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的“三入”

2018-03-02张文雅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村居彭德怀笔者

张文雅

“入”即进入文本,与其贴近,相互交融。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求其意,自索其旨,与文相通,由此进入文本展现的真境,体悟文本表达的真情,品析文本流露的真味,享受语文独有的魅力,汲取文化养料,体悟文学精神。

一、入境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就是说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描绘的情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音乐、影视等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亦可通过假象模拟的形式,激发读的热情,点燃思的火花,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情致也便油然而生了。

1. 声情并茂。音乐使学生的感受更直接,更丰满。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笔者选择《好汉歌》作为背景音乐,听着那铿锵有力的歌声,《水浒传》中一个个英雄好汉的身影便活脱脱地展现在眼前。“看,此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官至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人送外号—豹子头。此人姓甚名谁?”(生答:林冲!)音乐渲染与人物形象可谓相得益彰,把学生很好地引入课文情境。

2. 形神兼备。在教学《桂花雨》一文时,正值学校金桂飘香。课前,笔者带着学生来到桂树下观察,细闻桂花的香,再轻摇树枝,感受桂花雨。然后,让学生带着直观感受走入文本。于是,学生们便对琦君笔下的桂花姿、桂花香,还有“纷纷落下” “满头满身” “真像下雨”的摇花乐有了更真切的体验,走入文本意境。

3. 言意合一。教师精心创设的语言环境,往往最能让学生沉浸其间,达到与文本、作者交流的目的。在教学《爱之链》一文时,笔者这样导入课文:“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诠释:爱是一盏灯,黑夜里照亮前行的路;爱是一首歌,清冷中抚慰孤寂的心……在你们的心里,爱又是怎样的姿态呢?”语音刚落,同学们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爱是一抹阳,严寒中温暖冰封的心”;还有的认为“爱就是母亲的怀抱,像温柔的港湾,永远守候”……这样的语言表述,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了小说《爱之链》所呈现的那种处处充满爱的境界。

二、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谓“披文以入情”,是说想要发掘文字蕴含的情,必须先剖析语言文字。

1. 把准文本语言的脉搏。文字总关情,那些灵动的词句,闪射着思想的火花,传递着作者的情感。《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句中的“飞过” “穿过” “越过” “赶到”这几个词语值得反复品味。笔者采用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同是“飞过”却表达不一,情意不同。通过反复品味,学生体会到了蝴蝶路途的艰辛和赶来聚会的急切心情。

2. 掌控作者情感的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了诗人听到收复失地后的喜极而泣、欣喜若狂和归心似箭。但这样的情感,学生读来却犹如隔岸观火。于是,笔者补充了杜甫的《春望》,让学生了解那个在“安史之乱”后正值壮年,因山河破碎而一夜白头的杜甫,而后真正理解了那个在异地他乡颠沛流离,因失地收复而欣喜若狂的杜甫。让学生走近文本作者,实现情感的同频共振。

3. 打通文体表达的频道。教材中选择的文章,形式不拘一格,表达精彩纷呈,不同文体呈现的语文意蕴也迥然不同。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概括故事大意,感受情节的离奇夸张;然后用带有浓郁乡音的方言,尝试绘声绘色地复述故事,感知经典的口口相传;最后,着眼于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体会令人欣慰的结尾。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现形式,尤其像诗、词、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不同的人、事、物表达的别样情感,领略经典文学的魅力。

三、入味

读书百遍,其“味”自见。教师应通过“读”,源源不断地往学生们的精神家园输送丰富的养料,让他们真正享受语文学习的真味。

1. 把平面的文本读活。读活,是丰富和浸润的过程。学生要真正理解语言的“弦外音”,真切理解语言的“题外话”。笔者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在学生经历“初读课文,感知词美” “精读课文,品悟人美” “赏读课文,体验画美”的学习过程中,以“读”挂帅,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走近“村居”,走入“村居”。在多层次的阅读对话中,师生完全沉醉在文本所描绘的村居意境之中。原本平面的文本被读得生机盎然,趣味横生。

2. 把冰冷的文本读暖。老师要适时捕捉灵动鲜活的词语,有时甚至要通过形象演绎来促成学生的理解,把文本读“暖”。《望月》这篇课文的开篇,将诗和月光融合在一起,让我们沉醉在清幽曠远的意境中:“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是一幅流淌的画面,笔者让所有学生举起一只手臂,做“伸展着,起伏着”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轻轻地读这六个字。他们都沉浸在动作与语言的协调中,渐渐地,我听到了“伸展”一词被拉长了,“起伏”一词读得跌宕了。原本冰冷的文本,有了温度,更加有滋有味。

3. 把厚实的文本读薄。所谓“读薄”,便是取其精华。《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笔者把文章读成了三句话,即彭德怀的三次命令,从中感受到情况之迫、决心之坚、割爱之痛。教学中,笔者采取三步走战略:第一次命令,利用电视剧《长征》中红军过草地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知情况的紧迫,感受到彭德怀担负的责任;第二次命令,引导学生抓住老饲养员和彭德怀的对话,用心品读,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中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对战士的无私大爱,感受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人格魅力;第三次命令,就抓住一个“背”字和“缓缓摘下军帽……”中的一个标点“……”展开想象,感受主人公的割爱之痛。学生在经历了“书要能从薄读到厚,还要能从厚读到薄”的过程,真切感悟到语文应有的味道。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如果解读文本和教学都能做到“三入”,让语文味贯穿教学始终,这或许才是语文课自然、本真的回归。

(作者单位:宜兴市范道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村居彭德怀笔者
彭德怀甄别伪造信
村居
《村居》高鼎
老师,别走……
村居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村居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性能相差达32%
彭德怀咬文嚼字