以将目标对准在校大学生,是因为其社会经验不足,缺乏防范心理。校园贷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小额的、短期的贷款行为,看似“薄利多销”,但实际上都故意隐藏了其真实的风险,并未将其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成本和费用项目的计算方法及其金额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肆意诈骗学生的钱财,进而获取高于银行利率数十倍的收益。

(二)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依靠父母,如果互相攀比,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消费习惯,那么父母提供的基本生活费肯定无法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就会极有可能伸手校园贷获取资金,还会诱发酗酒、赌博等种种不良恶习,落入无力偿还,深受其扰,进而逃课、辍学,甚至会走向诈骗、传销等违法歧途。

(三)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

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在向在校大学生发放校园贷时,为了掌握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通常都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因此一旦出现校园贷到期,学生又无力偿还的情况,其校园贷机构就会采取恐吓、殴打等手段胁迫学生及其家长,甚至采用上门暴力讨债的方式,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构成危害。

(四)容易滋生其他犯罪

校园贷机构一些不法分子在发放校园贷时,还会收取一些有价值的抵押物、保证金等,通常会采用诈骗手段而不予归还。甚至还会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等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四、 治理不良校园贷的对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不良校园贷会变异出很多种类。如何实现从根本上净化校园贷土壤,构建健康的高校金融环境,提出以下对策: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法规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①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管理政策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建设;②进一步加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力度;③提高和严把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准入门槛。通过这些举措,关停取缔一批不合规、不达标的校园贷平台,从严打击、依法追究借校园贷之名涉嫌实施金融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普及

各高校应把治理校园贷作为学校维稳的一项重大任务。①可结合近些年校园贷的典型案例以案警示、以案释法,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②加大对大学生贷款消费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并加以约束,进一步加强校园信用体系建设;③坚决抵制大学生片面追求享乐主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努力培育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④将普及金融知识纳入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懂得理财、理性消费,不做财盲族,不染指校园贷。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铲除校园贷生存的土壤。

(三)提供合规合法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大学生群体,更应着眼未来,培养潜在客户。应结合高校大学生助学、考证、创业、消费等实际资金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推出系列金融商品以及手续简便、路径通畅、利率优惠、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不给不良校园贷留有生存缝隙,从而将其赶出校园,还高校纯净的金融环境和学习生活秩序。

市场经济下,有需求必有供给。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方式,校园贷自出现之日起就饱受诟病。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校园贷融资的高效便利和快捷能急人所需,对于当下创业浪潮中的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支持作用。如何合理引导,各方还需积极施策,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雷舰.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监管对策[J].国际金融,2014(8).

[2]陈飞翔.我國P2P网络借贷平台现状、风险及趋势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5(6).

[3]肖东生,毛丹.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6(2).

[4]苏艳,王卉,吴洁,海勤.校园网贷——无形中的“杀手”[J].经济,2016(9).

[5]郑树勋,林琼,汪涵,等.大学生互联网短期贷款全面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以武汉市大学生为例[J].时代金融,2016(20).

[6]柳庆.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主要模式及法律监管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7).

[7]方宁.浅谈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以不良“校园贷”现象丛生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8):33-34,41.

[8]王爽,窦金焕,施卫华.校园安全视角下不良“校园贷”的法律规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6):40-43.

[9]李雁冰,顾海亮.不良“校园贷”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4):104-105.

[10]郑盼盼,尹锐敏.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应对不良校园贷的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148-149.

[11]李祥祥,李万银,汤娜.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4):103-107.

猜你喜欢

校园贷探究问题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